杨永
北京龙云建筑工程公司 101300
摘要: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项目的增多,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常常会由于各种管理的缺位造成各类的事故,难以发挥水利工程应有的作用。河道治理是水利工程运行中必须要重视的管理问题,只有保持了河道治理的效果,才能够发挥河道在防洪、排泄等方面的作用,使得水利工程能够造福于周边人民。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几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有利于从根本上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常见问题对策
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运营不仅与农业生产有关,还关系着工业生产,水利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当前,国家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逐步增加,这些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以后,需要加强运营管理,尤其是要定期进行河道治理,及时处理河道治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保持河道的通畅性,避免河道治理问
题对水利工程功能、效益的不利影响,使得水利工程能够发挥其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新要求
1.1根据流域特征科学规划治理
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方面,需以区域水资源的利用着手,保障在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水资源能够得到最为合理的分配与利用,积极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为河道治理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总之,在河道治理方面,需结合流域特征来进行河道的科学规划,保障河道治理能够与区域的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持流域内自然生态的平衡。
1.2贯彻生态水利的理念
在新时代下,人们对水利工程河道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更是要全面贯彻生态水利的理念,加强河道与周边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因此,在生态
水利理念下,相关部门在进行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需始终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使用各种种植自然植被等方式来发挥植被在涵养水源、减少污染、保持水土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区域
内更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及时发挥该生态系统的适应与调节能力,保障河道流域内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需尽量进行河道宽度与河漫
滩面积的合理规划,使得河道的承载能力大大提升。
1.3提升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新时代的水利工程河道治理过程中,相关人员在河道的治理过程中,需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河道原有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种植高成活率水生植物、投放水生生物等,来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系统的自我修复与适应能力。
2.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常见的问题
2.1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不重视
在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过于关注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没有意识到河道治理与水利工程功能、效益之间的关系,对河道治理不够重视,这种思想上的不重
视是导致河道治理各种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对河道治理不够重视是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不重视导致河道治理方面的相关工作不到位,导致河道常常存在淤塞、污染等情况。
2.2防洪能力不足
在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以后,河道会受到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的影响,导致河道自身的防护功能大大降低,河道出现了明显的护岸厚度不足、堤身单薄的现象,防洪排涝功能大大降低。一些河道在建设施工时的技术条件十分有限,其建设能力相对较低,导致河道的建设标准难以达到防洪的要求。一些河道本身具有通航功能,在长期的航运过程中,自然因素会对河道产生诸多的不利影响,比如,河道会面临坍塌与凹陷的问题。
2.3对河道形态随意更改
在河道的治理过程中,一些部门与人员在治理方案的确定方面,缺乏全面性的考虑,导致在河道的治理过程中并未从实际情况着手,河道治理的相关策略并不符合河道的现实情况,存在对河道形态的随意更改现象。比如,一些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方面,采用的是挤占河道表面的方式来进行治理的,这种治理方式下,河道原有的形态无法保持,河道生态系统遭遇了巨大的破坏。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对防洪要求的提高使得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往往会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岸方式,虽然这种护岸结构能够提升河道的防洪能力,但是,河道原有生态系统却存在较大的破坏。
2.4河道受污染情况严重
近年来,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很多主体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存在将污水、污染物等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道中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河道污染极为严重,加剧了河道治理的难度。一些部门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并未及时进行河道污染的治理,导致河道污染问题进一步扩大,影响了下游的水质与水体环境。
3.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对策
3.1建设组合式生态挡墙
在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中,要发挥河道应有的功能,并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相关部门在河道治理时,需严格根据河道的具体情况,建立组合式生态挡墙。生态挡土墙的建设过程中,需严格进行标高、方向的控制,使得在墙面建成以后,其偏差处于范围内。在垫层上平铺第一层垫块,在确定好相应的位置以后,及时插入锚固钢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不断循环作业。在施工过程中,每砌好3层,就要在植生孔回填200mm左右的种植土,并在此区域内预埋一定的缓释肥。结合此河段内自然生态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发挥此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2建设组合式生态护坡
生态护坡的建立同样是水利工程河道治理中的重要方式,在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需首先将此区域内的场地加以相应的清理,去除场地内的杂物、障碍物,并将面层加以压实与整平处理。如果在工程现场存在孔洞、淤泥与凹陷,需将这些区域加以必要的处理,填土压实。随后,根据河道治理中对地基土的基本要求,进行碎石垫层与反滤土工布的铺设,浇筑素混凝土墙基础,铺设四联生态护坡块,如果在此施工时存在缝隙,需进行相应的填充处理,最终用素混凝土来进行压顶处理,种植符合区域自然特征的植物。
3.3开展河流疏浚工作
针对水利工程存在的河道堵塞现象,在河道治理工作中,需要进行河道的疏浚,结合河道流域内水体的不同特征,来进行疏浚方式的选择,保证疏浚的有效性,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在河道的疏浚工作中,需首先在合适的位置开挖一条纵向排水沟,为河水归槽提供便捷,随后,通过土方堆积的方式在槽边形成土埂结构,使得一部分河水能够在此槽内顺利排放。在清淤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于专业的清淤设备来完成,结合河道淤积的程度,进行清淤设备的合理选择。
3.4整治河道水质
当前,很多水利工程的河道治理过程中,都面临着河道污染的情况,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河道内污染物对水体、土壤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必须要加强对河道水质的治理,改善河道水体,使得河道具有一定的自净化能力。相关单位在河道水质的整治工作开始之前,需首先进行河道水质的详细勘测,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获得河道水体的具体情况,首先将河道底层的淤泥清理出去,利用人工湿地等方式来改善水质。随后,在水体底部通过设置隔水层的方式,来起到重要的隔离作用,在隔水层中,可以通过种植根系较大的水生植物,来进行水体的净化,在这种治理方式下,人工水质调节与植物的自然调节,大大改善了原有的水体水质,实现了良好的净化效果,具有整治费用低、成效明显的优势。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水利工程项目的增多,为维持水利工程最佳的功能效益,相关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加强河道治理与整治,针对当前河道治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采取恰当的治理方式,提高河道治理的整体水平,使得河道能够发挥其防洪、排泄等作用,保障周边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
[1]张世安,吴嫡捷,2019.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的应用[J].科技风(13):193.
[2]张玲,2018.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管理和生态水利建设的应用[J].湖北农机化(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