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赫
河北元泰建中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在越来越高。科技发展迅猛,建筑行业运用的技术也是不断推陈出新,如今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是更为节省、更为集成、更为装配化,装配式建筑发展速度非常快,而且推广范围越发宽泛。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大家更为注重环保、节能,装配式建筑恰好拥有这些特征,为减少施工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建筑垃圾不多,且能够自由搭配及迅速安装。本文就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存在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问题
引言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传统现浇式的建筑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亟待建筑业做出调整和变革。装配式建筑的运用不仅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有效提升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装配式建筑特征
装配式建筑的主要特征如下。(1)功能多样化。①装配式建筑外墙设计有保温的功能,能够实现冬暖夏凉的效果,节约了空调的使用次数,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②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和门窗的密封性较好,隔声效果好;③防火、抗震性能好。(2)施工装配化。装配式建筑大量的构件是由工厂生产完成,可以实现保温、隔热、装修一体化设计和施工,保温隔热板及装饰面可随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完成,或者预制构件上预留装饰面板的埋件,既保证了保温隔热、装修质量,又能加快工程整体进度,简化现场施工工序,减少施工时产生的废料及噪声。(3)设计多样化。目前的建筑设计多以房间内的固定格局为主,房屋的整体运用不是很灵活,而装配式建筑可以避免这些缺点,其主要特点是可以进行空间的大小分割,根据住户的需求来配置。(4)系统化和集成化。装配式建筑体现了工业产品社会化生产的理念,从设计阶段到生产、施工阶段都是各专业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的,需要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等各行业人力、物力协同配合、共同推进,才能完成装配式建筑的建造。
2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1平面与立面设计要点
装配式建筑设计环节最开始是进行平面和立面设计,平面设计时,要将建筑构件装配状况纳入考虑范围,剖析有关的尺寸、套型模块需求,选用适宜的建筑内部结构,将承重墙、管井等置于合理的区域,确保建筑内部结构的性能区划分合理,保障建筑的美观。
2.2设计施工图纸
在施工图阶段,各专业通力配合,通过精确的计算把控,优化施工图,降低土建造价。其中,应特别注意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间的连接部位和预制构件与非预制构件(现浇段)的连接部位防水隔音的细节处理。在预制构件深化设计阶段,预制构件生产厂家可将各部件部品(如门窗、外挂太阳能板)的预留预埋、精装设计等所需的预留孔洞、预埋件一并完成,避免后凿、切割等伤及构件,影响质量和观感。
2.3结构构件预制设计
结构构件是装配式建筑的基础,直接关系后续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必须做好结构构件预制设计,保证构件的合理性。首先,加强对施工图纸的研究,合理设计构件加工图纸,保证结构构件的合理性。同时,加强与生产厂家之间的沟通交流,结合生产工艺对结构构件的规格、尺寸等进行设计,保证构件的精准度满足施工的需求,避免出现构件规格不合格而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情况。其次,在进行构件预制设计时,还需要考虑施工场地的情况以及生产厂家的吊装和运输情况,遵循相关的原则进行合理设计,进而保证构件的质量和设计水平。
1.4设计结构构件节点
装配式建筑与普通的建筑建设相比,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各个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这也就是结构构件的节点。建设的过程之中,对于连接结构节点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建筑本身的质量。
如果连接部位的质量出现了问题,这会使得建筑本身在后期给业主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对节点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相关的物理因素,而且还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气候状况,地质状况乃至其他方面的因素。从防冻抗震等角度对节点进行相应的设计。
3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
3.1准确性问题
装配式建筑相比以往的建筑形式,其在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构件的准确性方面更是要求严格。由于构件都是由工厂生产,因此在设计时不仅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还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全面的考虑。首先,如果放线尺寸存在一定的偏差,不管偏大还是偏小都会对后期的装配施工造成影响,而此问题是作业时较为常见的问题。其次,在进行现场装配施工时如果出现叠合板与剪力墙之间存在缝隙的情况,就会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埋下安全隐患。最后,进行预留孔洞操作时,也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二次开孔的情况,这样不仅会造成成本的增加,还提升了施工的难度,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3.2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
如今,我国高校建筑类开设课程极少有涉及到装配式建筑的,有的学校即便开设装配式建筑课程也只是简略的说明,几乎没有将设计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纳入课程学习范围;建设人才缺口大。装配式建筑建设阶段需要的人工较少,不需要大量的建设人员,可对建设人员的要求不低,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管理人才缺口大。装配式建筑建设时,需要用到前沿的建设方式,以往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这样的建设状况,必须要采取新的管理方式。装配式建筑竣工后,维护阶段也是极为重要的,维护人才缺口也是非常大的。
4装配式建筑问题的解决方法
4.1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标准化发展
为确保装配式设计实现标准化发展,需实现预制构件的模数化与规范化。如在生产装配式建筑外墙所应用的三合一预制墙板时,需先对构件高度与长度进行规格化分类,对其他类型的建筑构件同样进行规格化分类,确保建筑设计人员根据建筑工程的应用需求,选择相适宜的标准化构件。此外,需要加强对构件性能及构件结构形式的了解,实现对其构件的灵活设计应用,实现装配式建筑外形的多样化,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品质,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
4.2提高专业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
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以往的建筑施工方式,其主要是在设计环节对施工进行分解,使其成为独立的、可提前生产的构件,工厂完成生产后将构件运输到施工场地,对构件进行现场装配。这就使得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更具专业化和技术性,对生产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有生产的构件均是在工厂利用相关设备完成,而且不同的构件也多是由专用的机械设备进行生产,为了保证构件生产的质量,技术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在保证构件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构件达到预期的要求。
1.3以信息化技术提升设计科学性
在当下的建筑设计过程之中,越来越多应用到信息化技术,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也不例外。而且当下对于建筑建设设计的要求精度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对于精度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各个零部件的设计,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调整已经是大势所趋。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建筑的相应参数进行规范和计算
结语
总之,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应用不仅满足了生态建设的需求,同时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提高认知和设计水平,保证各个环节设计的合理性,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控制施工成本,进而不断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汤兰.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0):216-217.
[2]荆宝安.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3):74.
[3]刘瑶.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