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4期   作者:覃宁
[导读] 要让建筑垃圾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应该在源头进行严格监管,
        覃宁
        广西 柳州 545001
        摘要:要让建筑垃圾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应该在源头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建筑垃圾的利用率。例如,我们可以在既有建筑拆除或新建工程开工前,让施工单位办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手续,明确建筑垃圾种类和产生数量,将可利用部分运送至企业加工再生产,不可利用部分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置。从源头上加强对建筑垃圾数量与去向的监管,还可以开发上线监控系统、建筑垃圾数值分析系统等软件,提升管理与利用水平。
        关键词:建筑垃圾;水泥混凝土;应用;研究
        引言
        建筑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混凝土、砖等,成都市西南各建筑块拆成混凝土和砖的比例不到75%。树垃圾混合材料是再生材料,其中混凝土和砖等材料被撕裂并按比例混合。建筑物中垃圾的再利用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回收材料的使用,在国内道路工程的框架内研究和应用建筑物垃圾,但主要侧重于再生混凝土的物理、物理和心理性能。许多研究表明,垃圾再生产生的建筑材料中,物质本身占很大比例,导致建筑垃圾的低效利用和回收骨架的狭窄范围。一定比例的常绿砖对混凝土的非废弃再生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但在道路应用中尚未发现。为了提高建筑物中垃圾的整体利用率,有必要利用施工过程中拆除的混凝土和砖块,并扩大道路施工中建筑回收材料的使用研究。
1我国建筑垃圾的现状分析
        我国垃圾目前有两个强有力的迹象:第一,建筑垃圾量较大,根据建筑行业分析,建筑行业垃圾量不断增加,到2026年达到60亿吨树垃圾总量。第二,成分非常复杂,主要由废物材料制成,如污水、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垃圾等。与此同时,我们在建筑物中处理垃圾的方式仍然非常粗糙,许多建筑当局并不认识到建筑物中垃圾的妥善处理,一方面,建筑物的处理责任不明确,没有特别重要,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另一方面,环境意识不足,许多建筑当局选择任意处理建筑物垃圾,以便在周围地区运输更多的空地。一方面,运输过程中产生更多的灰尘和废物,另一方面造成巨大的环境破坏。
2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改进技术
        这些研究表明,妥善处置和利用建筑垃圾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将为国家发展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对于控制污染、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和优化环境至关重要。应通过回收系统允许在建筑物中使用垃圾,从建筑材料到在建筑物中重复使用垃圾。建筑中的垃圾主要由沙子、混凝土、砖、钢筋混凝土桩、金属、废水、木材、包装材料等组成。发生在施工的不同阶段,数量和效益各不相同。因此,与建筑物使用有关的垃圾是根据其组成部分加以处理和利用的。优化措施包括:
2.1碎石化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再生技术便是在冲击压实技术的基础上,延伸发展的一种具备创新性的技术手段。碎石化再生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强化混凝土路面的均匀性、平整性。在使用碎石化技术保障混凝土路面的均匀破碎,并且将混凝土颗粒尺寸把控在10cm~20cm之间。借助科学技术手段来实施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保障路面均匀破碎,并且其破碎的尺寸掌控在10cm~20cm,借助碎石化再生技术解决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问题。
2.2旧混凝土的再利用
        移位混凝土的分拣会撕裂材料,过滤再生的原料和细骨料。再生骨表面处理大量水泥砂浆,与天然原料相比,生料吸收率高,显示密度低,膨胀率高。原料再生对天然原料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原料再生的缺陷极大地影响了其强度和混凝土。为了提高再生骨料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许多学者对再生骨料的重组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混凝土排水的主要目的是准备混凝土作为路面基层再生,生产环保砖。


2.3破碎压稳技术
        破碎压稳技术与打裂压稳技术的原理相似,但是在实际运用破碎压稳技术时,比打裂压稳技术手段更加具备破坏力,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当中运用较为频繁。尤其是针对钢筋混凝土路面来说,因为路面当中钢筋混凝土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改造的过程中,若不破坏原来路面原本结构,很容易导致再生翻新之后的路面存在裂缝、位移等问题。为此,需要借助破碎压稳技术手段来彻底打破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实施质量。
2.4污泥和粘土的联合使用
        由于旧建筑使用的砖比结构墙多,拆除的砖在拆除的砖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回收的砖的第二次使用已发展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向。粘土石磨损有多种用途。(1)从建筑物中卸料场代替原料生产再生水泥,国家学者重点研究恢复混凝土的运动学性能,表明其可行性低于普通混凝土结构,可用于低强度混凝土的制备。(2)粘土再生骨碎块用于生产砂浆。拆下泥炭圈后,你会再次得到粘土的细骨块,包括回收的细粉和瓷砖,可产出再生骨料。收获后再生砖具有较好的火山灰吸收率和一定的填充性能,再生砖砂浆比普通砂浆强度和耐久性更强。
2.5接缝修补
        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当中最常见的技术手段便是接缝修补技术,在现代公路路面修补当中使用频繁。在实施接缝修补技术时,应该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因膨胀作用而出现挤压崩坏现象,及时清理接缝当中的杂物。此外,借助解封修补技术手段还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水分对路基的损坏。在实际应用接缝修补技术时,需要先对路面杂物进行清理,再利用切割机对路面进行纵向切割,配合人工清理手段保障路面的干净整洁。使用灌缝机在路面裂缝位置填筑缝料,应该保障材料加热温度,科学设置灌缝机各项操作参数,确保路面裂缝与填筑材料统一,保障路面裂缝饱满、平整度。
3建筑垃圾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
        本文在探究建筑垃圾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具体运用时,主要将其分为建筑垃圾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运用,以及废弃混凝土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运用,然后分别展开论述。众所周知,建筑垃圾粉具有一定的活性,如果将其掺和到混凝土中,可以替代部分水泥土或者粉煤灰,这就大大降低了水泥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实现了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损耗的目的。现阶段,将建筑垃圾粉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水泥混凝土塌落度、抗压强度、收缩和膨胀等性能方面。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当我们开始增加建筑垃圾粉掺入量的时候,相应的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能也会变差,因此其黏聚性会加强。尤其是当我们增加建筑垃圾粉中废砖粉掺入量的时候,也会提升混凝土的坍落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妥善处理数量庞大的建筑垃圾,对其有效资源进行二次利用,已经成为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将建筑垃圾进行粉碎,然后生成超细粉,在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入到混凝土中,可以代替部分水泥,不仅仅可以实现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还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可谓是“双赢”,这也是未来我国对建筑行业及建筑垃圾资源优化处理的重点研究方向和课题。
参考文献
[1]朱万旭,张瑞东,周红梅,高逸豪.建筑垃圾免烧型陶粒的研制及其应用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8,44(06):82-86.
[2]张海明,陈勇.建筑垃圾粉体复合料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及效益研究[J].华东公路,2018(06):113-116.
[3]包明.建筑垃圾粉活化对硫铝酸水泥基材料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8,37(12):3901-3905.
[4]王慧.建筑垃圾再生干混砂浆制备与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5]方涛,李晓静.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基层合理厚度研究[J].绿色科技,2018(16):194-196.
        作者简介:  覃宁(1985-12),女,中级工程师,大学本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从事于水泥生产,水泥、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检测及公路施工方面的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