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存储示踪注入剖面资料在河口油区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4期   作者:刘胜
[导读]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测井资料在单井分析、区块分析
        刘胜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河口监测项目部  山东省东营市  257200
        摘要: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测井资料在单井分析、区块分析、编制与调整开发方案及工程监测评价等发面应用广泛。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资料,可以划分注水井的注入剖面,识别大孔道地层、检验油、水井存在的管外窜槽、套管技术状况及井下管柱工作状况等。
        关键词:存储示踪注水剖面;工程测试;资料应用;流量计
        1 存储示踪注水剖面测井原理
        与传统直读示踪注入测井原理相同,但是采用钢丝携带仪器下井,井口采用高压试井防喷装置,克服了高压注水带来的仪器下井困难,同时彻底解决了井口的密封及因溢流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示踪剖面测井前,首先测一条自然伽玛测井曲线作为参考曲线,然后在注水井正常注水的情况下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131Ba)注入到井内,在注入活化物质后再进行伽马测井。由于活化物质随水分配到达地层的井壁周围时,被滤积在地层表面(并且在井筒附近),而被滤积的放射性物质的多少,是和该层注水的注水量成正比;测得γ异常大的注水量就多。异常少的注入的水就少。因此对比施工前后两条伽玛曲线,再使用面积法,就可以算出各注入层水量分配的百分比。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资料,可以划分注水井的注入剖面,认识笼统注水条件下地层的注水能力;检查分层配注结果;评价分层注水调剖效果。采用时间推移测井技术对同一口井在不同时期进行多次测量,可检查注水后期的堵塞情况,掌握注水动态.在笼统注水条件下,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资料,反映了某一压力条件下,地层的自然注水状况,显示出了各个注水层之间的层间矛盾,并揭示出了各注水层的内部矛盾,反映了地层在纵向上的非均质性—渗透性好、连通性好、有效厚度大的油层注水量大,反之注水量小,甚至不吸水。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资料,可以划分注水井的注入剖面。认识笼统注水条件下地层的注水能力;检查分层配注结果;评价分层注水调剖效果。采用时间推移测井技术对同一口井在不同时期进行多次测量,可检查注水后期的堵塞情况,掌握注水动态,为实施注水调剖等增油降水措施提供依据。
                                

1.1 注水剖面测井资料解释方法
        由于Q=△J/△I,即进入地层的水量Q与滤积的放射性活度△J成正比,测井曲线上反映即是吸水量与吸水层上的同位素伽马曲线与自然伽马曲线的包络面积成正比。图2所示:
        

        如图2所示:图中1、2、3三个层为注水层,深度校齐后,把自然伽马曲线与同位素曲线叠合,并使其在非目的层段重合,在三个注水层位分别求出这两条曲线的包络面积S1、S2、S3,则这三层的吸水量之比即为:S1∶S2∶S3。因此,只要求出各注水层的异常面积和各注水层总的异常面积,即可得到各注水层的相对吸水量。
2 存储示踪注水剖面资料的应用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资料,可以划分注水井的注入剖面,识别大孔道地层、检验油、水井存在的管外窜槽、套管技术状况及井下管柱工作状况。
2.2 检查分层配注效果
        光油管笼统注水解决不了层间、层内矛盾,使注入水沿高渗透条带(大孔道)单层突进,影响油田开发效果,为了改善笼统注水带来的层间问题,提高水驱效率,多采用分层注水开发方案。分层注水就是用井下封隔器和配水器将注水井中物性相近的注水层合为一个层段,分层段注水。在配水器上装有不同直径的水嘴,来控制各层段的注水量。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测井可以检查分注井分层配注效果。
例如:陈38井,方案设计要求配注100m3/d,偏1、偏2均衡,各注50 m3/d,测试资料显示9#层吸水16.97%,12#层吸水83.03%,从测试资料分析,偏2欠注。
2.3 识别大孔道地层
        由于大孔道地层的存在,使层间、层内矛盾更加突出。在进行示踪注水剖面测井施工时,由于示踪剂所用载体的粒径较小,使示踪剂不能均匀地滤积于地层表面,随注入水部分或全部流向地层深处,而探测不到示踪剂。在测井曲线上显示为低幅度放射性异常,甚至没有幅度,而那些注水能力较差地地层则出现了幅度相对较高的放射性异常,不能正确反映注水井的吸水剖面。如果改用较大粒径的载体,在测井施工中就能均匀地滤积于地层表面,正确反映注水井的吸水剖面。
例如:呈8-8井,从井温曲线分析,该井主力吸水层为4#层,但同位素曲线在此井段没有吸水显示,怀疑该井可能有大孔道。
2.4 检查油、水井管外窜槽
        由于固井质量差,或固井后射孔完井时造成套管外水泥环的破裂,使储层间相互窜通,即形成窜槽。油水井管外窜槽的存在,对油田分层注、采开发管理极为不利。因此,凡是怀疑油水井存在管外窜槽的井段,都应及时检查、验证窜槽井段(简称验窜)。验窜的方法较多,示踪注水剖面测井就是其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如:呈8-111井,测试资料在15#、16#同位素曲线、井温曲线均有异常显示,而此井段未射开,经过综合判断,该井在14#、15#、16#、17#层之间存在层间串通现象。
                
3 复杂井况对存储示踪注水剖面资料的影响
        注水开发的油田到了中后期,地层会出现诸多复杂情况,部分注水井呈现自然伽马本底异常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部分注水井由于油、套管脏或腐蚀等原因,造成同位素严重沾污;套管变形或砂埋等造成部分层遇阻;某些层位出现大孔道、微裂缝等造成同位素大量进层;在分层注水井中配注工具老化造成封隔器漏失甚至破损、配水器失效,达不到配注效果。在这些复杂注水井中,常规的注入剖面测井方法很难准确监测各层的吸水状况。
5 总结
        示踪测井资料反映了注水井各注水层位自然吸水情况和配注后分层段的吸水情况,显示处各个注水层位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反映了每个注水层不同部位的吸水情况,显示出同一吸水层不同部位的矛盾,反映了地层的非均质性。对于同位素曲线与井温曲线出现矛盾的现象、在非射孔井段同位素、井温曲线有异常现象的情况,以及低渗透油田,进行吸水剖面测试时由于注水量较小,导致测试曲线粘污较严重等情况,都可以在示踪测井中停点进行测量流量,通过多参数综合解释,可以对粘污进行合理校正,确定准确的小层吸水量等,从而大大提高示踪注入剖面测井资料准确度。

[参考文献]:
[1] 郭海敏.生产测井导论.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 姜文达..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注水剖面测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3] 吴锡令.生产测井原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指导教师 :  管秀强  职称: 副教授  工作单位:  胜利石油管理局高培中心党校  对函授(网络) 09春 级 高起专 层次 资源勘查 专业学员  刘 胜  所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