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更新
韶关市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中心 广东韶关 512000
摘要:随着目前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无损检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水利工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优势。在水利工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在确保检测质量及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上不会对水利建筑造成损伤,这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有着重大意义。本文就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在对无损检测技术加以了解的同时,对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水利工程;应用研究
引言
无损技术的研发与运用进一步提高了水利工程的检测操作质量及速度,也为其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检测技术,对水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之而来的则是建设质量问题或者是工程老化问题,而不管是何种问题,一旦出现,就可能会对水利工程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但部分问题在表面是难以发现的,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检测的全面性,而无损检测技术则可以将这种问题解决,为工程质量检测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因此,有必要对其应用加强研究。
1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其性质
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工程整体结构,并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为工程的顺利运作提供了保障。无损检测技术有着现场性特征,并且通常可以在一定距离外开展检测作业,其“无损”特性对水利工程来说也大有裨益,而多数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并不具备这些优点。无勋检测技术通常具有三个层面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利用各种物理量来完成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可以把水利工程中需要利用的各种原料分别进行推算。(2)远距离检测性质。传统的水利工程检测技术受技术和环境等因素影响,有着较为明显的约束,在远距离的情况下很难开展检测工作,而无损检测技术可以补足这些缺陷,并且具备传统检测技术所不具备的便利性。(3)连续性性质。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实现多次检测,也可以多次采集数据。多次的采样和统一化分析能够进一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一优势也是传统检测技术无可比拟的[1]。
2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超声波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1.1技术原理
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对具有较高频率的电振荡高压电晶体进行应用,利用电压晶体本身的压电效应,形成机械振动,并进行电波的发送,进而完成检测工作的。在超声波进入到非金属原料或者是混凝土当中以后,其频率会有所降低,一般会处在21-501kHz之间,而在一些较为敏感的金属当中,其会表现出较高的频率。在水利工程中对这种无损检测技术进行应用,能够获得良好的指向性,且各种材料都可以借助超声波技术进行检测。该项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不仅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且不会产生较高的成本投入,因此,在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2.1.2具体应用
超声波技术在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测中较为常用,在对该项技术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检测方法,第一是单面检测法,第二是双面检测法,其中,前者主要在具有较大截面的混凝土结构中进行应用,或者是结构表面仅能设置一个探头的情况下应用;而后者则会在截面相对较小的构件当中进行应用,在这种结构中可以在两侧进行探头的设置。而在检测期间,需要沿着构件两侧对发射探头以及接收探头进行移动,并且要保证移动的均匀性和同步性,确保各部位的声波参数都能得到准确的测量[2]。
2.2探地雷达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2.1技术原理
该项技术主要是借助发射天线向地下进行高频电磁脉冲的发送,在这种电磁波进入地下以后,会向远处进行传播,如果传播过程中遇到具有差异性的分界面,就会产生散射或者是反射的情况。而利用地探雷达系统不仅能够对这种反射波进行接收和记录,还能结合电磁波的往返时间差以及运行状态对被测体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帮助工作人员掌握结构体的具体情况。
2.2.2具体应用
在对该项技术进行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沿着待测结构的两侧进行测线的设置;其次,为了确保数据采集的便捷性,需要结合实际对所需雷达设备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且要保证数据采集工作的连续性;再次,检测期间应该尽量缩小被测结构与雷达天线的间距,最好要将两者贴合在一起,然后沿着测线逐渐向前移动,进行高频电磁脉冲的发射,一旦电磁脉冲进入结构内部以后,接触到不同的分界面,就会有反射波产生,而接收天线会对这种反射波进行采集,并通过转换卡进行脉冲信号的转换,使其成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对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就能够获得与被测对象对应的剖面图[3]。
2.3回弹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2.3.1技术原理
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重锤和弹簧来实现的,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利用弹簧的弹性变形作用形成弹性势能,从而对重锤产生推动作用,使其能够带动传力杆进行混凝土的敲击,结合敲击痕迹,能够对弹簧在测量期间的位移情况进行测量,根据其位移参数即可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判断。在水利工程的各种坝体及其他结构当中对该项检测技术进行应用,不仅具有较高的检测效率,而且成本投入也相对较低。最重要的是,该项检测技术的应用并不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太大的影响,仍然可以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和使用性能[4]。
2.3.2具体应用
在对回弹检测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具体要将以下工作做好:第一,在操作以前,需要对工程的施工图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浇筑方法以及养护措施。第二,在正式进行检测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检测区域的清洁性,确保混凝土表面没有污垢存在,且检测部分的平整度也要满足技术应用的相关要求,避免受到污垢或者是平整度等因素的影响,降低检测工作的准确性。第三,要对各结构中的测区距离进行合理的控制,若检测的结构存在表面尺寸较小的情况,需要适当减少测区的数量。第四,在落实检测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回弹仪轴线能够垂直于检测面,并且要进行均匀、缓慢的试压,检测期间还要做好力度控制工作,要避免出现突然用力和力度过高的情况。第五,在测区当中应该对测点进行均匀的设置,如果结构表面存在外露钢筋,要保证测点与钢筋的间距在30mm以上;第六,在完成回弹值测量以后,还要选择相应的位置测量碳化深度值,同时要获取测量的平均值。第七,在进行回弹值计算时,应该在去掉3个最大回弹值和最小回弹值以后,对剩余回弹值平均值进行计取[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无损技术的不断完善与运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检测工作的效率与便利性,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便利且更加高效的检测技术。为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以及确保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需要全面推进无损检测技术的研发,使其能够进一步完善,能够更好地解决水利工程中的问题,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天雷.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46.
[2]杜月媛.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实践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8):94-95.
[3]王果,张丹丹.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6):293-294.
[4]曾建锋.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9(09):31-32.
[5]郭晓伟.无损检测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0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