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管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配合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8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3期   作者:张漪
[导读] 目的:探究流程管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护理配合中应用效果
        张漪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 江苏无锡(  214000)
        【摘要】目的:探究流程管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护理配合中应用效果。  方法:甄选我院收治的MECT病患做为研究对象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6例,常规组:护理人员随机分配自主配合对病患进行治疗;观察组:控制护理人数,制定并实行MECT护理配合流程,并细化工作职能进行护理,比较常规组和观察组的有关情况。  结果:常规组和观察组在风险事件和配合护理人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时间和等待时间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流程管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配合,是一种科学、有效及安全的护理管理相关方法。
        关键词:流程管理;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
        前言: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有效治疗精神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手段,甚至可以挽救严重病患的生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在临床中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患有精神障碍的病患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护理不当,会发生不良风险的事件,应该选择合适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随着MECT病患逐渐增加,确保护理的安全,提高治疗工作的效率,引入流程管理的理论与MECT进行配合,现就相关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MECT病患11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用随机的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常规组中男性32例,女性24例,年龄在17~57岁,平均年龄在(37.0±6.7)岁。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龄在16~59岁,平均年龄在(37.5±7.2)岁。病患在疾病的类型与治疗方法等一般性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对配合的护理人员的人数不进行限定,治疗科室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随机安排,对配合流程和分工无精确的细则,医护自主协同配合。
        观察组:⑴需要参与配合护理的人员人数限制在5人以内,将护理人员区分为专科、准备、治疗、观察4个流程的护理人员在MECT室同步进行。⑵专科护理人员进行室温的调节和把控,室温控制在21至25度,湿度适宜,检查电休克治疗仪能否工作,监护仪除颤仪应处于工作状态,急救药品及氧气充足准备,依据病患预约治疗单据进行药品的准备,记录病患相关治疗情况;治疗结束时,并与治疗护理人员进行消毒治疗室检查和整理,急救药品和氧气进行补充,每间隔一段时间就需对治疗室的设备检修及保养。⑶准备护理里人员工作开始的前一天进入院网打印病患的MECT预约单据探视病患,对病患的治疗时间进行告知,治疗时与病房的护理人员进行病患的交接工作,并使病患仰卧于病床上,对假牙、眼镜的活动物品取下,防止治疗时磕伤,对心电监护仪连接使其观察记录病患生命体征情况。⑷治疗护理人员和专科护理人员对病患进行查对,根据医嘱提供药物,监护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程度,并负责治疗中病患的抢救,病患能自主呼吸时交由观察护理人员。⑸观察护理人员擦去病患口角的分泌物,检查病患的口腔唇舌是否有损伤情况,拉起病床围栏,对躁动的病患使用保护带,对病患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负责治疗后病患的抢救,病患清醒后协助病患整理个人卫生,交由病房护士负责。
1.3观察指标
        对流程小组对MECT进行护理的配合度进行检验,包括护理人数患者治疗的时间和等待治疗的时间还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统计,用平均数进行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
2结果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配合护理人数均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时间和等待时间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好于常规组,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流程管理可明确工作职责,节约人力资源。在无抽搐电休克的治疗中,需要脑科麻醉科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共同配合。流程护理之前,护理的配合人员由各个科室临时抽调,护理人员与医生之间的配合程度不高,虽然配备很多护理人员,但是没有明确的分工,时常发生几人同时使用一台设备的情况。实施流程管理就有效避免了此类情况,使护理人员工作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减少人员配置完成最多的工作[3]。
        流程管理减少治疗时间,提升工作效率。在不使用流程管理时,没有无抽搐电休克专业护理人员,时常发生设备、器材、治疗使用物品,未能充分准备的现象出现[4]。在流程化管理后,提前进行相关物品的准备工作,再也未出现人等物的情况。护理人员按照自己的准备流程进行准备,并且配合默契,提升工作效率。
        流程管理减少风险,护理安全受到保证。因为MECT和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病患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进行麻醉[5],在进行通电治疗时,极易发生伤人和自残的情况,所以流程管理的建立使工作得到全流程的细化,减少护理风险,使护理人员抗风险能力增强。
        综上所述,流程管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配合中,缩短治疗时间、节约人员、降低风险、减少病患等待时间,是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华. 全面流程管理在精神科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实践及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 2018, 015(026):16-18.
[2]何宏, 郑皓鹏, 刘文明.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合并rTMS与合并MECT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018):4-6.
[3]覃雁芳. 浅析全程化护理方案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11):182-183.
[4]丁愈, 郭亮, 张瑜. 研究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r患者记忆的远期影响[J]. 健康大视野, 2018, 000(005):182.
[5]朱红姣, 陆仁凤. 无抽搐电休克(MECT)围治疗期护理现状[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9, 000(002):300-3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