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档案内在价值的档案研究特点和架构分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许晓红
[导读] 摘要:论述了档案信息价值,简述了档案研究的基本特点,重点分析了档案研究的基本架构,包括研究的信息构成、总体步骤、操作办法。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辽宁沈阳  110015
        摘要:论述了档案信息价值,简述了档案研究的基本特点,重点分析了档案研究的基本架构,包括研究的信息构成、总体步骤、操作办法。
        关键词:档案;信息;研究;价值;特点;架构
        0  引言
        已知档案利用和档案编研工作都是直接提供档案。前者的具体任务,包括了解和熟悉馆藏档案信息的内容和成分,各种档案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分析和预测单位对档案信息需求的特点,把握档案利用需求的发展规律;向档案用户介绍和报道馆藏中相关的档案信息线索,开展档案咨询服务;向档案用户提供所需的档案文献。档案编研工作实际上也是向档案用户直接提供档案,或者说是为直接提供档案服务。这也就是说,2者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工作。
        本文认为一直以来档案工作机构最缺乏的工作正是档案研究,至今仍然与早前形成的把档案转化为企事业单位物质和精神财富这一共识与要求有很大差距,必须用档案研究,即档案信息整序、分析、加工、综合工作来弥补,任重而道远。
        1 档案综合价值
        认清档案的综合价值是开展档案研究的重要基础性依据和思想性动力。
        1.1 价值分类
        档案的价值可分为以下6类,共性的功用是鉴定档案价值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价值。即档案对于档案形成者所具有的利用价值。其个性功用,是档案形成者积累和保存档案的主要动力,是档案在形成时期必须归档案形成者所有的原因之一。
        第二价值。即档案对于档案形成者以外的组织和个人所具有的利用价值。其个性功用,是重要档案最终要归档案馆保存或由国家、社会统一管理的原因之一。
        凭证价值。即档案在行政、法律、经济、科技以及处理其它各种事物中能够起到凭证作用的价值。其个性功用就在于凭证。
        证据价值。即文件能够证明产生单位或个人基本情况的价值。其个性功用就在于证明。
        参考价值。即档案所含信息对各项工作、科技研究以及满足个人需要有参考作用的价值,其个性功用就在于可作为参考。
        情报价值。即文件因含有对研究工作有用的情报资料而具有的价值。显然,其个性功用就在于研究2字。
        1.2 价值评估
        由上述的档案6类价值可知,从档案研究需要的角度看,所有的价值类别都具有研究价值,至少可以转化为研究价值,综合起来看这方面的价值是大的,大在档案内涵的多元性和丰富性特别是翔实性,尤其是科技、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市场、法律、环境等方面事实、数据、知识的集合体,是在对这一切单个的内涵进行了相关性和集成性研究之后形成的,并经过了验证、实现了转化。
        实际情况的确如此。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普遍相当齐全、完整、系统,这离不开《档案法》的保护和推动。仅就科学技术研究档案而言,内涵很广,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或者叫发展研究等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纪实,完整记载和全面反映了全过程和主结果,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中断的启示。
        2 档案研究特点
        档案研究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工作,推出深层次产品,及时以至超前地把潜在的档案信息挖掘出来、传递出去,发挥出“为企业导航”的作用,思路新、起点高、价值大,具体的特点如下。
        2.1 着眼行业
        即着眼和面向企事业单位所在行业即中国该领域当前与未来的建设和发展,这是档案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2 双向搜集
        具体说是2个双向搜集。一是既搜集本单位档案信息,又搜集外单位档案信息;二是既搜集国内信息,又搜集国外信息。无论哪个双向搜集,都力度同大、范围同宽,而且重点同样。
        2.3 对比研究
        也就是对国内信息与国外信息进行对比性的研究,找出共性和个性的特征、规律和趋势。


        2.4 整体研究
        也就是针对中国和外国管理、科技、经济等等方面的整体发展,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研究,并不是“一事一议”,也不是“单维度分析”。
        2.5 方案研究
        在中外对比研究之后,制订系统全面的关于管理、科技、经济等发展的方案,还要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研究。
        3 档案研究架构
        3.1 信息构成
        档案体系由下面的2大类信息构成。
        国内信息。包括:本单位集中存储的档案;分散存储于本单位人员中处于非档案形态的文件和资料;外单位集中存储的档案;国家部委办局和集团公司集中存储的相关档案;国家集中存储的相关档案;网上流通的国内信息。
        国外信息。包括:本单位集中存储的国外信息资料;分散存储于本单位人员中的国外信息资料;外单位集中存储的国外信息资料;集团公司集中存储的国外信息资料;网上流通的国外信息资料。
        3.2 总体步骤
        按先后,档案研究的宏观步骤如下。
        国内信息研究。单就科技档案研究论,研究指向国内信息,内涵则是研制规律、型号发展、综合技术、关键技术、发展环境、标准规范等。
        国外信息研究。指向外国相关信息,内涵与第一步的相同。
        信息对比研究。指向国内信息和国外信息,研究的基本方式是对比性研究,内涵同于前两步的。
        实施方案研究。指向国内,给出成龙配套的发展思路、管理体制、技术实现途径和操作办法、整机或部件架构、发展远景等方案性的实施意见或建议和操作办法。
        3.3 操作办法
        档案研究的具体操作办法如下,可称之为“五步研究法”。
        搜集信息需求。这是档案信息研究的第一道程序。深入用户群中调查需求,或者直接从本单位或本行业或本国科学技术等的发展态势、规律、特征、问题中找寻需求,或者直接从现有档案中发现需求。
        分析信息需求。深究需求的背景和环境,由此及彼和由表及里地研究需求的内涵、实质、核心,在整个过程中与用户相结合,审慎地做出独立的判断,这是“信息需求分析四大准则”。
        论证所立课题。重要的是,应当科学地集纳用户的需求、专家的智慧、同行的意见、领导的要求;梳理和优化研究的思路、范围、途径;找准研究的核心、重点、难点、热点、价值增长点、创新点。
        搜集分析信息。在搜集的过程中当然必须有分析,一定要人为地让搜集和分析这2者高度融合、有机结合,赋予搜集环节以浓浓的分析和研究色彩。还要做到多渠道搜集,包括努力开辟新的渠道,为多维度分析提供丰厚的事实、数据基础。
        撰写提交产品。撰写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必须从头至尾充溢着深度分析、高度凝练,否则,就不可能推出优质的档案信息研究产品,所谓优质就是实现了深度开发。
        4 结束语
        档案信息资源丰富,价值巨大,可称作核心资源。这是全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共识,更为档案工作机构和档案工作者所深知,引以自豪。档案工作机构开发档案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着,只可惜远未实现深度开发,这是由于档案工作机构尚未认识到对于挖掘出、体现出档案信息资源巨大价值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意义和作用。也正因为如此,档案用户普遍视档案工作机构为收收发发的部门。
        对包括档案在内的国内信息和国外信息进行的对比性和综合性研究,是目前可以预见的最高层次的信息研究,将使得事实上被边缘化和被小视的档案工作大展雄风,令人刮目相看。
        参考文献:
        1 肇俊武.《档案信息研究模式探讨》.《航空档案》:2010年第8期
        2 吴宝康.《档案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