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毕可军
[导读]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社会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建筑行业的技术和设备研发投入明显增加。
        青岛华鹏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得益于近年来我国社会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建筑行业的技术和设备研发投入明显增加。相关建筑施工技术的成熟保证了建设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但随着各类建筑物数量的攀升,一些建筑质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直接影响着居住在其中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现阶段建筑市场中频繁出现的一些建筑结构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对其成因及影响展开讨论,并结合相关的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经验,给出相应改善措施,希望能为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安全性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渗透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环节,为工程项目的更好开展提供了前提,建筑结构中关于安全方面的设计,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产生直接作用。因此,建筑单位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就必须把其中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充分考虑,以提出科学施工方案,从而让建筑安全性得以提升。
        1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既需要统计学对建筑设计的数据分析,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建筑的安全性,应考虑到经济发展和建筑材料因素。从经济学上看,当地施工资源和发展水平影响着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在进行考量的同时,建筑结构设计通常会忽略这个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过度依赖建筑材料和建筑施工,使建筑工程的造价受到影响,由于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导致建筑安全事故发生,虽然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地建筑施工工艺与建筑水平也存在差异性,这些都会影响建筑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2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抗震性有待提高
        建筑结构的设计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抗震性。建筑物的抗震性决定着地震发生时,建筑物所承受的抗震能力,而抗震能力决定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目前,中国建筑行业管理者中有一部分人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当地不会轻易发生地震灾害,进而忽略建筑物应该具备的抗震能力,导致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只是一种形式。
        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中灾难性影响较大的灾难,特别是在地震高发的地区,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显得极其重要。因此,设计者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具体施工需要根据本地区预测的自然灾害,进行必要的结构设计,建筑物的结构不仅要符合国家标准,还要做好相应的预防和处理,可以加强施工材料的抗震性,进而提高建筑的抗震水平,使人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证。
        2.2 安全等级设计不规范
        通常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建筑行业的标准进行设计,有效地保证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的可行度,由于中国对于建筑行业的人才需求很大,刚毕业的大学生没有丰富经验,许多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导致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指数降低,为今后的建筑物安全埋下隐患。
        2.3 建筑框架设计不合理
        建筑框架设计包括横纵两向的框架设计,两者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也密不可分。但两者的作用不同,横向框架是为了保持建筑物平衡的影响,纵向是抵抗地震的影响,而在设计中,纵向框架需要配置箍筋,假如设计人员无法区分之间的差异性,可能会使设计中出现较大的失误,因此,设计人员为了方便计算建筑结构设计的受力,往往会降低截面高度设计,这将会导致建筑物的安全性降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4 结构布局不合理
        在建筑物的整体布置上,需要遵守应有的设计规范,正确的设计规范会使整个结构布置合理,例如,建筑物的外形尺寸的抗震能力和承载力部分,由于一些结构复杂的建筑物中,设计规范没有定量的指标,而且设计人员对这些技术规范和设计规范不了解,很难确保它的规范性,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结构缺乏规范,不利于建筑工程的施工。


        3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安全性的措施
        3.1 加强对基础设计的研究
        建筑工程的地基结构会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会对建筑物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地质进行勘察,分析影响建筑结构的因素,筛选有利的因素进行合理利用,针对不利的因素制订相应的解决措施,降低建筑物的负面影响,保证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为建筑物之后的施工奠定基础。
        3.2 加强建筑结构设计布局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按照图纸进行的,设计出来的图纸应考虑建筑工程的布局,设计图纸前期应对实地进行考察,保证整个设计过程符合实际情况,在进行建筑物外形设计上,应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要求,设计符合大众审美的建筑,应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布局设计,在对建筑条件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地布局工程结构设计,让整个布局符合要求,保证建筑工程的实际建筑工程能充分利用结构设计图纸。
        3.3 重视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材料、基础和经济等要素,从抗震设计上,结构材料需要具有强度大、均质性好等优点,抗震结构体系的选择要具有地震作用的传递途径,能够形成刚度和强度分布的特点,避免出现薄弱的部分,建筑物的体系应该具有规则,有明确的受力关系,当建筑物结构复杂时,应设置防震缝,防震缝的宽度确定需要经过科学的计算。
        3.4 创新施工工艺,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要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将机械设备和施工技术规划到设计范围内,而且要遵循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优化相关的设备信息,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顺利展开,保证施工的质量。目前施工中最重要的是钢筋混凝土技术,研究人员需要对此项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先进的技术符合建筑结构施工的要求,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对施工人员的培养也必不可少,要学会探究和学习这些相关的设备,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在进行施工时,必须要对施工工艺进行监督检查,要求施工人员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运用科学的测量和施工技术,使建筑物得到良好的控制。
        3.5 对施工设备和技术进行管理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大量的高空作业,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把高空作业的安全考虑到设计中,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应加强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只有当设备处于安全状态时,施工人员才可以进入施工,施工前,也需要对设备进行状态和施工的检测,结合实际选择适合的施工设备和技术。
        4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不断提升,建筑结构设计不仅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还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在进行结构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等外在因素。而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对于建筑物安全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如何优化建筑结构设计,保障建筑物安全,已成为设计人员考虑的首要问题,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应重视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提高技术水平和引进先进技术,不断改良设备,从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俊.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现实应用[J].科技傳播,2010(19):139,132.
        [2]李能能,董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2013(12):73-75.
        [3]何冬霞.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中华民居,2013(30):18-19.
        [4]陈文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与优化设计方案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112.
        [5]雷李梅.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建议[J].建筑与装饰,2017(5):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