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与科学管理的有效对策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谢德智
[导读] 摘要:马铃薯是十分重要的农作物,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营养价值,在我国一些地区,马铃薯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
        镇雄县花山乡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
        摘要:马铃薯是十分重要的农作物,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营养价值,在我国一些地区,马铃薯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马铃薯的产量、营养成分等与环境、栽培技术与管理方法有很大关系。为促进马铃薯高产,本文运用调查法、访谈法、文献法以及实验法等对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田间管理措施做深入分析与详细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栽培技术;管理措施
        马铃薯的种植是一个比较复杂且相对漫长的过程,在种植时涉及到选种、催芽、栽种等多项工作。下面结合以往经验,首先就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1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1.1选种技术
        种子直接影响马铃薯产量,优良的马铃薯品种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抗病害、虫害能力,也有相对理想的产量。因此要想实现高产,就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土壤条件、灌溉条件等科学选择适合当地的优良马铃薯品种,从而为最后的产量提供保障。目前,脱毒的优良马铃薯品种在我国有较大面积的种植,这种品种的马铃薯生长性能较为稳定,有一定的高产能力,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可考虑选用。
        1.2地块选择与整理
        马铃薯对土壤有较高的要求,土壤肥力较高时马铃薯整体长势也会较为良好,产量较高。同时马铃薯对连作反应较为敏感,因此在选择地块时应尽可能挑选上一期不是种植马铃薯的地块,从而为马铃薯的高产打好基础。研究与实践证明,若在同一地块连续几年种植马铃薯,会造成土壤内微量元素失调,整体肥力下降,从而使马铃薯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马铃薯产量受到影响。因而在种植马铃薯时应尽可能选择轮作的种植方法,在前期种植小麦、大豆以及玉米的地块上种植马铃薯,有利于马铃薯生长发育,使马铃薯的总体产量得到提高。此外,马铃薯属于块茎作物,对土壤的要求较高。一般来说,栽植马铃薯的土壤要有较高的肥力,土壤比较疏松,有良好的透气性、渗水性,富含有相对丰富的钾、有机物质等,且酸碱度适中。在种植过程中,不能将马铃薯种植在透气性差、排水不良以及黏性高的地块,要为马铃薯的高产提供保障【1】。
        1.3切块与催芽
        要想让马铃薯种子有较高的发芽率以及在发芽后有良好长势,就需在种植前对种子进行切块与催芽处理。切块时根据薯块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对于重量小于50g的小薯,可不进行切块处理直接播种;对于重量在50~100g范围内的薯块,采用纵切的方法一分为二;对100~150g的薯块,采用纵斜的切法一切三开;150g以上的薯块采用斜切的方式切成若干个立体的三角小块。在切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芽眼,不能让芽眼受到损坏。一般来说,切块应尽可能在靠近芽眼的地方下刀,为马铃薯的发芽率提供保障【2】。
        在播种马铃薯前,还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经过催芽后的马铃薯种子能尽快发芽,并且一整块地里的出芽率会比较齐,芽也会相对茁壮。在催芽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对坏种、病种的甄别、筛选与剔除,对优良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一方面是减少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有效预防马铃薯种植后病种或坏种诱发病害虫害使整个地块的马铃薯长势都受到影响。马铃薯种子的催芽处理方法如下:将马铃薯种子切块后,用凉水冲洗然后放在通风阴凉处晾干,马铃薯种子晾干后将其移到室内用湿润沙土分层盖种催芽,堆积三四层,在土层上部再覆盖稻草起到保温保湿作用,使种子能更好地发芽生长【3】。
        1.3马铃薯播种
        马铃薯娿播种一般是在春季进行,外界温度稳定在50C左右时就可播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马铃薯播种时间一般是根据节气以及当地的小气候决定。为保证马铃薯有较高的发芽率以及良好长势,在播种前应先对土地进行整理,疏松土壤并进行适量施肥,让土壤保有较高肥力。之后确定哈好马铃薯密度进行栽植,栽植过程中覆土覆膜,给马铃薯种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温度与湿度条件。马铃薯种子发芽后,及时放苗并在幼苗生长到15cm左右时进行追肥,确保马铃薯生长所需的营养充足。

在追肥结束后,还可采用沟底泥进行培土,促进马铃薯幼苗快速生长。马铃薯幼苗生长过程中要根据当地气候、降雨情况做好管理,在自然降雨较少时可定期浇水灌溉,使土壤保持湿润,为马铃薯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2马铃薯田间管理方法
        2.1日常管理
        在马铃薯生长期间要开展一系列田间管理工作,包括除草、施肥、间苗以及补苗等等,以便后期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应当根据马铃薯的生长阶段以及具体长势等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使田间管理工作更为科学有效。如在幼苗生长前期,田间管理应当以促进马铃薯茎以及根部发育为主。马铃薯幼苗长处七八片叶子之前的这一阶段,幼苗整体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对水的需求较低,在加之外界温度也相对较低,因此在这一时期不宜频繁、大量浇水,主要是为马铃薯幼苗传真高一个适宜的温度条件。马铃薯长出七八片叶子后,生长速度加快,在这一快速生长期就应当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使根茎能快速发育。并且在浇水后要适当追肥,确保马铃薯有良好长势。在马铃薯生长后期,根系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减弱,若一直向根部施肥可能无法获得十分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生长后期可灵活采用根系施肥与叶面施肥相结合的方法来保证马铃薯的长势与产量。
        在采用叶面施肥方法时,主要是在马铃薯叶面上喷洒或涂抹营养液,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养料【4】。
        2.2病虫害防治
        晚疫病是常见的影响马铃薯长势与产量的病害,这类病害主要是会对马铃薯的块茎以及叶片带来很大影响。当马铃薯沾染晚疫病时,其的叶片会出现绿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出现一圈白霉且叶片颜色转变为褐色,更加严重时会直接导致马铃薯叶片干枯,根茎生长停止,马铃薯产量大受影响。对于晚疫病,一定要做好防治。具体的防治措施为:合理选种,选择优良种子确保马铃薯有较强的抗病性,有效避免马铃薯发病。其次是通过强化田间管理来消除病害隐患,同时增强马铃薯自身的生长性能,将病害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降到最低。如雨季时即时对田间进行排涝处理,并适当施肥促进马铃薯植株健康生长。另外是采用药物进行防治,使用适量的阿米西达500-800倍液喷雾在马铃薯发病前以及发病期间分次喷洒,利用药物制止病害蔓延,保障马铃薯产量【5】。
        环腐病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病害,当马铃薯患有环腐病时,叶片会逐渐枯黄失去黄泽,严重时导致整个植株枯萎。对于环腐病,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首先也是要做好选种以及植株的检查,及时去除病种、病株,并指病菌滋生。其次是改善种植技术,尽可能采用田地轮作的方法,并且在整地时深翻土壤将菌源滋生。在播种前对种薯使用7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进行出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马铃薯产量,就需在种植时选择优良品种,并采用专业、科学的方法对种子进行切块与催芽处理。种植马铃薯时选择肥力较高的地块且选择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种植。种子发芽后要做好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以此促进马铃薯高产。
        参考文献:
        [1]丁连武.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畜牧科技,2020(10):70-71.
        [2]罗兰顺,周遵洪,李文武,李方辉.马铃薯搭架高产栽培初探[J].农村实用技术,2020(06):48-49.
        [3]王武江.脱毒马铃薯栽培管理技术及推广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0):17-18.通信世界,2020(08):28-31.
        [4]金艳,孙艳芳.浅谈马铃薯田间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种子科技,2019,37(11):20+23.
        [5]张军鸿.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管理关键技术——以海东市乐都区为例[J].乡村科技,2018(23):90+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