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现状及治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陈志颖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和购买力显著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机动车废气排放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影响环境和公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昌吉州环境污染监控中心  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和购买力显著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机动车废气排放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影响环境和公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综合策略,多措并举,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控制治理,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污染;污染物;污染治理
        引言
        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出行能力,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机动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给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和市民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要结合实际现状,考虑城市实际交通状况、机动车所有权和公共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1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
        我国城市空气污染主要为煤烟和汽车尾气的混合物。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机动车数量的逐年增加以及能源消耗结构的变化,移动源污染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特别是北京和上海等特大型城市以及东部人口密集区,移动源对细颗粒物(PM2.5)浓度的贡献高达10%至50%以上。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1]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机动车四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初步核算为1603.8万吨。汽车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主要贡献者,其排放的CO、HC、NOx和PM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均超过90%。柴油车NOx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PM排放量超过90%;汽油车CO排放量超过汽车排放总量的80%,HC排放量超过70%。
        2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及其危害
        2.1一氧化碳
        2019年,全国机动车一氧化碳排放量达到771.6万吨,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48.1%[1]。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某些组织变得缺氧,引起头昏,头痛和昏迷。当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超过60%时,发生死亡。
        2.2碳氢化合物
        2019年,全国机动车碳氢化合物排放量达到189.2万吨,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11.7%[1]。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包含200多种碳氢化合物,几乎所有的碳氢化合物都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其中,苯并芘属于多环芳烃,具有很强的致癌性。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暴露于紫外线下会形成光化学烟雾,从而引起呼吸和视力疾病。
        2.3氮氧化物
        2019年,全国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635.6万吨,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39.5%[1]。氮氧化物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总称,对人体呼吸系统损害较大。吸入过量的氮氧化物将导致肺泡中形成亚硝酸,产生哮喘、咳嗽、胸闷以及心血管、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
        2.4颗粒物
        2019年,全国机动车颗粒物排放量达到7.4万吨,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的0.7%[1]。

进入人体肺部的颗粒物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废气中的碳颗粒被高度吸附并粘附在有毒有害物质上,例如二氧化硫,苯并芘和废气中的烟灰均为致癌物,对身体危害很大。
        3 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措施
        3.1加强日常监控
        加强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机动车排放检验行业。加大对高排放车辆监督抽测频次,组织第三方开展路检路查抽测、非道路移动机械抽测及停放地抽测工作。推进生态环境部门检测、公安交管部门实施处罚、交通运输部门监督维修的联合监管执法模式,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
        3.2狠抓车辆管理
        利用机动车遥感检测设备,环保执法部门加大对机动车尾气超标排放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及时发现超标排放车辆,限制重型货车进入城市,加强城市机动车尾气监控,从而有效削减城市空气污染。同时,严格把控车辆准入源头,落实第六阶段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在新车销售、检验、注册登记等场所开展环保装置抽查工作,强化信息公开。全面建立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推动构建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闭环管理制度,有效推进超标排放汽车维护修理,减少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
        3.3调整运输结构
        目前在交通运输领域排放更大的是柴油货车,减少柴油货车货运量,采用铁路运输方式,充分利用铁路专用线运能,大幅提高具有铁路专运线的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运输比例,实现大宗货物铁路运输比例大幅上升,从而降低重型货车污染物排放量,促进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此外,进一步加大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结合城市规划优化公交线路,发展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鼓励群众绿色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4推进固定式遥感设备测点布局、数据质控,完善监控体系建设
        采用移动式和固定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设备相配合的方式,按照“科学的测点布局、严格的数据质控、先进的检测技术”的思路,大力推进城市交通干线、出入口及环境敏感区的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网络建设,实现对行驶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全程管控。突破当前监管工作遇到的瓶颈,加强信息化手段,将遥感检测设备与监管平台连接,弥补环境监测人员的人力和技术不足的问题,强化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还可通过专业化公司的运营服务来保证系统的运行正常和数据可靠性。
        3.5提高环保意识
        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兴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广泛宣传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及时宣传绿色低碳出行的经验做法,通过税收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群众购买新能源车辆。同时,加强舆论监督,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发动群众向执法部门提供尾气超标排放、监测机构违规操作等线索,形成强大的舆论监督威慑力。
        结语
        综上,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全国机动车数量达到3.48亿辆,比2018年增长8.83%。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出行能力,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使机动车废气排放成为影响环境和公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不进行严格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会愈加严厉。因此,需要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改善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才能给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生态环境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