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省广汉市 618300
摘要:在航空作业过程中,航空设备故障的发生对于航空作业的开展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有效开展航空维修工作也就十分必要,而航空维修工作的开展需要航空维修技术人才支持。所以,为能够使航空维修工作得以更好地开展,航空机构及单位应当对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应加以重视,并且探索有效模式,科学合理地开展人才培养,从而使人才培养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进而使航空维修工作的开展可取得更满意效果。
关键词:航空维修;人才;培养
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飞机的维修保障,中国也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航空维修市场,所以迫切需要大批机务维修工程人员。目前,中国航空机务维修人员的素质整体不高,尤其是高层次的技术人才相当缺乏,成为困绕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作为肩负着人才培养重任的航空航天类高等院校,应当积极分析航空运输业现状及发展规划,研究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在此基础上制定航空维修人才培养计划。这对于建立合理的学科和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推动航空运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航空维修人才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飞机维修是航空公司保障能力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运输航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民航运输的直接安全保障。飞机必须通过维修与维护及时保证安全裕度,发挥优异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保证航空公司的持续安全。随着飞机电子设备逐步现代化,大批综合电器设备已经装配到越来越多的飞机上,为保障飞行安全和使用效能等,迫切需要航空维修专业培养大量掌握飞机大修、维护及过站抢修技术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理念落后。在目前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方面,人才培养理念属于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基础影响因素,在保证人才培养理念科学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够使人才培养得到更理想的效果。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很多航空机构及单位对于人才培养往往缺乏重视,对于维修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意义缺乏充分认识,这主要是由于航空机构不同于学校等专门培训机构,大部分航空机构的重点都是发展航空业务及航空技术,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也就比较缺乏,因而对于人才培养也就缺乏重视。
2、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训方式落后。对于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方式属于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对于人才培养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运用合理的人才培训方式也就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但是,在实际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中,很多航空单位的人才培训方式并不合理,在人才培训方面往往停留于形式层面,往往都是向维修技术人员进行简单理论知识教育,并未能够真正对其技术培训,导致维修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一直无法提升。同时,由于人才培训模式缺乏合理性,很多维修技术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比较差,在培训活动开展时,很多工作人员未参与其中,出勤率较低,而对于这一点,很多机构及单位并未能够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3、航空维修技术人员考核机制不理想。在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技术人员考核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通过技术人员的考核,不但能够更好了解技术人员情况,并且能够督促其更好参与培训工作。然而,目前很多机构及单位内部的考核机制并不理想,往往只是进行理论知识考核,缺乏实践技能考核,导致工作人员对于自身技能水平缺乏了解。
同时,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并未能够与其业绩挂钩,也就导致工作人员对于考核工作缺乏重视,未积极参与考核工作,也未能够积极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导致维修技术人才整体水平较差,影响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效果。
三、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
随着目前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航空事业也得以越来越快地发展,航空作业水平也不断提升,然而在航空作业中仍不可避免地会有航空设备问题出现,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影响航空工作的开展,因而培养航空维修技术人才,以更好地进行航空维修作业十分必要。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人才培养理念比较落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也就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会使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作为航空机构及相关培训人员,对于航空维修技术人员培养的重要性及作用应当加强认识,意识到其在推动航空事业发展方面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在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对于相关培训基础设施加强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更理想的基础与保障。此外,在人才培养理念创新的基础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理论的研究,不断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及方法,从而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理想的理论支持及指导,进而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更理想开展,促使人才培养工作得到理想效果,提升航空维修技术人员的水平。
2、选择适当的人才培训方式。为能够使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更合理,十分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选择人才培训方式。航空机构及单位内部应当定期开展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并且在实际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当将理论知识培训及技能培训相结合,并且要将技能培训作为重点内容,将高水平的维修技能及方法教授给维修工作人员,使其能够将现代化维修技术能够更好掌握,也就能够促使其更好开展维修工作,提升其维修水平。另外,相关培训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结合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开展培训工作,也就能够对工作人员具有更大新引力,从而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提高其积极性,这对于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十分有利。此外,为能够实现培训工作的更理想开展,航空机构及单位内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及方案,促使培训工作能够得以更有效开展,保证人才培训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好指导,也就能够使培训工作取得更满意效果,使维修技术人才水平提升,实现航空维修技术人才的更理想培养。
3、完善航空维修技术人员的考核机制。在航空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为取得更理想效果,完善人才考核机制也具有重要作用及意义。在实际维修工作开展中,对于维修技术工作人员应当加强考核力度,重点是要对其技能操作及实践进行培养,通过考核可更好了解工作人员的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使维修技术人才培养取得更满意效果。另外,应当将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业绩及奖金相联系,从而督促工作人员能够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及能力,进而使维修技术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也就是人才培养能够取得更满意效果,使人才需求能够得以更好满足。
随着目前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对于航空作业中的各个方面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航空维修工作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因而培养航空维修技术人才,以实现航空维修工作的更好开展十分重要。航空维修作为航空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可使航空维修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及要求,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推动航空事业实现更理想的发展,使我国航空事业发展逐渐领先于世界。在航空机构及单位内部,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需要注重航空技术维修人才的培养,并且选择科学合理的航空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航空维修技术人才的更理想培养,为航空维修作业提供较好支持。
参考文献:
[1]赵继,谢寅波.新工科建设与工程教育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5)
[2]黄选红.探索机务维修人才培养 助力我国通用航空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