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 山东聊城市 25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在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也越来越受到众多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在高中数学教育过程当中,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及影响。本文主要就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做了简要的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措施
一、引言
目前我国数学教师太过于专注学生的成绩,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但是有的学生能够很快地吸收其中的养分,而有的学生自身学习能力较弱,一时不能消化吸收其中的养分,心理负担加重,从而导致厌学,后果严重。这种教学方法非常不合理,学生的学习状况实在令人堪忧,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改善教学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由于高中学生的自主能力比较差,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老师们要积极地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引进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在数学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标,这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敢于创新学习方法,使他们可以在数学学习中主动地进行探索,帮助他们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使他们得到更大的进步。从对数学漫长发展史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得出,数学的学习方法与语文等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同,学生在数学公式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推导等方式解决面对的问题,而这些公式常常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想要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那就必须拥有出色的创新能力,并通过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推导出新的数学公式来解决数学问题。另外,在学习线性代数的时候,这种数学问题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运算并得出相应的结果,使他们的解决思路与其他数学题的解题思路有着巨大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学生巧妙地运用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将现有的数学公式进行推导来解决数学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索数学问题,通过提出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索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探索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老师要通过连续发问的形式使得学生能够可以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几何题的解题中,首先要求学生建立坐标系等方式使学生观察每个顶点之间的关系,并对学生进行连续的发问,使学生可以明确每个顶点的位置坐标,对学生解决法向量、线面垂直等数学问题有很大帮助。在选择连续发文的过程中设置到问题需要是层层逼近的,不能直白地告诉学生答案,需要让他们通过思考找到解题的方法,并使学生可以不断受到启发,从而掌握知识的核心所在。
三、高中阶段对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措施分析
1、创新教学思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运用自己灵活的教学方法,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带领学生获取必要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自行探索未知的奥秘,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强大的信心去探索更深的奥秘。激起更大的学习兴趣,将所探索的奥秘转化成自己的系统,更有信心的学习数学。
2、在教学方法中融入创新思维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将创新思维巧妙地融入教学方法中,让学生树立经世致用的思想,学会学以致用,将所学到的东西恰当而又充分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地树立创新意识,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出发,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3]。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正确方法,在梳理上节已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点,循序渐进的教授学生本节需要讲的内容,由浅入深,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已学和新学的内容。并且对学生要有方向上的指导,明确学习的内容,避免盲目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也要准确的把握教学的时间,利用好上课的每一分每一秒,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更好的打开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高中二年级《导数的应用》这一章时,以“连环提问”的方式,从向学生提问一次求导的结果,求导时的注意事项到求导的目的是什么,求导是否要画图,到求导画图时画的是谁的图像,是函数的图像还是导函数的图像,到图像的正负值,到图像的单调性或者最值,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向更深处思考,思考下一步应该做什么,为什么,最终得到答案,学生也在递进的提问中学会了解题的方法。在解决别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当中,也学会了自问自答,更准确的解决了题目。
3、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
数学课堂相比于其他课堂较为乏味,一些难以理解的数学定义本身就枯燥乏味,更让学生头疼的是让人无任何解决难题的思绪。而如今的教师,一味的追求学生的成绩,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不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更没有活跃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显得过分严肃与凝重,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因此,教师一定要利用外力来活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那么,多媒体是最好不过的外力了。利用多媒体可以更直观的展示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先产生学习这一相关内容的兴趣,然后教师可以更容易的教授学生这一知识。以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函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节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喷泉喷水的过程。当学生们沉浸在泉水喷出到落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一旁讲解喷泉喷出的水为何是抛物线的形状,泉水到何时到达最顶点,喷出美丽的水花。进而教师向学生提出更深一步的问题:如何确定喷出的泉水与地面的距离和上升到最高点喷出美丽的水花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何用更直观简单的关系式表达出它们的关系?这样,学生会产更大的好奇心去解决问题,在课堂上积极地与同学进行讨论,同时认为这个知识非常有趣,更加细心地学习这一节的内容,利于学生牢牢地掌握这一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经逐渐成为高中数学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高中数学教学就必须要重点分析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术三方面的问题,并据此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教学策略的制定,同时还要把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展示到学生面前,以此来把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充分激发出来,为他们数学成绩和数学素养的提升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桂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30-31.
[2]王文娟.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路径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9(27):61-62.
[3]宋真达.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路径探索[J].才智,2019(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