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
摘要:目前各种重大的灾害事故危险源头在持续增多,这是由于现在城市化的进程的速度不断提高与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的,因为突发性很强、危险程度较大与易发生性这些都是灾害事故的显著特点,所以作战时间较久、处置的难度较大、技术的要求较高就成了灭火救援的形势。而重大的灾害事故如果发生,单独辖区的消防力量几乎不能让处置任务完成,因此各个总队与各个支队间跨区域的灭火救援与长途奔袭的救援成了消防部队的作战趋势。文章总结了实际的工作,以现下消防救援的队伍进行协同作战这一问题为重点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对消防救援的队伍进行协同作战提出解决的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协同作战;消防救援;对策;问题
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得到发展的同时,灾害事故的规模逐渐增大,类型逐渐复杂是消防救援的队伍所要面对的,因此协同作战在灭火的救援现场需要更高的要求。自2018年始重大的改革终于来到了消防救援的队伍,现役划归的应急管理部中退出了武警森林部队与公安消防部队,与此同时部门与单位整合有13个,这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国家应急能力的统筹、优化、加强与国家应急体系权威高效、权责一致、统一指挥的构建,这使得消防救援的队伍在外部的协同这一方面问题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是大兵团的作战经验对于消防救援的队伍来说十分缺少这是因为这个队伍自身的某些特点造成的。文章着力分析目前消防救援的队伍在协同作战上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有关方面解决的对策。
1分析消防救援的队伍有关协同作战方面的问题
1.1指挥协同方面存有的问题
整体救援的成效和救援的全局都与消防灭火的指挥有关。在近些年,消防队伍需要面对愈来愈多的救援抢险以及应急求助等等的灾害事故,对于消防队伍来说工作十分繁重,任务的数量也非常的大这些挑战都是空前未有的。由于消防队伍警力的数量以及技术的水平有限,导致特种的灾害事故处理中,愈来愈难以协调分配各社会中救援抢险的力量,各个方面的力量在协作、支持、配合上都是困难的,因此混乱无序非常容易在组织指挥中出现,降低灭火救援的质量与成效。尤其是大型的火灾事故,需要出动很多的警力,实行大兵团的作战,这种情况下的消防设施十分庞杂,人员的层次也十分的多样,指挥组织在现场协调上具有非常大的难度,难以实现协同作战功效。
1.2消防队伍的内部协同中存有的一些问题
1.2.1消防部队训练协同作战的方法不太科学
①基层部队不够重视协同训练。目前的基层部队比起协同训练更加注重于训练个人技术。②训练科目不恰当的设置。训练中欠缺环境适应、临场处置的统筹、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科目而技能、体能方面的科目过多,这样对于受训人员的提升综合素质是不利的。③协同训练中短缺设施。目前消防部队拥有的训练的设施,多数是针对单项技能的训练,设置不太全面,短缺有关协同训练方面的设施。
1.2.2消防部队在协同作战的装备上短缺特种器材
应急救援中协同作战所需特种器材的装备购置的价格较为昂贵、装备的类型较多、科技的含量较高,基层的消防部队的技术与经费不足以添置这种特种器材的装备,只可以配备一般的照明、救生、防化、排烟、破拆等常见专勤的抢险救援使用器材以及个人的防护装备,而当特殊的灾害事故发生时,一筹莫展,手足无措。
1.3社会的救援力量和消防部队在协同中的一些问题
不明确社会相关的职能部门指挥与消防部队的关系。从当前调度灭火救援的力量情况看,即使联动机制在个别的大城市被采用,但相对较为独立的报警调度系统仍然采用于绝大数的城市,不明确各个受警单位间的指挥关系,接警后都各自请示并汇报上级,短时间无法立即使救灾的力量得到调集,救援上容易错过最佳的时机。
在此之外,不能明确其他的社会救援队与消防部队间的分工。在我国,当今救援队伍的建立几乎都分系统、分灾种、分部门,救援的力量不够集中,缺乏综合,存有弊端“多队单能”。我国目前有将近百万人的各种类型的应急救援队伍,行业与部门分布在森林消防、公安消防、铁路救援、水上搜救、危险化学品的救援、矿山救援以及民航救援等,而弊端也存在于这应急救援的力量体系“分而治之”上。互相推卸责任这种事容易发生在职能交叉但分工上不明的情况下,与国家构筑的管理机制反应灵敏、统一指挥、运转高效、协同作战不相符合。
2分析消防救援的队伍协同作战方面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建立体系协同作战,完善要素组织指挥
完善的组织指挥方面的系统是灭火救援的协同作战所想需要的,指挥机构以及人员的要素都包含其中。消防指挥员在救援组织这个体系中是关键的因素,在人员中也是最为重要的。在面对灾情时做出决策与正确判断、组织好协同工作、做好全面的保障、下达正确的救援命令是指挥员需要负责的,这样才可以成功达成救援的任务。因此,协同作战体系中的中心人物是指挥员。应急行动指挥的体系处置灭火救援中突发事件,是指挥机构的关键因素。指挥机构据不同的灾情,安排合适的层级、作战机制与人员才是科学高效的。
组织指挥的体系完善,要着力于指挥机构与人员要素,部署的指挥员需要有用高强度的专业素质,同期,建立的指挥体系要合理、及时并且科学。包含全勤的指挥部作战方面的指挥机构、初期的作战指挥、灭火与应急救援方面的总指挥部的作战机构以及现场作战的指挥部作战的指挥机构。如果有特别大的事故现场,一般都由到现场的市、省政府的主要领导负责总指挥,由其他的相关政府各个部门的领导担当指挥部的成员,因此协同作战这一体系中政府领导也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需要具有足够的有关消防的知识,只有在这种指挥中,消防的工作才可以起到实效、落到实处,阻止外行领导这一现象而导致的指挥失误。
2.2解决消防部队内部的救援力量有关协同作战问题的对策
2.2.1使用好现代科技的手段,寻找协同训练方面的有效路径
(1)模拟计算机训练。是把指挥机关与联合作战的指挥员作为训练的对象,依照一致的联合作战方面的任务,使用核心为电子计算机的网络技术,传神的模仿火灾的环境、使用各类灭火剂与灭火救援的行动,完成在这种复杂的现场与逼真的训练环境中的协同演练,可以使指挥员提高决策与判断的能力,并且使战斗员的现场处置这项能力得到提升。
(2)训练基地化。环境与训练场地的要求在协同作战的训练上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以单位为一支队,建立协同训练的中心。设立对应消防训练的基地,依照计划中年度训练的要求,分期对各个层次人员集训。
(3)使用现代的技术装备。发展的现代科技,出现了高科技的装备、现代的通信,使通信的时间得到缩短,协同的效能得到提升。应该在演练中及时引入这些高科技的手段,让“旧模式”正式成为过去式,进入科技练兵的高速通道。
2.2.2 更改购置装备器材的模式
第一,消防器材方面装备的型号与样式需要得到统一规范,树立思想全国一盘。第二,装备器材采购这方面各级的消防救援的队伍都要从追寻高数量转变为追寻高精度。用一个市作为单位,消防救援的支队级这一单位依照实际情况对装备提出需求,市一级的政府相关部门根据提出的需求进行统一的采购。
2.3解决社会救援的力量与消防部队协同作战方面问题的对策
构筑联动的机制,强化协同配合与社会救援的力量。强化配合与社会救援的力量在消防救援中是最能提升协同作战能力的。在推进联动机制的建设中地方的各级政府担当主要的责任,政府执政的水平与能力主要体现在消防救援的能力上,所以灭火救援应该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同一高度。坚持部门联动与政府主导本身的原则,制订相关应急救援的政策,建立工作机制使得多部门与政府领导踊跃参与,要明确的分工责任,贯彻各项的责任,进而让协同作战真正的实现。政府需要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在消防救援的体系上纳入当地的驻军、武警、民政、医疗的卫生、供水、交通、供电等单位,设立有关应急的预案,使其明确在消防救援中需要担当的责任,确定其响应并启动相应的程序,加上指挥与组织灾害处理中的方法,进而在消防救援的协同作战制度的体系中纳入社会救援这一力量,确切使灭火救援的协同作战能力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消防部队中灭火救援的协同作战这方面所涉及的面十分的广泛,目前的研究还需深入,探究因素——协同作战的制约部队,找到可行的并切合实际的改良措施,如此,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才可以得到提高,灭会的救援工作才可以基本确保成功。
参考文献:
[1]冯越.浅谈消防救援队伍协同作战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9,(14):183-184.
[2]高启超.关于灭火救援协同作战的分析研究[C].2012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2012:465-468.
[3]齐月智.论如何提高灭火救援协同作战能力[J].今日消防,2020,5(08):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