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国 字银镇 钟云
(云锡老厂分公司 云南个旧 661000)
[摘要]本文叙述了45#矿群找矿项目的实施情况,并根据勘查所获得的地质信息,分析此矿体的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体赋存规律、围岩蚀变、以便总结规律,预测该矿体周边找矿方向。
[关键词]项目实施情况、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矿体赋存规律、成矿预测
一、项目概况:
45#矿群位于老厂矿田东部白龙井矿段,西邻湾子街矿段,东邻老厂东资源远景区,南邻为竹叶山矿段。
2006年《云南省个旧老厂东铜锡矿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在该区域北东部探获45-3#、45-6#矿体。2007年老厂分公司老区找矿该区域南部探获29#矿群。通过对探明矿体的成矿情况及该区域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综合分析,加强该区域地质综合分析,结合周边矿体地质情况,根据矿段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对45#矿群成矿地质特征,矿床类型,进行了成矿规律的分析,该区域成矿条件较好,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具有较大找矿的潜力。为该区域今后的找矿明确了方向。
2007年在矿总工办和坑口的指导下,通过对原个旧市地质队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提出了新建45#矿群1700、1560、1360中段设想, 2015年工程实施至今,45#矿群1700、1560中段找矿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探获矿石量近70万吨,锡、铜、铅、锌金属资源17501吨。达到中等铜矿床规模,45#矿群1560中段由于坑道工程施工缓慢,只探获了一定的地质储量。以此为依据又完善对白龙井块段45#矿群1800、1700、1650、1560中段地质找矿的设计。积极探获资源,为竹坑生产、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二、矿段地质特征分析
45#矿群地处老厂矿田东北部,北起背阴山、南至蒙子庙断裂,西起黄泥硐断裂,东至13-8#矿群。北东部有45-3#、45-6#矿体,西部有3-18#矿群,南部为29#矿群。该区域断裂构造发育,北西向、北东向及东西向组均有产出,成矿条件较好,有很好的找矿前景(见图1)。
图1
1、地层
该区域主要出露的地层均为三叠系个旧组下部卡房段(T2g11~T2g14)的碳酸盐岩。
2、构造
2.1 构造
断裂:区内断裂构造主要有近东西向蒙子庙断裂和北东向黄泥硐断裂。蒙子庙断裂主要起控岩、控矿作用。
近东西向断裂:该组断裂规模较大,起控岩、控矿作用 。
北东向断裂:该组断裂是矿段重要的控矿构造,为压扭性。
2.2 岩浆岩
矿段内产出的花岗岩隐伏于地表以下500~800米,以白龙井花岗岩岩株突起的形式产出,属老卡岩体的一部分。岩株侵入于T2g14层下部,最高突起点标高1829米。
岩体形态因受侵入部位围岩性质差异影响,沿层间剥离空隙选择充填交代,形成舌状、岩枝状多层超覆,导致岩体呈上小下大的塔松式岩株,构成花岗岩凹陷构造。这种复杂多变的形态,是矿液停积的有利场所,对成矿较为有利。
2.3围岩蚀变
在矿段内围岩蚀变强烈,主要的蚀变有大理岩化、矽卡岩化、云英岩化、莹石化、金云母化、绢云母化、硅化、赤褐铁矿化。云英岩化、萤石化强烈的地方可作为找富矿的标志。
三、矿体地质特征:
45#矿群赋存于老卡岩体白龙井花岗岩株突起东侧的花岗岩凹陷构造带。凹陷带内矿体连续性好,规模大,矿体空间上总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根据矿体地质特征和赋存规律,分别编号为45#(Ⅰ、Ⅱ、Ⅲ、Ⅳ)、45-3#、45-6#、45-7#、45-8#、45-9#九个矿体。矿体走向北西,倾向南东,总体上西高东低,倾角0~45°。勘探控制范围矿体宽30~321米,长100~550米,矿体最大厚度达21.9米,单层平均厚度为2~11.56米;向东延伸后受变玄武岩的控制,为火山沉积层状、似层状硫化矿体。矿体规模小,形态简单,厚度薄,主要有用组份含量低。
工业类型
均为硫化铜矿、铜锡共生矿,伴生钨、铋、钼、银、硫、铟、金。根据矿石中主要矿物的组合特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黄铜矿—锡石矿石
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次为锡石及少量的黄铁矿、毒砂等。黄铜矿达工业品位,锡局部达工业品位。毒砂与锡石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有毒砂出现,就有锡矿化,毒砂含量越高,则锡石含量亦越高。
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矿石
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有少量的方铅矿、闪锌矿、毒砂等。脉石矿物主要为阳起石、金云母、绿泥石、等。矿石中磁黄铁矿、黄铁矿往往呈稠密细脉浸染状、团块状分布。主要有用组分为黄铜矿。
矿石结构
矿石中矿物多呈粒状、柱状、针状的自形、半自形或它形结构,如黄铁矿、毒砂、锡石等多呈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粒度较粗,一般0.05~2.0mm。磁黄铁矿、黄铁矿、部分浸染状黄铁矿则多呈半自形、它形粒状结构,粒度一般0.05~0.3mm,呈星点状、细脉状嵌布于矿石中,形成以充填交代为主的结构特征。
矿石构造
矿石的原生构造主要有致密块状、细脉浸染状、豆状(星点状)浸染构造,条带状、层纹状构造等。次为网脉状、角砾状、脉状构造等。在矿体中发现硫化物由白云岩和玄武质凝灰岩胶结而成的角砾状构造,发育显著的层理和包卷构造,反映出海底火山沉积成矿的特征。
3.1控矿因素
层控:三叠系中统个旧组碳酸盐岩为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围岩条件,矿区内矿床、矿体的富集受到其中某些层位和岩性组合的控制。主要出露T2g11 ~T2g16层位的灰岩、与白云质灰岩或含泥质灰岩互层特征的岩性组合。
岩控:燕山期花岗岩是个旧锡多金属矿的成矿母岩,大岩基上突起的小岩株造成上有背斜(穹隆),下有花岗岩岩株突起,是区内最有利成矿的构造岩浆组合。是区域内最主要的控矿因素,矿床的形态受岩体的形态控制,可分为透镜状、似层状、凹兜状。
构控:区域内有多条断裂构造,它们既是控岩(岩脉)构造,也是导矿、容矿构造,沿断裂贯入酸性岩脉,如细晶岩、长英岩脉等,岩脉的上下盘、其与岩体的相交部位和岩脉的端部是矿化集中的场所,控制着接触带富厚的矽卡岩锡铜多金属矿床。
3.2矿体赋存规律
在垂直空间方向上,围岩性质悬殊、层间构造发育,岩浆侵入时的选择交代等,导致岩体形态极为复杂,有时呈多超覆的多台阶凹陷。多台阶式凹陷构造是矿体赋存最佳凹陷,凹陷越复杂越有利成矿。
矿体赋存在花岗岩超覆岩枝、岩舌的下部凹陷带接触部位,花岗岩由陡变缓部位,矿体沿花岗岩凹根、凹底坡面上形成的凹槽、凹兜接触带部位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见图2)
图2
断裂构造与花岗岩凹陷带交截部位是矿体富集区,断裂构造旁侧花岗岩凹底坡面上形成的凹兜利于含矿热液的聚集与沉淀,在此部位常有脉状、条带状、似层状矿体产出。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直接控制着矿体的形成,节理、裂隙发育易于矿液的运移和充填。
在后期的岩浆侵入活动中未普遍变质形成金云母、阳起石等变质火山岩,蚀变较弱,不利于矿体的富集,未形成达到工业品位的玄武岩型铜矿体,此外玄武岩蚀变较弱,不易被花岗岩同化和熔蚀,对花岗岩岩浆的侵入有屏蔽和阻隔作用,因此在接触带也未形成工业矿体。
四、成矿预测,工程布置
4.1成矿预测:
根据所总结的高程在1700至1360m发育多台凹陷构造,有多个矿体赋存岩枝、岩舌的接触带、凹中、凹根、凹底接触带部位,主断裂与花岗岩凹陷带交汇地段和复杂的花岗岩凹陷带(多台阶凹陷带)为矿体富集区的规律。预测在45-6#矿体西侧,1700~1560中段,断裂构造与花岗岩凹陷带交截部位,花岗岩由陡变缓部位,易形成凹槽、凹兜、凹盆,成矿有利部位。
4.2工程布置
布置原则:该区域地处老卡岩体北东边坡位置,矿体的规模、连续性较差,厚度变化大,但矿石品质较好,为防止矿体的漏勘、漏探,在确定勘查类型时,应适当加密勘探网长驱。现在该区域已形成多中段立体格局,可利用 1800、1700、1650、1560中段进行联合勘探。可取得较好效果。(见图3)
工程设计:2018年在1800中段、1650中段设计坑探600米、钻探4000米,预计获得矿石量20万吨,锡铜金属3000吨(其中锡金属500吨,铜金属2500吨),确保找矿和生产持续的需要。
图3
五、结束语:
本文运用地质理论对成矿规律、控矿因素以及矿体分布、矿体形态做进一步的分析。总结45#矿群找矿取得的一些经验,提出了在1800-1560中段周边下一步的找矿方向(矿体之间的空白地带)。
六、主要参考文献:
(1)庄永秋、王任重等《云南个旧锡铜矿多金属矿床》1996
(2)党玉涛、秦德先《云南个旧矿区地质找矿与研究》
(3)西南有色308队《个旧锡矿地质》冶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