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蔚然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 310000)
如今,除了在各种棋牌类游戏中与人类比拼,人工智能也已经开始向艺术发起了挑战。绘画、音乐、文学,这些一直以来被视为人类独有的表达方式,已经被人工智能逐渐习得。
1.绘画—— Edmond de Belamy
1766年,佳士得(CHRISTIE'S)由詹姆士?佳士得(JAMES CHRISTIE)在伦敦创立,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品拍卖行,拍品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珍罕艺术品、名表、珠宝首饰、汽车和名酒等精品,那时工业革命正兴起。
作为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帕博罗·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1968年,毕加索说,计算机没有什么用处,它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诉你答案。
2018年,10月25日,在佳士得拍卖行的Prints&Multiples拍卖会上,Edmond Belamy的肖像卖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432,500美元,这标志着AI艺术在世界拍卖舞台上的到来。
此次佳士得拍卖会为期三天,从10月23日到25日于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举行。该画在363件画作里压轴出场,其中包括20多幅帕博罗·毕加索的画,最初,该画起拍价定在5500美元,估值7000-10000美元。但历经55次竞拍出价后,终以35万美元落锤。加上佣金和其他费用,总价43.25万美元,人民币280万元,是估值上限的40多倍,这个价格开出了全场最高价格,超过了现场成交的毕加索的作品。
Obvious 的口号是“创造力不仅属于人类”。他们有一个宏大的愿望:证明 AI 也能成为一等的艺术家。于是,这个组织把人类艺术史转换成数据的形式,然后训练了一个算法,让算法了解古典、现代,抽象、写实,种种人类艺术流派和演变历史。“我们输入了超过15000幅14世纪到20世纪的人像画进行训练,机器会根据训练指令创造出若干新作品,直到它成功骗过一个专门判断作品是由人还是机器创作的测试。”Obvious的联合创始人表示。GANs 的设计本身其实也很“艺术”:它让两个神经网络彼此对抗,就好像现实中一个艺术品伪造者和一个真迹鉴别家之间的对抗一样。第一个神经网络被称为生成网络,它负责制作尽可能逼真的艺术作品,而第二个网络为鉴别器,它将前者生成的作品和原始数据库中大量的“真迹”进行对比,来鉴别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然后基于每一次的“对抗”结果,生成网络会调整它制作作品使用到的参数,直到鉴别器无法辨别它生成的作品和真迹,就算“成功”。由于AI算法编码中有非常重要的随机化功能,因此最终创作的画作是独一无二的。
2.音乐——Deep Bach/ I AM AI
人们都知道,艺术的种类繁多,依据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等,AI不仅仅可以作画,还可以制作听觉艺术的形式——音乐。目前,AI 已经能做到通过学习大量曲谱,模仿产出不同风格的音乐。实际上,看起来神秘的、充满情感的乐句旋律,都仅仅是音符组合,因为乐句长度是有限的,音符是有限的,这些组合数量也就是有限的。只要给计算机足够长的时间,它就能枚举出任何一句旋律。索尼巴黎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研究人员盖坦·哈杰里斯与弗朗索瓦·帕切特就研究了一个课题:人工智能机器能否创作出与巴赫(西方近代音乐之父)一样风格的赞美诗?为了寻找答案,哈杰里斯和帕切特开发了一个名为“DeepBach”(深度巴赫)的神经网络。他们利用巴赫创作的352部作品目来训练DeepBach。接下来,在预定义音域内,他们将这些作品变调,创作出了2503首赞美诗。其中,80%用来训练DeepBach,而剩余20%用来验证训练成果。 研究团队对1600多人进行了测试,其中包括400多位音乐家或音乐系的学生。
测试结果表明,超过50%的人认为,DeepBach生成的作品就是巴赫本人的作品。这表明,AI不仅可以进行复杂的音乐创作工作,还能达到“大师级”水平。
2017年8月21日,《Break Free》作为Taryn Southern新专辑的首单面世,这张专辑都有一位名叫“Amper”的合作人。实际上,Amper是由专业的音乐人和技术人员开发的人工智能作曲、音乐制作平台,也是第一个完成整张专辑的AI系统,这张专辑就叫做《I AM AI》。“有趣的是,我有了一个创作歌曲的伙伴,它永不疲倦并且知识渊博。” Southern称,“但是,同时我也能加入自己的品味,我修改、挑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Southern歌曲创作的部分已经交给Amper,只需要她设定好歌曲速度、偏好乐器等几个简单的选项,系统就能“创作”出一些预选方案供她选择。“以前,我总是按照特定的风格或我喜欢的和弦创作,但如今,每次AI呈现给我的都是一surprise。”Southern说创作歌曲基结构的速度已经比以前的快20多倍。这张专辑是AI辅助人类的典范,它承担了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我们从常规的作曲技巧不难看出规律。旋律的重复、模进、转调、模糊、音程或节奏压扩,和声与对位中的音高纵横向排列组合,配器中的音色组合,曲式中的并行、对置、对称、回旋、奏鸣等等,都可以被描述为单一或组合的算法。这从本质上决定了,AI技术可以较好地应用到音乐创作上。对于人类来说,没有人出生就是作曲家,AI也是同理。
3、文学
诗歌是人类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我国自《诗经》以后,两千年来的诗篇灿若繁星。让机器自动生成诗歌,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一个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调查了多个网站推荐的图书热门榜,发现都有去年发行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并且在多个实体书店发现《阳光失了玻璃窗》虽然在进货量比一般诗集高许多,但均已脱销。这本诗集的作者到底是谁呢?它是4年前,微软研发团队开始探讨“情感计算框架”的可实现性,于是创立的“微软小冰”。小冰的现代诗创作能力,师承千位中国现代诗人,包括胡适、李金发、林徽因、徐志摩、闻一多、余光中、北岛、顾城、舒婷、海子等。经过6000分钟、10000次的迭代学习,目前小冰的诗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偏好和行文技巧。”
微软的人工智能专家称,小冰的学习过程与人类学习创作的过程非常相似:即通过反复学习产生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当小冰受到某个灵感激发源的刺激,就会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产生新的创造。小冰在短短不到10秒钟的时间里,便写出260首诗。它每学习(迭代)一次的时间大约是0.6分钟,10000次迭代需要100个小时。而人类如果要把这些诗读10000遍,则大约需要100年。为了验证作品的艺术性,小冰还以真人的身份投稿,2017年2月起,微软小冰在天涯、豆瓣、贴吧、简书四个平台上使用了27个化名发表诗歌作品,获得大量跟帖评论的同时,几乎没有被察觉出非人为所作。小冰还向杂志和报社投稿,也收到刊发的邀请。目前,小冰登陆中国、日本、美国和印度等4个国家,拥有超过1亿用户,累计对话量超过300亿。
4.结论
当人工智能进入艺术领域,可以让经典艺术家复活,并依据一定的逻辑继续创造作品时,人工智能与艺术创造的关系,艺术家与艺术价值的认定等问题,就需要进行重新考量和理清了。随着人工智能绘画技术的成熟,艺术市场也将形成新的秩序,变得“平价”;人工智能艺术会有属于自己的消费市场,形成新的艺术分支。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上的局限,是否意味着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艺术从业者自此可以高枕无忧?却不竟然。技术媒介不断更新换代是检验艺术家是从事艺术劳动还是艺术创作的试金石,首先向固步自封的创作者和大批中低端艺术市场的工匠们发出警示。毕竟人工智能通过已知的艺术作品反推出其中可被算法描述的作品形成规律,进而从结果上逼近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效果,终将取代流水线创作从业者。我们无法否认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Artistic) 但它本身并没有产生有创造力的艺术,及其采用的风格转换技术原理依赖人类手动输入,但真正的艺术是”形式’和“内容”彼此呼应,缘起于人类灵魂于内心的情感。人工智能可以模仿数万张伦勃朗·梵高,却无法通过自身成为下一个毕加索。
作者简介:曹蔚然(1989年10月-),女 ,汉族,籍贯:浙江,研究方向:新媒体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