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在机务维修领域的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4期   作者:王树旭 高莫测
[导读] 民航机务维修科技创新是一个注重技术积累和沉淀的技术创新领域,
        王树旭     高莫测
        大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民航机务维修科技创新是一个注重技术积累和沉淀的技术创新领域,需要长期扎根企业一线,发现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和热点,在广泛技术应用的前提下不断凝练科学问题、明确优势技术方向,然后通过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逐渐扩大社会影响力,更好推动民航科教“三出四型五基地”的建设。
        关键词:科技创新;机务维修;领域;新思考
        1导言
        民航机务维修科技创新是一个注重技术积累和沉淀的技术创新领域,需要长期扎根企业一线,发现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点和热点,在广泛技术应用的前提下不断凝练科学问题、明确优势技术方向,然后通过团队建设、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逐渐扩大社会影响力,更好推动民航科教“三出四型五基地”的建设,达到民航业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2机务维修差错原因分析
        2.1环境因素
        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两大方面,即: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由于机务维修人员经常会忽视环境对于维修工作效率的干扰,所以没有制定有效的方案来对其进行预防,因此很容易会在后期出现各种问题。民用航空器的维修可能会受到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环境温度与湿度、噪声等,如果环境因素产生的干扰过大时,可能导致维修工作难以继续。如果环境温度与湿度增大,将会在一定程度减少维修人员的舒适感,进而使其更加情绪化,如果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的过程中,出现了情绪化的心理,将会希望尽量快的完成维修任务,导致了各种错误问题的发生。
        2.2人为因素
        在进行相关维修工作时,由于维修对象的困难程度、周围环境以及相关要求的原因,可能会使机务人员产生各种各样负面消极的情绪,如:紧张、麻痹等,从而导致维修人员没有认真对待维修工作,最终导致了各种可能问题没有被彻底解决。另外,由于机务人员自身身体的原因,如:长时间工作,生病等,在这种身体状况下进行维修工作,对于维修工作的正常进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十分容易出现各种维修事失误,使飞机飞行过程中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同时,维修人员自身的能力对于维修工作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如果维修人员没有足够的经验与知识,没有进行过具体的操作,对于各种问题的积累较少,在维修过程中很难排除所有安全风险,进而增大了飞机飞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3扎根民航业
        民航机务维修的对象是航空器,因此机务维修科研工作者必须积极发现与航空器相关的科学问题,通过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帮助企业提升航空器使用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更加安全、经济地使用航空器,航空公司建立了维修工程系统,包括维修计划、生产控制和航材保障等子系统。现阶段大部分民用航空器(包括发动机)的维修计划都比较成熟,但当航空公司力争在航空器维修计划实施过程中拥有更多自主维修能力时,就需要不断开发满足持续适航要求的维修技术。另一方面,当航空公司追求更高的航空器利用率与维修计划的差异化管理时,就需要不断研发针对航空器故障诊断、状态监控方面的新技术。当航空公司有上述技术研发方面的诉求时,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应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帮助企业完成技术研发。这些技术研发工作并非闭门造车,需要和企业技术部门之间密切合作,并经过企业一线的长期调试和测验。因此,建立与航空公司之间的长期合作联系和利益共享机制,是行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机务维修领域开展科技创新的第一步。

譬如,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与中国民航大学合作成立了民航局“维修工程技术中心”,双方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议,共同制订研发合作计划,已经开展了“APS维修工程管理”“辅助动力装置维修”“复合材料结构维修”等多个合作项目,并已经获得民航技术进步一等奖、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等荣誉,为机务维修领域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示范。如能在行业领域内以“维修工程技术中心”为标杆,形成更多类似的合作平台,必将促进我国机务维修领域研发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4提升话语权
        与企业的广泛合作是科技创新工作的良好开端,但绝不是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部。与企业合作进行的技术研发工作往往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的。这些研发工作虽然帮助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但对打造科技创新“知名度”往往没有明显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的技术研发诉求往往侧重于成熟技术的应用,而非新技术的原始创新,技术替代性较强;二是企业的机务维修技术研发工作往往着眼于系统工程中某一个技术环节,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影响,但不会形成太大的经济效益体量;三是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即使有了成功的技术研发案例,也不太愿意在全行业内推广,造成技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受限。在与航空运输企业广泛合作的基础上,行业院校、科研机构需要寻找优势技术方向,引领特定技术领域的发展。在这些技术方向上既要涌现应用型的技术成果,又要发展前沿性的理论创新,保持在此技术领域的“话语权”。譬如,南昌航空大学在特定领域的技术就带给机务维修科技创新很好的启示。与航空传统强校相比,南昌航空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整体上并不占优势,但是在航空器“无损检测”方面却有着鲜明的特色,在行业内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很广泛的影响力。该校近几年建成了教育部无损检测重点实验室,打造了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科研队伍,既有技术应用方面丰硕的成果,又在无损检测方面提出了创新理论,发挥了航空器无损检测方面的引领作用。南昌航空大学在无损检测技术领域的经验告诉我们,基础理论方面的创新也可能以应用型科技创新为前提,在技术应用方面的不断沉淀,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催生基础理论方面的创新。行业院校、科研机构在机务维修领域科技创新方面涉及的“创新点”比较多,但是往往不能集中力量,形成“拳头”型的创新领域。目前国内机务维修领域在发动机涂层技术、热塑性复合材料、高能束加工技术等特定方向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需要围绕这些技术领域打造科研队伍,强化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具有品牌效应的技术创新领域。
        5扩大影响力
        社会影响力是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是获得社会资助的一个必要层面。机务维修技术总体上服务于航空器的运营与保障,很多技术与航空器的制造和管理技术相通,在国内还未形成相对独立的技术领域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可以通过行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两方面打造。在行业方面,行业院校机务维修领域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行业的宣传。机务维修科研工作者既需要与“小同行”保持密切的联系,增加其研究成果的可用性,还需要与不同子领域的“大同行”保持密切联系,开创其研究成果的新颖性。
        6结语
        “十三五”期间,民航局针对科技创新工作,明确提出了“三出四型五基地”的发展思路,即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创建基础技术研究型、应用技术开发型、成果转化枢纽型和技术政策暨服务智库型科研院所;打造民航基础技术研究基地、应用技术开发基地、核心技术产业基地、成果转化效益基地和创新人才发展基地。
        参考文献
        [1]曹晓金.机务维修中的质量审核方法分析[J].民航管理,2020(01):80-82.
        [2]余宾.飞机维修与工时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37(12):149-150.
        [3]孙瑞山,张雨婷,柳震,闫星辰,韩韶华.民航机务人员工作负荷评估仿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29(12):7-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