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林
(上海青浦区消防救援支队 201700)
【摘要】:介绍了微型消防站的定义,根据微型消防站的适用场所,论述了如何因地制宜把握好微型消防站的建设标准,分析了微型消防站在重点单位和城市居民社区和乡村消防工作中的作用,并针对微型消防站在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微型消防站 推进 消防工作 社会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体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基层消防力量仍相当薄弱,如何把防火灭火力量延伸到最基层,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消防工作中来,打牢基层消防安全基础,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难题。微型消防站,植根与村居和重点单位,其“防、消、宣一体化”的功能,正为我们找到了破解难题的钥匙。本文即从微型消防站的定义、标准、现实发展情况及改进措施等方面思考、探索,以期对最大限度地发挥重点单位和社区微型消防站这一“最小消防组织单元”的效用,达到消防工作社会化的理想构架提供有益建议。
1微型消防站概述
1.1微型消防站的定义。
“微型消防站”这一字眼,对于消防救援机构内部人员来说,已经耳熟能详,但至今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通常的理解是指依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居(村)委会,主要是城市居民社区的消防组织建立的有一定人员、器材装备和战斗力的平台,一般要求在火灾事故发生时“3分钟到达现场”,并能够对初起火灾开展有效的处置。微型消防站,应成立调度指挥平台,建立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日常灭火演练。微型消防站在近几年的火灾扑救中已渐渐发挥作用,有利于控制火灾燃烧范围、减少人员伤亡,并且对于消防专业队伍第一时间有效地扑灭火灾有“前哨”力量作用。简单定义,微型消防站是消防救援机构依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社区自有安防力量,组建而成的带有志愿队性质的消防管理组织,是社会最末端的火灾防控力量。可以说,建好微型消防站是未来消防安全工作社会化的必然趋势。
1.2微型消防站适用场所
1.2.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按照公安部印发的《消防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除按照消防法规须建立专职消防队的重点单位外,其他设有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以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依托单位志愿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建立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积极开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合用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可联合建立微型消防站。
1.2.2居村委会(主要是城市居民社区)
各村(居)委员会应积极引导和规范城乡社区志愿消防队伍的发展,建设“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社区微型消防站,实现有效处置初起火灾的目标,
1.3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
1.3.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
1)微型消防站内应设置人员值班、器材存放的地方,微型消防站可与消防控制室合用,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置。
2)微型消防站内应悬挂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度版面,应有应急预案、值班记录等,门口醒目位置应悬挂名称。应该至少有六人以上,一名站长,配有一定的灭火救援服、消防头盔、消防手套、安全救援绳、防护靴、防爆灯、呼救器、方位灯等消防装备,配备一定的灭火器、消防铁锹、消防沙等灭火器材,配有足够的手持对讲机、一部外线电话等通信设备。
3)建有微型消防站的单位应在其建筑内部分散放置一些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铁锹、消防沙等,便于值班人员拿取和存放。
4)有条件的微型消防站应配有小型消防车、消防摩托车等灭火车辆。
1.3.2居村委会(主要是城市居民社区)的微型消防站
1)微型消防站内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消防铁锹、消防沙、灭火救援服、消防手套、消防靴等消防器材和装备,有条件的地方可选配小型消防车和消防摩托车。应有一名站长、五名以上的工作人员。这些人员应该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会使用基础的消防设施,可以是小区的保安人员、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等。
2)有物业服务企业且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小区,微型消防站应建立在控制室内,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置,但应设在控制室附近,内部应悬挂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度版面,应有应急预案、值班记录等,门口醒目位置应悬挂名称。
3)无物业服务机构的小区,微型消防站应由所在小区的业主委员建立,设置专门用房,指定消防器材存放点,在固定地点悬挂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度牌、在醒目位置悬挂消防站名牌。
4)村民聚居的村落可参照居民社区微型消防站的标准,依托村委会,配置必要的微型消防站。
2微型消防站在消防工作中的作用
近年来,微型消防站在全国的火灾扑救中已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微型消防站建设是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党委结合新时期消防工作实际做出的重要部署,对于稳定火灾形势、减少人员伤亡具有重要意义。
2.1微型消防站有利于当前火灾现实斗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6年11月份,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到41.2%,高层地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等逐年增多,火灾风险持续增加。一旦发生火灾,如果初期处置不及时,极易蔓延扩大,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突出的就是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没有力量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去年多起住宅较大以上亡人火灾都暴露出这个问题。不少火灾如果能够在初起阶段得到有效控制,将有效避免或减少火灾伤亡和损失。
2.2微型消防站有利于缓减消防队(站)不足带来的压力。受城市集约化用地制约,近年来新建消防队(站)多数在建成区以外,布点不合理。对城市而言,受交通堵塞、应急车道占用等因素影响,消防队(站)接警后,通常最快十多分钟才能到达现场,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则耗时更长。微型消防站投资小,队员多为兼职,不占用固定场地,建设相对容易,如果能够有效管理和使用,将形成星罗密布的立体化火灾救援力量体系。而且微型消防站队员由单位、社区工作人员、安保人员组成,最熟悉现场建筑情况、消防设施和疏散路线,对于第一时间扑救初起火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若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机制,对于消防专业队伍有效地扑灭火灾有“前哨”力量作用。
2.3微型消防站有利于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落实。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明确了“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微型消防站就是社会化消防工作最后的“网格点”,消防法律法规也明确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以及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根据需要,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开展群众性自防自救工作。微型消防站就是单位和社区志愿消防队的升级版,在形式、内容和任务上没有本质区别。现阶段,单位、社区建立微型消防站,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任务,也是做好本单位、社区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于法于理都应该积极抓好建设和使用。
3微型消防站建设的不足及对策
3.1微型消防站建设的不足
3.1.1单位自身对微型消防站的认识不足,基础不牢。从日常监管情况来看,有些社会单位认为微型消防站建设只是完成消防救援机构交待的任务,没有切实认识到微型消防站的作用,认为消防工作就是消防救援机构的事情,和自身没有关系,对成立微型消防站不理解,只是表面上应付消防工作,配置的消防器材、消防装备数量不足、不实用,也没有安排专人进行值班,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基础工作不牢固,导致微型消防站形同虚设,有紧急情况发生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1.2微型消防站的人员缺少长效管理,能力不足。如前所述,微型消防站是消防救援机构依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社区自有安防力量,组建而成的带有志愿队性质的消防管理组织,人员往往不稳定,一些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接触消防工作时间短、日常演练少,有些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有效掌握基本的消防知识,虽然消防救援机构对单位微型站进行过乐此不疲的指导演练,但一些单位仅局限于消防救援机构组织的培训演练,很少开展内部的培训演练,久而久之,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就连如何使用消防器材、消防设施,如何报警等基本常识也忘记了,一旦有紧急情况,很难形成一股有组织、有纪律的战斗力量。
3.1.3微型消防站的力量编成不合理,战斗力弱。一些单位微型消防站的力量编制只是按照日常的工作进行部署,没有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尤其是节假日的值班,微型消防站预案中的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中人员缺岗现象严重;在现有情况下,微型消防站与站之间,特别是重点单位微型站与社区微型站之间仍没有形成自觉联动的平台,也缺少的相应的调度平台,一旦遇有火灾,战斗力量单一,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火势。
3.2微型消防站建设的对策
3.2.1突出“建”——确保人员和装备到位。
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尽量按照《消防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除消防法规定须建立专职消防队的重点单位外,其他设有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以救早、灭小和“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依托单位志愿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建立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积极开展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扑救等火灾防控工作。合用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可联合建立微型消防站。
①微型消防站应建立24小时值守制度,分班编组值守,每班不少于3人。
②微型消防站接到火灾报警后,应在1分钟之内到达现场核实火情,并立即出动赶赴现场处置.
③微型消防站在开展工作、执行任务时应统一志愿消防员着装。
2)居村(社区)应依托现有的安防力量、平安志愿者等组建微型消防站队伍,按照社区微型消防站建设标准和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①社区微型消防站专(兼)职人员配备应不少于5人。
②社区微型消防站在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及火灾高发季节期间应落实24小时值守制度,在岗在位,做好应急准备,接受上海市应急联动中心、属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统一调派。
③地区内建有多个社区微型消防站的,应由属地街道乡镇实行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纳入当地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
3.2.2突出“管”——打牢微型站基本功。
展开针对性消防培训,提高微型站工作人员扑救初起火灾和引导人员疏散能力。
1)消防救援机构:要组织专人深入社会单位,通过分析微型消防站在扑救火灾中的作用,讲解建设微型消防站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让社会单位管理人员从内心中认可微型消防站;多频次为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开放消防站,组织社会单位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亲身体验灭火战斗服、消防靴、安全绳等消防装备,为其讲授灭火器、消防水枪等消防器材的使用,使其掌握扑救初期火灾的知识;定期对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开展演练培训,组织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进行灭火演练,提高其处置初期火灾能力,形成有效战斗力。
2)社会单位:“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微型消防站的意义,制定合理的制度和措施,保证人员24小时值班;在消防救援机构培训的基础上,社会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培训计划,按时按量组织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熟悉灭火战斗服、消防靴、消防手套、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装备和设施,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扑救火灾。
3.2.3突出“用”——提升微型站的战斗力。
1)着眼单位实际,制定完善可行的应急预案。单位和社区应加强微型站初期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的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的内容对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组织多次实战化演练,确保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基本的消防器材,确保一旦有火灾发生,工作人员能够按照应急预案、“3分钟到达现场”的要求快速扑救火灾。
2)明确职责分工,切实组成火场消防战斗力。单位要合理的整合内部资源,按照微型消防站人员配置要求,合理编组,保证有足够的人员在岗在位,尤其是节假日和大型活动期间,微型消防站工作人员要全员在岗在位,确保一旦有紧急情况,能够有足够的人员进行扑救火灾。
3)坚持实战导向,加强联勤联防机制建立。如上所述,现有情况下,微型消防站与站之间,特别是重点单位微型站与社区微型站之间仍没有形成自觉联动机制,也缺少相应的调度平台,一旦遇有火灾,战斗力量单一,不能及时有效控制火势,对此,应坚持就近原则,加强微型站联动训练,共同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无预案拉动演练等,切实提高微型消防站的效能。
4结语
微型消防站植根于重点单位和居(村)委,是社会最末端的火灾防控力量。切实抓好微型消防站建设是加强基层治理、防范火灾的有效路径,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微型消防站的作用,终将大大有利于社会化消防工作格局的构。
【作者简介】:杨春林,云南宁蒗人,上海市青浦区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二科副科长兼中级专业技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