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性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5期   作者:吕建业
[导读] 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三网融合的时代
        吕建业
        秦皇岛市广播电视台   066000
        摘 要: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三网融合的时代,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广播电视网络也开始向着综合信息网络的方向转变,出现了一些宽带上网以及互动电视等的增值业务。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之中,就需要将双向网络作为平台,广播电视网络也由封闭变为开放式,这样一来就面临着网络安全性问题。本文介绍了三网融合的概念,结合广播电视网络面临的问题,从接入层、内容层、PKI技术、网络系统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性的方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三网融合;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手机已经逐步取代了电视成为最热门的消遣方式。为了挽回客户,广播电视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发展方向,而三网融合的出现让广电行业看到了曙光。
        一、概述
        三网指的是电信运营商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人们耳熟能详的互联网。随着技术的不断加强,网络的功能和承载量都会得到提升。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化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进化过程中,三种网络在技术上的相似度越来越高,覆盖的业务范围也日趋相同。基于此,实现三者之间的互相联通、资源共享,让用户在使用电视、手机、电脑等任何一种智能化设备时,都能够快速上手,即时应用相关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打破不同设备之间功能上的阻碍,将差别只设定在“大小”“尺寸”,从而形成你中有我的交叉互联格局。
        二、广播电视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
        2.1网络协议自身存在漏洞
        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对于网络协议以前的一些安全风险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也依然存在,甚至相对于以前而言还会进一步扩大。网络协议自身在认证技术方面本身就缺乏,这样一来就无法抵挡一些恶意攻击者,只要攻击者掌握了比较熟练的技术,就可以对广播电视网络的整个信息系统进行攻击并入侵。
        2.2开放式网络带来的安全隐患
        三网融合背景之下广播电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广播电视在功能上更加强大,网络也不再是传统的封闭式网络,变得更加开放,主要以开放性网络为主。开放式的网络虽然能够让网络的覆盖面更广,但是对于一些攻击者来说也有了进攻的可能[1]。对于以往来说,病毒、木马以及黑客等不安全因素主要存在于互联网中,而现阶段三网融合,这些原本属于互联网的安全隐患也会随之转移到广播电视网络中,对广播电视网产生非常大的危害。除此之外,在网络中非常常见的各种垃圾流量、大流量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以及螨虫病毒等都有可能发生在广播电视网络中,对广播电视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和危害。
        2.3IP协议自身存在的安全考验
        广播电视网络依然是将IP协议作为基础,从IP协议来看,其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对于攻击者来说,其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技术或者工具来入侵网络,常见的包括后门入口、拒绝服务攻击以及IP地址欺骗等,都可以对网络服务造成破坏,或者对广播电视网络的相关服务进行盗用,亦或者是将一些重要的机密信息窃取出来。总之,对于IP网络原本存在的各种缺陷,广播电视网络都会继承,IP网络面临着自身缺陷引起的各种安全隐患和安全考验。
        2.4不安全因素跨网传播带来的风险
        在以往,电信网、互联网以及广播电视网都是独立存在的,网络的封闭性比较强,封闭性的网络虽然没有开放式网络的一些优势,但是同样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外来者不容易入侵,可以面临的安全问题更少。

对于木马以及计算机网络病毒,这些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在封闭网络强有力地监管之下,并不会对广播电视网造成危害。但是当三网融合之后,不同类型网络之间的界限边缘更加模糊,独立性和封闭性没有那么强。广播电视的运营更加开放,其传统的封闭状态也被打破,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其中一种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也会延续到另一个网络之中,这就导致广播电视网络面临着互联网等面临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三网融合的进程中会形成监管方面的真空地带,让网络安全方面的监管难以实施并发挥有效的作用,这样就不能对一些安全隐患进行有效防控。在网络业务集结的地方,如果一个部位存在着安全隐患,那么就很有可能会让整个系统都受到影响。总之,三网融合之后,一些不安全的因素能够跨网传播,这也给广播电视网络带来了安全风险。
        三、三网融合背景下提高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性的方式
        (1)提高接入层安全性的方式。
        接入层一般情况下指的是用户端接入层,即网络用户的终端设备请求接入广播电视网络时,需要进行密钥认证(输入运营商提供的账户和密码),如用户通过手机连接广电网络观看电视节目时,需要输入相应的密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广大的终端围内防止异常设备接入网络,避免其植入木马程序或进行其他的以破坏为主要目的的活动。通常情况下,在接受PKI加密考察认证时,用户端设备的身份信息已经进入到网络,系统自行判定是否已经支付了相关费用并取得授权,如果信息符合基本要求,则允许接入;否则视为非法请求,直接予以拒绝。在未来的发展中,数字信号转换、实名制、绑定手机号码,实现广电网络、电信运营网络双线连接的同时,能够继续提高接入层的安全等级。
        (2)提高内容层安全性的方式。
        用户进入到内容层之后,广电网络原则上需要保证数据稳定、迅速的传播。但现行的数字服务宽带网接入技术的安全性能受到了广大用户的一致“吐槽”,黑客设置的木马程序可以从任意的节点入侵,首先窃取下属扩散点位用户的信息,之后通过信号跟踪,破获更高级别的系统。基于此,常见的防护方式为采用PKI数字信封的方式对用户访问内容进行加密,能够极大地提升信息安全。鉴于此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未来的发展重点应该致力于网络的稳定性。
        (3)提高网络系统安全性的方式。
        三种网络在技术和功能层面得到融合之后,网络系统本身势必出现新的问题。如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APP,在手机、电脑端办理会员之后,可以享受相关的服务。但是应用在电视端时,需要支付额外的“大会员”费用,原因在于运营的机制不一样,针对高清视频经营者支付的成本也会有所增加。但根本性技术是相通的,一旦被黑客破译,运营网络会遭到破坏,会给付费用户带来损失。在互联网中,很多资源被肆意篡改,之后形成“破解版”免费下载,更有不法分子找出加密环节的漏洞,从而将手机、电脑端的功能完全转移到电视端,这些行为都会严重影响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性和用户的满意度,因此技术人员在进行网络设计时,除了常规的安全巡查外,还应该增设应急网络问题解决方案,从入侵、断网、漏洞等多个方面制定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风险,让用户享受到优质的广播电视网络体验。
        四、结语
        三网融合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广播电视传输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广播电视运营商也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加强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保障,但是要想适应三网融合背景的挑战,还是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广播电视网络的安全性研究,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登记保护,同时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参考文献:
        [1]姚熔灼.三网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网络安全性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8,(7):252-253.
        [2]孙阳.关于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7,(18):104-105.
        [3]王钊.探索构建三网融合下广播电视网络安全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8):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