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地亚·吐尔逊
新疆乌什县奥特贝希乡农业技术推广站 843401
摘要:玉米作为农业产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类型,随着农业产业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种植产业的不断发展,玉米的种植量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高产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均显示出了非常显著的效果,对玉米生产产量以及生产质量的提升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在不断提升和加强。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玉米在种植之前合理的对其种植地区进行选择,并进行针对性的整理处理,对于玉米的健康生长是非常重要的,玉米在实际生长过程中喜肥水、喜温热,但惧怕涝渍,而且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确保大量氧气的供应,就玉米种植地区的土壤环境来看,其不可种植在酸性过强、贫瘠或者粘性过大的土壤之中。其种植面积较为广泛,但是部分地区在玉米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仍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技术的推广。
一、常见玉米病害
(一)大斑病
大斑病在玉米生长中的危害主要针对其叶片部位,又被称为枯叶病以及条斑病,玉米大斑病病害感染后,其下部叶片会出现青灰色的斑点,随着斑点的逐渐扩大,会沿着叶脉进行扩散,病斑的形状主要为长梭形,中间颜色相对来说比较淡,周围颜色比较重,病斑外缘颜色更暗,整体颜色呈现褐色渐变形式。大斑病严重情况下会出现病斑相互融合的情况,最终导致整个叶片死亡,大斑病的病原菌能够在冬季通过孢子的方式进行存活。次年再次进行玉米种植时,其孢子会侵入到新的玉米植株之中,在其入侵十几天后病斑上便会重新出现新的分生孢子,继续进行大范围的传播。因此,加强对于大斑病的预防,是保证玉米生产产量以及质量的关键性措施,在实际玉米大斑病控制时,需要考虑其自身的特性,该类病害的主要生活温度在20-25摄氏度,湿度在90%以上,可从此方面入手进行大斑病的预防和控制[1]。
(二)瘤黑粉病
瘤黑粉病对于玉米的危害主要集中在秸秆叶片以及玉米穗部位,植株的以上各个位置受到瘤黑粉病影响,均可能出现发病,主要病变情况发展表现为在病变部位出现不规则肿瘤,肿瘤为黑色、灰色或者灰白色,内部为白色汁液,待其成熟之后颜色会变黑,且肿瘤会变硬。随着肿瘤薄膜破裂之后便会散发出大量的黑粉,黑粉则为瘤黑粉病的冬孢子,玉米发病之后,整体的肺部组织会有明显膨大发展,叶片发病之后则会出现成串的小发病瘤,瘤黑粉病的孢子在越冬之后,仍同大斑病相似,能够在次年相适宜的湿度以及温度环境下再次萌发,反复危害玉米的生长和发育。
(三)穗腐病
玉米穗病对于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该类病害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所致,此类病害将会在玉米中产生伏马菌素等毒素,此类毒素对于人和动物的健康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玉米中伏马菌素的含量较高将会有一定的致癌性风险。因此,需要加强对于穗腐病的防治,玉米被此类病害侵染之后其果穗顶部中间会出现变色生病的籽粒,则会出现无光泽、不饱满、内部空虚等情况,如已经进行储藏的玉米受到该病害影响之后,会长出各种颜色的菌丝以及分生孢子,散发出非常浓重的霉味[2]。
二、常见玉米虫害
(一)玉米螟
玉米螟在玉米生长中产生的危害是比较严重的,主要威胁在玉米的叶片部位,严重情况下会出现叶片被啃食干净的情况,此类虫害的发生,会导致玉米的正常光合作用受到影响,雄花发育不良,授粉也会受到干扰,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其茎秆倒伏甚至折断,籽粒不饱满,甚至不产子,对于玉米产量产生的影响是比较严重的。
(二)玉米蚜虫
玉米蚜虫主要危害玉米的是叶片部位,在玉米种植时期的繁衍速度非常快,属于集中性发生的虫害类型,如玉米处于孕穗期,玉米蚜虫大多集中生长在叶鞘和剑叶内部位,会大量吸食玉米的枝叶,并将体内的蜜露排泄到叶片上,再次对叶片产生损害,不利于玉米的正常生长,另外玉米蚜虫的大量存在还会导致出现矮花叶病毒的大量传播[3]。
三、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生物防治
以往玉米种植中较为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主要为农药防治,各类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部分害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抗药性,而农药的大量积累也会导致玉米制品自身存在药物残留量过高,威胁其后期的日常使用安全性生物防治,与农药防治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其在实际玉米病虫害防治中主要通过天敌的引入,提升对于虫害的抵抗能力,其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伤害,属于较为环保有效的防治技术,能够真正实现农业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二)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技术在玉米各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主要通过光、热、温度等条件的创设,对玉米虫害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处理,此类防治技术主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当地的种植情况采取相应的物理防治技术[4]。
(三)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玉米病虫害防治中较为普遍的防治技术,主要通过化学药物的使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处理,虽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实际化学防治时需要控制好各类药剂的使用量。
(四)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通过农作物生长环境的调整以及各类农业技术设施的合理应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提升玉米对于各类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通过不利于病虫害生长以及传播环境的创设达到预防效果。
结束语
综上可知,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各类病虫害的预防以及管理,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农药防治进行配合实施,达到预期的病虫害防治效果,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
参考文献:
[1]刘金祥. 初探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新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 No.576(07):135-135.
[2]阿曼姑丽·肉孜. 玉米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办法[J]. 农民致富之友, 2020(6):68-68.
[3]徐大众. 浅谈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新技术[J]. 农家科技, 2020, 000(003):63.
[4]孙奇. 浅谈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新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20(2):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