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探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35期   作者:李旭武
[导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李旭武
        张家口经济开发区消防救援大队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日益增多的高层建筑火险事故严重威胁着居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这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消极影响。对于当今的灭火救援工作来说,其主要的任务目标便是实现快速撤离和科学逃生。高层建筑自身特征决定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工作会遇到诸多困难,因此消防救援局应从多层面着手,采用有效的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对策,全力确保民众财产生命安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层建筑;疏散逃生;灭火救援;探析
        1高层建筑的灭火救援难点
        1.1 高层供水难
        高层建筑层数多,随着楼层调度的增加,供水压力越来越小,顶层供水难是高层建筑的劣势,这也就给灭火救援带来了困难。从以往的高层救援经验看,高层供水不足影响到了救援的质量与效率。高层建筑救援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高层建筑本身虽然有一定的消防配备,但这些设施往往对小型火灾起到预防与救援的作用,对于大型火灾事故,则无法发挥一点儿功能,高层内部的固定消防设施,在长期的闲置中,也很难保证其功能的完好。有一些高层建筑受到材料、维护、管理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建筑中消防供水系统经常发生故障,出现火灾事故,严重影响灭火救援工作顺利开展。二是高层建筑整体层数多,一些超高层建筑需要进行外铺玻璃幕墙头饰,高层的底部设有裙房,很多的商业建筑公共走道开窗量不足,要想充分展现救援效果,则会增加移动供水线路过长的困难,影响到救援的质量。三是受到建筑物自身的影响,当前的建筑水平与消防能力不配套,移动供水能力和消防车泵供水高度无法到达火灾点位位置,设备的功能不足影响到了救援的质量。
        1.2 通风排烟难
        高层建筑很大一部分火灾事故伤亡是烟气造成的,影响到人们的呼吸系统,人体吸收大量的烟气,就会出现窒息困难,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通风排烟一直都是最大困扰。主要的原因是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安全,大多封闭处理,如果出现火灾事故,大量的烟气不能通过窗户排除,往往会在内部形成聚集烟雾不散的现象,影响到消防人员工作。高层建筑内部结构复杂,商业楼宇还会进行区域功能的划分,各区域连接的通道比较狭窄,有的还存在很多迂回弯折的路线,严重影响了烟热排散的通畅性。高层建筑各种管道较多,直通顶层,往往存在烟囱效应,高层建筑能够形成这类效应的主要包括中庭、楼梯间、电缆井、电梯井等,如果控制不当,火灾发生后就会形成烟气垂直蔓延的通道,蔓延速度加快,短时间弥漫多个楼层,分不清起火点位置,影响到了救援的分析与判断。高层建筑在空中的位置,也不容易快速进行排烟,因高空风力、风向影响到了排烟效果。
        1.3 较多的可燃材料与电气设施
        高层建筑由于功能较齐全,往往存在较多的物品,特别是当前的建筑物,在科技的引领下,很多智能楼宇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提升了人们的使用感受,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高层建筑自身电气自动化设施设备较多,整体建设的标准提高了,但是,较多类型和数量的电气设施设备又无形中增加了安全隐患,使火灾概率上升,一些高层建筑由于电路的原因,往往存在巨大的火灾隐患,不确定性因素也较多,高层内部的建材易引发火险事故,火灾发生后,助长火势蔓延,外部苯板、矿棉等保温材料燃点低,内部板材、木门等也是易燃物品。
        1.4 立体火灾形成几率较大
        高层建筑是大型建筑物,其结构设计与多层建筑物不同,为了增加高层的通畅性,往往内部设计大量的电缆井、管道井、排风通道及楼梯井等,这些管道均为垂直设计,如果发生火灾事故,各种通道管道将助长火势快速蔓延,烟囱效应造成了火势的加大,给救援工作带来了难度。

火势沿外墙窗口迅速向上升腾、卷曲,甚至迅速蔓延至上一层,导致楼体形成立体火灾,从火势分析上看,火势竖向蔓延较横向蔓延更快,时间更短,建筑越高火势向上蔓延越大,立体火灾的形成使救援不能及时反应。
        2高层建筑疏散逃生的有效措施
        2.1 对消防电梯进行有效利用
        要想快速逃生,就需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施设备,当前,大部分高层建筑不但建设客梯、货样,还配备消防电梯,如果出现火灾事故,消防电梯则会启动备用电源,通过备用电源的使用,发挥了消防梯功能,保证了人们快速逃生。消防电梯也不仅是火灾时使用,日常使用主要是工作人员使用,有一些高层建筑也作为客梯使用,充分发挥了电梯的功能,提高了使用率。火情时,此梯属于消防人员专用通道,消防电梯对消防灭火起到了重要意义。消防电梯内空间大,消防人员乘坐参与救援抢险能携带更多救助设备,保证了消防救援工作的实践与推进。消防电梯的设计运行时间从第一层到达最高层的运行时间都会在 60s 以内。为了保障救援工作开展,消防梯内安装天线,这样,消防人员就能够在梯内及时和外部进行联系,把内部的情况及时传达,通过内外的交流沟通,及时调整救援方案,保证了救援的效率与质量。一般情况下,消防电梯安装控制室联系电话,能够和控制室取得快速联系。使用消防电梯,需要消防员启动电梯控制按钮,这样,电梯就能够随意停留到任意层,使消防工作得以全面开展。消防电梯开关箱和电缆防火等级必须良好,不论是大小火灾,消防电梯依然能够安全使用,使消防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好救援工作。
        2.2 对辅助安全疏散设施有效利用
        高层建筑对消防条件的要求较高,建筑完成后,均要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设备,这样,才能确保消防功能的实现。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备是最为主要的设备,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引导人们快速逃生。相关单位需要做好日常的检查工作,保证各种设施设备性能良好,要充分确保救生绳、求生软梯及救生袋等辅助安全疏散设施齐全,完备,日常做好宣教,使人们能够熟练使用各种设备设施,掌握操作要领,这样,如果出现了火情,即使救援人员未进入现场,人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借助设施快速逃脱,保证生命安全。
        2.3 保证通道的顺利疏散
        高层建筑是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一些高层建筑还是商业集中区,日常不能占用各种通道,保证通道畅通,人们逃出起火房间后便会进入通道中,如果通道不畅通,则会影响到人们的逃生。要确保人们能顺利跑到具备防烟功能的楼梯间或楼梯间前室,这样,就能够等候消防人员进行救援。如果人员较多,则需要进入现场的救援人员快速制定路径,让人们能够通过一个好的路径快速撤离,消防人员可以使用醒目标志设置到疏散各个出口与通道,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顺着标志前行,要保证烟雾较浓区域不迷路,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各类标志。如果通道堵塞,则需要救援人员在现场快速清理出一个通道,使人们通向逃生的位置更加通顺,确保后续人员疏散顺利,为人们提供充足救援等候时间。
        3结语
        总的来说,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相关措施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消防单位要对消防人员定期进行实战演习,提高消防人员救援能力。将各类消防设施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以保证人员疏散完毕后,能够有效控制火势,避免火势快速蔓延。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人们的安全防火意识,最大程度地降低火灾发生几率,为自己生命财产安全负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永生.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5):112-113.
        [2]杨林.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8):34-35.
        [3]范镇.浅谈高层建筑疏散逃生与灭火救援对策[J].今日消防,2019,4(06):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