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慧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社会背景
1.失智症相关概念
失智症是由脑损伤或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逐渐退化。失智症会在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语言能力、判断力以及情绪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据现在的医学研究显示,很多病因都可能导致失智症。
2.我国面临的困难及相关政策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总量大、增速快、不平衡三个明显的特点,老年人口的增加导致失智症患者的比例也随之增加,我国在老年痴呆的医疗救治方面面临着很多困难。在老年痴呆症这个群体中有高达一半的患者无人照顾,她们随时有发生跌倒,意外死亡的风险。同时我国老年痴呆的基础性研究十分薄弱,护理能力不足,专业人员匮乏,养老机构没有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大多拒收老年痴呆的患者,收治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养老院也存在治疗率低、居住环境差等关键问题。由于多种问题的出现导致老年痴呆症得不到有效控制,越来越多的家庭受到病症的影响。对于出现的种种困难我国政府也是积极响应,出台相关政策。
首先是加大资金的投入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鼓励社会民间创办拥有长期医疗护理、康复训练、临终关怀等功能的养老机构。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展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保险业务,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建立失智症筛查、预防体系,在患者患病初期及时发现,安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扶持失智症及相关专业发展,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课题的研究目的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深,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数正在增加。在中国,痴呆症患者的生活环境和护理方式变得越来越困难。我们现在迫切需要改善老年群体尤其是失智症老人的生活质量。通过对比我国和国外现有的研究,找出我国现有模式的不足,从老年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等多方面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出适合痴呆症老人的居住环境,达到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的效果,增加痴呆症患者居住环境中的适老性、舒适性以及安全性,同时满足患者在心理和生理的需求,提高家属的生活幸福感。为国内痴呆症患者居住环境的改造提供普适性参考。
2.课题的研究意义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较短,痴呆症老人的问题是老年问题中尤为突出的,关于痴呆症老人的生活环境和护理模式我国研究还不够成熟,仍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痴呆症患者属于弱势群体,社会应给予高度关注,并且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中接收痴呆症患者的并不多,所以我国痴呆症患者还是以居家护理为主,由此失智症患者的居家环境也变得更加重要,研究适合失智症患者的家庭居住环境对患者和家属都有重要意义。
二、痴呆症患者相关知识
(一)痴呆症的基础知识
1.痴呆症患者生理症状
普通老人在年满60周岁后,身体机能会根据身体状态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其中包括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感官系统、神经系统等等,痴呆症患者身体机能的退化会比普通老人更为严重,还会伴随认知退化及语言能力的退化。
感官系统:对于失智症老人来说视觉、听觉、嗅觉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数据表明失智症患者对冷色辨识不准确,易将白色和青色分别看成黄色和黑色,所以我们在失智症患者的居住空间中要避免使用患者辨识不清的色彩;听觉上主要表现在失智症老人不喜欢过于嘈杂的环境,会引起患者情绪的波动从而引发幻觉,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发展,在失智症患者的居住空间应该加强隔音,空间设计应该做到动静分离;人的嗅觉比视觉、听觉刺激能力更强,对于痴呆症患者来说气味对他们有着牵引作用并且有特殊的情感记忆。
神经系统:年龄增加会导致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也会随之下降主要表现在记忆力下降、容易疲劳,由于这些影响我们在失智症患者的居住空间中需要考虑空间的安全性以及无障碍设施。
运动系统:由于骨骼肌发生退化,肌肉力量逐渐下降所以可以明显看出老年人的运动能力远不如年轻人,骨关节的退化会导致关节僵硬,活动范围受限制。痴呆症老人相比正常老人而言还可能出现癫痫、四肢瘫痪等症状,在空间设计中我们要注意选择适合老人的家具尺寸。
2.痴呆症老人心理特征
痴呆症老人在心理上会表现的比正常老人更敏感、脆弱,由于社会对痴呆症这一病症认知程度不高,带有一定歧视眼光更容易导致患者心理出现问题。痴呆症患者的心理大多会出现以下状况:
产生衰老感:患者在主观意识上会认为自己是个老人,会给自己很强的心理暗示,会导致患者情绪消沉、加速身体机能的退化。
产生孤独感:对于中国传统而言,老人都喜欢家人团聚,但是很多老人退休后社交活动减少,和子女分居生活尤其是痴呆症老人在患病后会对家人有认知障碍,脾气暴躁,久而久之患者与家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会让患者产生“被抛弃感”。
产生恐病症:因为周边环境的影响和认知能力的下降易导致痴呆症患者总是怀疑自己生病。
产生抑郁、焦虑情绪:对大多数事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容易出现失落感,无法正常入睡,甚至食欲不振。
情绪不稳定:喜怒不定,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易急躁,与身边亲人不能有效沟通。
我们在针对失智症老人居住环境的设计中不仅要注重空间布局、尺度设计能够满足患者生理上的需求,还有考虑患者的心理感受,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痴呆症老人居住环境设计分析
1.普适性设计
普适性指有规律可循,与“通用设计”“万能设计”含义相同。从广义解释来看是指设计不具有独特性,可以被所有人使用,在空间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使用还有考虑儿童、老年人、失能人士的使用。
通用设计要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比如在痴呆症患者家庭中设计需要分别满足患者和护理者的需求。除此之外还要满足同一人群不同阶段的使用需求。比如在设计中考虑观察窗、可调节护理床等等。
2.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状态下的身体尺寸。为在居家环境中设计出最为舒适的尺寸提供理论依据,同一空间的不同尺寸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
痴呆症老人的身体尺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的发展而萎缩,这时我们在空间设计中就要考虑痴呆症老人使用的舒适性。对于年轻人来说空间尺寸稍有不适是可以接受,因为我们的身体条件能让我们适应,但对于普通老人来说尺寸不适可能导致使用不便从而产生安全隐患,对于痴呆症老人来说可能导致无法使用。所以在痴呆症患者居住空间中一定要考虑老人的身体尺寸和使用习惯,做到适老化设计。以下分析痴呆症老人居住空间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特殊尺寸。
三、痴呆症患者居住环境设计要点总结
首先,居住环境是一个含义很广泛的词,不仅仅包含我们的居家环境,也包括身边所有影响我们居住的外界因素。比如空气、土壤、水、植物、动物等等,也包括观念、行为准则、制度这些非物质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一)痴呆症老人居住环境设计原则
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对案例进行整合,总结以下设计要点:
1.安全性原则
对于痴呆症患者居住环境的设计,安全性排在第一位,要考虑老年人使用的尺度、门窗的形式及开关方向、卫生间的防滑性和扶手设计等等。
2.亲近性原则
多采用具有安抚作用的色彩搭配,营造温暖、舒适的居家环境,让患者感到放松。
3.相对单一原则
这里的单一主要指空间功能的单一性,功能过于复杂会导致患者出现认知混乱,并且在空间中设计简单大方的标识。
4.舒适性原则
痴呆症老人对温度的变化不敏感,居住空间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室内热环境,降低老人患病的可能性。营造老人熟悉或喜欢的气味,可放置香薰等刺激老人的嗅觉。
5.个性化原则
每个痴呆症患者的性格、喜好都存在差异,在设计中我们要不能千篇一律,要根据患者的不同喜好做出不同的设计。
我们不仅要从设计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多陪伴,让患者感到无差别对待,这样是最有利于患者病情得到缓解的方式。
四、结语
由于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我国的老年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痴呆症老人的问题,痴呆症患者本身就承受着疾病的折磨,家属也承受着护理的压力。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完善,所以提高痴呆症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问题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本文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出适合我国患者的居住环境,为改善我国痴呆症患者的居住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王智慧(1999-03-19),女,汉族,籍贯:四川省成都市,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