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的构建 刘金花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刘金花
[导读] 随着核心素养这一个新概念的提出,教育部门的发展改革速度越来越快,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在初中教育中强化道德与法治教育,要让初中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着重发展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德育教育教师,就需要积极创造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在教学中融入社会热点事件,在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打造高效的德育课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老厂第一中学  刘金花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这一个新概念的提出,教育部门的发展改革速度越来越快,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要在初中教育中强化道德与法治教育,要让初中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着重发展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德育教育教师,就需要积极创造新的教育模式,不断在教学中融入社会热点事件,在道德与法治德育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打造高效的德育课堂。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
        培养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德育教师要重视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理念,要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教学工具,努力发展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这样学生才能够具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三观,才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高效发展[1]。
        一、创造新的课堂教育模式
        随着教育的改革推进,教师和学生越来越重视效率。而要想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是要着重为学生打造高效的课堂,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新的教育模式,这样教师才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让学生在感受特定情景的同时,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它的核心价值。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7课 亲情之爱》中,教师要让初中学生体会亲情的重要性,感受到父母的不易,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做义工,让学生实际体验赚钱的不易,这样学生才能设身处地的将自己带入到父母的角色中,才能真正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无私奉献的爱。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角色扮演之类的活动,用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催化学生的感恩之情,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同理心,能够学会将心比心。
        二、教学内容融入真实的事件
        以往许多初中学生对大脑与法治学习不感兴趣,是因为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乏味,没有融入真实的社会案件,学生学习课本中设置的一些理论知识不具备较强的代入感,因此在教育改革之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需要引入真实的事件去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4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以及《第5课 交友的智慧》都是讲述让学生珍惜珍贵的同学之谊,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朋友可以交,什么样的朋友需要远离。


因此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以问题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最好的朋友是谁?为什么会和对方成为最好的朋友?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学生又是否与朋友发生过矛盾,引起这些矛盾的原因又是什么?是思想理念不合亦或是其他原因?通过这些问题,初中学生就能够深入思考自己以前从未想过的问题,就可以深刻的了解到交朋友,不仅是要看朋友的某一个外在优势,而是要着重深入了解朋友的内心,要寻找志同道合三观一致的朋友,这样学生才能够与朋友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三、结合现实创设情景式高效课堂
        初中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设计的一些知识都是源自于生活现实中发生的一些真实事件。所以教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融入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创设对应的情景,这样就可以为学生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2]。
        比如在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第6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以及《第7课 积极奉献社会》,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奉献意识。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就可以以典型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该不该给老人让座”做一个热点话题作为学习讨论的主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与法治在我们课程中拥有很多抽象且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教师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去展开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会非常差。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去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德育教育课堂内,使学生在学习掌握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逐渐具备正确的三观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
        还是以上述八年级上册部编版《积极奉献社会》这一节内容为例,教师学在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共同讨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该不该给老人让座”这一个问题时,就可以让学生多收集一些正面的素材,让学生多想一想我国传统的优良品质。即便是存在反方观点“不应该给老让让座”,也需要详细分析具体原因,态度不能显得过于冷漠。针对反方同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给出的理由出发,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去想国人和社会,避免学生产生极端心理问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教师就需要时刻具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教育理念和较强的个人素养,要不断为学生创新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使学生可以在学习中了解社会热点知识,积极展开讨论。这样才能够真正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可以有效强化德育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左丽华.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试题与研究,2019(35):64.
[2]方玲珍.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J].南国博览,2019(09):2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