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有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雷亚婵
[导读] 课堂评价——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语言,是其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里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信心等)。发挥评价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南水完全小学 雷亚婵 422300

内容摘要:课堂评价——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个性化、灵活化、多样化的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语言,是其中必不可少且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里学习状况包括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效果,学习态度学习信心等)。发挥评价机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教师的评价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及思想情感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评价、策略、效应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具体到课堂教学的细节之中,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也有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在课堂评价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通过每一个教学环节的细微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真心实意、实事求是的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创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那么如何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有效的评价呢?我认为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评价贵在真诚
        卢梭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我们的课文是以文字为载体,承载着人的情与意,因此,语文课呼唤教师评价发自内心,投入真情。真诚的评价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有力的大拇指,即使“无声”,也会带来“胜有声“的效果。只有真诚的课堂评价才能唤起学生的倾情投入。
        例如,教学《母鸡》时,我让学生读课文中写母鸡“勇敢,负责”的文字,一个学生读错了两个字,我会微笑着说:“你在读这段的时候,“强”字和“嘎”字不高兴了,因为你把它们的名字读错了,赶快纠正过来吧。”
        在教学实际中,只有教师真诚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时,学生们才会认真思考,乐意改正。真诚的情感是打动一切的源泉,教师的评价,只要情感诚恳,都能让学生获得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无形中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评价重在激励与尊重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所以在课堂上,教师的赏识教育很重要。


如及时送上“你的表达特别清楚,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不要着急,再想一想,你会说好的!”“你很有主见,这十分可贵,请再大声地说一遍!”……鼓励性的评价能让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生机勃勃。
        在一节语文课上,有个同学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我就会笑容满面,热情洋溢地评价:
        “这段话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让大家仔细听听!”
        “多动听的声音啊!老师觉得你就是一个小小播音员!”
        教师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鼓励的言辞、友好的微笑,营造了一个充满尊重与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
        三、评价要有时效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在这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中,及时反馈尤其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评价,不仅是对学生的尊重,也能为我们的教学赢得最佳时机。当学生答得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时,是对学生良好行为和所授知识的一次强化和巩固。而当学生答得不对时,及时评价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再思考能力,及时纠正。总之,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千万不要不做评价就让学生坐下,这会让回答者不知所措,其他学生也会雾里看花。同时,老师的评价越具体越好。空泛的表扬“不错“、“你真棒”只能暂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可孩子并不明白自己棒在哪、好在哪,这样的表扬使用频繁了,就会失去吸引力,就会失去有效性,也会失去价值,尤其是对高年级学生。
        四、要允许学生出错
        学生课堂发言究竟有没有“对”和“错”?我在教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能够了解老师提问的用意;有的学生表达水平不高,但他能接近“那个答案”;还有的学生不理解老师提问的用意,自说自话,答非所问。但我认为,不要太在意学生发言的“对”与“错”,所有的发言,对集体学习而言,都是有价值的。因为有不同观点的出现,因为有不同的表达,学生学会了比较和判断。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讨论,启发思考,如果他的提问仅仅以“对”与“错”作为标准,就等于拿着一个圈,暗示学生来钻,能钻过去方为正确。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会怎样对待课堂提问?他没有把握就不敢发言,或者他知道了答案而不屑回答。课堂气氛沉闷,往往也和老师的那种简单的“对”“错”判断有关。
       “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而是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变化,及时给与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的改进,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成为学生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殷宗祥、许双全 《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2]《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