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生艺术化”为主题艺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毕晓峰
[导读]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名片”,也是学校精神的结晶,更是学校育人、化人的基础。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其文化建设关乎培养合格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和接班人。结合艺术院校实际和优势,以“人生艺术化”为主题,探析艺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为打造有特色、有情怀、有担当的校园文化提供借鉴,对实现艺术院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艺术学院  毕晓峰

摘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名片”,也是学校精神的结晶,更是学校育人、化人的基础。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其文化建设关乎培养合格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和接班人。结合艺术院校实际和优势,以“人生艺术化”为主题,探析艺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为打造有特色、有情怀、有担当的校园文化提供借鉴,对实现艺术院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生艺术化;艺术院校;校园文化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大意是观察天地运行的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伦理道德,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化育天下离不开人文,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在一个民族的精神传承、一个国家的文明富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文化也是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习总书记又强调“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形教育,实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新时代高等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优越性,其文化建设关乎培养合格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和接班人。结合艺术院校实际,以“人生艺术化”为主题,探析艺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路径,为打造有特色、有情怀、有担当的艺术院校校园文化提供思路,对实现艺术院校立德树人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生艺术化”与艺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的内在融合
        艺术院校校园文化融于全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展演的全过程,还贯穿于教育制度、教育环境、教育理念、校园历史的全过程,以校风、教风、学风体现出来,还以师生行为规范、精神风貌等展现出来。艺术院校校园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艺术性、专业性、实践性、人文性、审美性。结合艺术院校自身的实际和特殊性,以“人生艺术化”为主题,对艺术院校校园文化进行分析,找到二者的融合点,有着重要意义。
        “人生的艺术化”是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提出的,认为“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围绕着完满人生这一核心,把情趣作为人生与艺术的桥梁,使艺术与人生相同一,成就艺术人生。在追求艺术审美人生的进程中,“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情趣丰富的人就是“艺术家”,情趣干枯的人就是“俗人”。因此,“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艺术院校最丰富的就是艺术资源,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把艺术与人生相结合,可以找到“艺术”与“人生”两个融合点。
        一是艺术。艺术院校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资源,为人生艺术化提供了重要基础。艺术院校有着不同的艺术资源,特别是综合类艺术院校,有音乐、美术、舞蹈、戏剧、设计、影视等艺术专业资源。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人生的情趣化离不开艺术。艺术越丰富,情趣就越丰富,人生就越完满。人生艺术化离不开艺术,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更离不开艺术。
        二是人生。“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根本就是育人。教育最终要成就受教者的完满人生。艺术院校也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特别是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者和接班人。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着“人”来展开,给准艺术家们完美的人生。人生艺术化的最终目的也是把艺术、审美与人生相统一,成就理想的人生。
        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把人生、艺术、审美相联系,以艺术作为人生教育的出发点,以完满人生作为艺术审美的成就点,可以看到人生艺术化和艺术人生化的统一。
        二、以“人生艺术化”为主题艺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
        艺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校园文化建设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三方面。
        (一)艺术资源丰富且多样统一
        艺术院校有着丰富的艺术资源,为“人生艺术化”主题的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艺术院校主要包括专业类艺术院校和综合类艺术院校,专业类艺术院校艺术资源丰富且单一,综合类艺术院校艺术资源丰富且多样。无论哪类艺术院校,丰富的艺术资源都为其校园文化建设做好了艺术的准备。特别是综合类艺术院校,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艺术类型丰富,多样统一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让文化建设丰富多彩且具有吸引力,增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二)受教育对象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强
        艺术院校师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感受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特别是对艺术个性张扬、艺术素材搜集、艺术创作展示、艺术欣赏表达等相关事物更有兴趣。单纯就文化而文化的教育,反而带动不起艺术院校师生的兴趣。把文化与艺术相结合,以具体可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作为载体来传播文化,更符合艺术院校师生的接受要求。艺术院校师生模仿能力强、表达能力强,以艺术的形式承载文化,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更能让广大师生在参与中感受到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三)校园文化建设时空开阔
        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十分开阔。不同的艺术形式能适应不同的内容,进一步满足不同的条件与对象。校园文化的艺术载体包括表演类和表现类,能够满足文化建设的不同需要。表演类艺术载体对时间要求较高,但可以解决文化建设的空间局限;表现类艺术载体对空间要求较高,但可以解决文化建设的时间局限。艺术院校具备这些艺术载体和条件,能突破校园文化建设的局限性,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全面性奠定良好基础。
        三、以“人生艺术化”为主题艺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结合“人生艺术化”的主题,主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积极建设艺术院校特色校园文化,以期通过艺术载体、艺术事项,让广大师生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教育,感受到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使广大师生成就艺术化人生。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用艺术突出呈现校园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基础。校园文化建设需要营造一种氛围,需要打造一个场域。对此,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加强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去营造一种文化环境,融入校园文化精神,让师生员工真正体验到文化的精髓,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润物细无声”。造型艺术更能承载并体现物质文化,校园景观、雕塑、建筑标志等,“让每一处景观都说话,每一座雕塑都育人”,积极营造着一种文化环境,透视着一种文化精神。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人为本充分尊重认同校园文化
        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和依据,主要包括发扬校园文化的相关规定、条例等,也是对学校各项工作的要求。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人,其创造者是师生,服务者也是师生。制度文化建设也应围绕着“人”这一中心展开,突出以人为本,将广大师生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师生、尊重生命、尊重每一个人的不同人生,这样才能使校园文化得到师生的充分认同。艺术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殊性,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制定教育教学相关的规章制度,让文化在制度中彰显,让师生在遵规守纪中受到文化的感染、熏陶。
        (三)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以人生艺术化提炼校园文化的精神与灵魂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内核,也是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实践的内涵体现,在校园文化中起到引领作用。“人生艺术化”是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思考,对这一命题的理解“已经不是艺术如何为人生服务,而是转换到人生应该如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理想人生的问题”。以“人生艺术化”为主题建设打造艺术院校校园文化,这一进程中艺术载体、艺术事项、艺术活动、艺术教育教学等方面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育人、化人。人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和对象,艺术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方式。基于人生和艺术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最终指向是为了人、观照人、成就人、升华人。艺术院校应围绕校训精神、办学理念、历史传承、时代精神积极打造建设艺术长廊、艺术展览馆、校史馆等,营造校园人文艺术风气,打造校园特色文化,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四、结语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名片”,是学校精神的结晶,是学校育人、化人的基础。艺术院校肩负着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优良且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能让教育者与受教者在文化的氛围与环境中获得心灵的自由享受,展现个性魅力和存在价值,实现自我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当前,艺术院校应抓住“双一流”建设的新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结合人生艺术化的主题,构建文化育人体系,彰显文化育人特色,丰富文化育人载体,增强文化育人效果,为培养德艺双馨的新时代艺术人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谭好哲.从艺术为人生到人生艺术化——中国现代美育价值追求的内在转型[J].中国文学批评,2020(04).
[3]曹利群.师范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
[4]冯荣荣.高等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