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罗小英
[导读] 为使作文教学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发展及学习特点等有机融合,教师可在作文施教中加强对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热爱阅读、善于观察,并保护小学生的天性。

四川省南部县建兴镇小学      罗小英    637300

摘要:为使作文教学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发展及学习特点等有机融合,教师可在作文施教中加强对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热爱阅读、善于观察,并保护小学生的天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层递式;作文教学;应用策略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阶段,作文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是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当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才能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而从实际作文教学的现状能发现,其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比较突出,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没有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展开教学活动,没有从学生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设计,从而必然会影响作文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的效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乏创新教学模式,教师依然是采用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地区经济水平和开放程度的差异,在一些经济发展比较慢的地区,教师受过去教育观念影响较大,对作文教学不够重视,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安排作文课,可见对作文教学毫不重视。小学生的身心不成熟,作文写作对他们来说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一让他们写作文,课堂上就一片叹息声,再加上有些老师作文教学课堂的无趣,使学生丧失了对写作的激情,作文对学生来说就变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甚至恐怖的事情。除此之外,小学生语言储备有限,写作时更觉得困难,无从下笔。
        二、策略
        1.推动掌握方法,形成系统化的思路
      虽说文无定式,但写作仍有“章法”,是一个系统的思路,这也是写作的更高层次。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向学生讲解文章的结构、思路、思想,让学生从不同的文章中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方法。比如,学习孔融让梨的故事,文章从哪里开始切入的、如何叙述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先模仿后超越,掌握了简单的写作方法后,再进行逐步提升。比如,简单写作方式熟悉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更加复杂的结构,在学习《落花生》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表达落花生的什么精神,让学生了解“原来还可以这样写,以物言志”。由此,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写作的基础是阅读,增加阅读量就可以让自己的思路更加开阔、素材更加丰富,才能像蓄水池一样源源不断。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发挥学生整体的作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对于自己的文章有时无法有更好的提升,那就需要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作文进行互评,结合不同学生的写作方式让班级学生对照同学和自己的写作来内化写作方法、扩展写作思路,提升写作思想。



        2.深入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观察领悟能力
      创作中要形成一个思维框架,看到一个写作的题目,应有一个整体的思路,再提纲挈领地出作文结构,思量用语,最终升华情感,学生可以通过生活化观察,层次递进写作的思路,如小学常见作文题目《___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风景线通常指的不是真正的风景,而是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的某件事、某个经历,学生通常会联想到好人好事,劳动场景等,不管学生是想要写人、写景,还是写物,都需有较强的生活观察能力,如学生写环卫工,就要多去观察环卫工的实际工作,发觉环卫工冬天穿得特别多,这是因为他们要总在室外活动,环卫工的衣服和交警的衣服相似,有荧光条可保护他们,避免早晚工作的时候被别人碰到,甚至被车碰到,这也说明了环卫工会在天黑的时候出来工作,这样学生的思路就逐渐清晰,思维也变得灵活,这样逐渐地补充,让人物形象变得丰满,一篇优秀的作文也就诞生了。
        3.通过层递式教学法,指导学生构建写作思路
      小学生在开展写作的过程中,只有提前对文章进行合理构思,才能够提高文章的完整度。据此,语文教师应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层递式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养成写作前进行构思的好习惯。此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现阶段的实际写作学情,引导学生理清写作结构,安排好文章内容的层次和段落的篇幅,促进学生构建合理的写作思路。
      例如,在写作课堂中,教师根据同一个写作主题,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写作方向,并引导学生独立开展文章构思,将每一段想表达的主题和内容都提前写在作文纸上,教师根据学生的文章结构中挑选最优秀的一位同学,将他的写作思路进行展示并给予这位学生一定的奖励,通过层递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养成构思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4.增强学生的造句能力
      作文其实就是将不同的句子按照一定的逻辑组合到一起,因此,作文对学生的造句能力要求也很高,需要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在层递式的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展造句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提升,教师还要对学生予以指导,帮助学生修正错误,给出优化的意见,让学生在反复斟酌中发现造句的方法,增强造句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语文课堂中作文教学的效率。
      例如,在学习《习作:缩写故事》时,教师可以开展作文训练,增强学生的造句能力。将故事缩写需要学生在通读故事的基础上用最精炼的语言复述故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造句能力。在课堂开始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回顾自己所学过的或者了解到的各种故事,然后进行甄别,选择其中的关键内容写下来,之后进行修改句子,使句子更加精炼。待学生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指导,给出优化意见,学生根据我的意见再次修改,使句子更加精炼。这样,通过在课堂中开展写作训练,并对学生进行指导,增强了学生的造句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了语文课堂中作文教学的效率。
        三、总结
        总的来说,小学阶段学生在写作上存在不少的问题,由于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没有特定的方法使得学生的作文得不到提高,尽管学生按照教师要求积累优美词句,但是由于不了解其中的意思,很容易出现套用模板和乱套模板的现象,这时教师需要分析学生的状况,使用层递式教学方法进行授课,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
参考文献:
[1]罗福红.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J].语文课内外,2019,(16):171.
[2]陈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写作(高级版),2015(4):54-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