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教学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蒋昌盛
[导读] 新时期,随着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应该重视加强提问能力,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水平。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地制定更加完善的提问方式,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数学实践水平。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上塘中心小学 蒋昌盛  541521

摘要:新时期,随着数学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教师应该重视加强提问能力,通过提问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水平。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科学地制定更加完善的提问方式,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数学实践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
        引言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向学生设置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以此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并帮助他们凝聚课堂注意力的一种重要手段。鉴于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教师在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当想方设法地做好课堂提问教学工作,以让课堂提问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效益与价值,更好地推动数学学习活动的优质开展以及学生数学素养的进步。
        一、运用问题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运用问题设置悬念作为课堂导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运用多次提问的方式给学生设置悬念。究竟什么是悬念呢?悬念即是学生对于所获取的知识感到非常困惑,却十分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的一种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教师根据新知识的特征以及与前面所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设置有价值的问题,运用多层次的问题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带到课堂中,让学生不禁产生极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在新知识点的讲解中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还能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当然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堂导入环节,由于在前面只学习了认识几个简单的图形,很多学生并不完全掌握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此时教师就在导入环节给学生设计多个问题。教师就运用多媒体展示同学们所说的图形,然后问:“那我们该如何求这些图形的周长呢?”此时,教室变得鸦雀无声,很多学生顿时感觉到非常疑惑,流露出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就告诉学生:“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如何求这些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学生快速进去学习状态,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这也表明课堂导入环节非常成功,最终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也非常理想的。
        二、精心设计问题,提高问题质量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因此其思维也更具有可塑性,教师在设置具体问题时应格外重视该方面的心理特征。教师需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状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来设置相应的问题。此外,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需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认知储备和以掌握的知识信息来设置问题的内容,使问题更具有导向性,学生可由问题的内容作为启发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从而实现学科能力的全面提升。


如进行“四则运算”相关知识的学习时,教师便可向学生提出下述问题:12×5及12×15分别得多少?在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计算出12×20的结果。在学生获取结果后,教师便可引导学生研究和总结上述三个算式的关系。有的学生会总结出,前两个算式的结果之和等于第三个算式的结果。可见,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那么学生便可充分调动自身的思维能力,积极探索学科知识的内在规律,从而高效完成既定待学内容的掌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以被动的状态直接接受知识内容,而是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步总结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对新知识记忆更为深刻,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学习活动产生一定的信心和兴趣。
        三、进行趣味化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趣味化提问,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味化提问的开展方法多种多样,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思考动力。例如,教学“几何图形”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问题进行提问,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认识几何图形,如生活中广泛应用的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可以以此为教学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提问:“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骑自行车,那么同学们知不知道自行车的三脚架是利用了几何图形的哪一个特点呢?”学生听到教师的提问后,会积极地联想相关知识,进而对几何图形知识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这种探索欲望,能够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极大程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重视问题的开放性,激活数学思维
        在大部分学生的想法中,都认为数学问题仅仅是唯一的答案,经常被称为是“标准答案”,这种误解会让他们的思维变得非常禁锢,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基本都是找出最后的答案就不会主动去分析其他的解题方法或寻找另一种答案。因此,教师为了能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设计问题时,务必要重视问题的开放性,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尝试去改变题目中的某些条件而去寻求另一种答案。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提高了数学教学效率。作为数学教师要掌握提问技巧,通过以上实践分析,从多方面对数学课堂提问教学进行了阐述,旨在进一步加强教师提问能力,从而为学生数学学习水平提高提供有效助力,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梅心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9(11):58+57.
[2]于化祥.提问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9(43):64.
[3]刘娟娟.试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提问[J].小学生(下旬刊),2019(1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