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几点尝试 唐联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唐联成
[导读] 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是小学阶段的重点、难点学科,通过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综合效用,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辨能力和数学思维。本文也将以此作为分析的切入角度,并提出切实可落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广西桂林市全州县东山瑶族乡上塘中心小学 唐联成   541521

摘要: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是小学阶段的重点、难点学科,通过引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能够有效辅助教师进行教学,不断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综合效用,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辨能力和数学思维。本文也将以此作为分析的切入角度,并提出切实可落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融合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更加主动、专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与探究之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让学生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促进数学教学实效的进一步提升。
        一、充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处于一种活泼好动的时期,课堂学习的自制力较弱,并且对于抽象的数学学科存在较大抵触情绪,学习兴趣不高,最终导致数学学习难度大,综合效用不佳。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点,进而促进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未来的长久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举例来说,教师在讲授关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内容时,一方面可以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前准备教具来进行相关展示;另外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幻灯片来展示更为丰富的案例,帮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抽象的概念,并且掌握知识。除此之外,在讲授关于“旋转”的知识时,教师还可以在幻灯片上排布一些图形,让学生们通过鼠标操作来实现“旋转”,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不同角度旋转所带来的图形变化,并且还能够有效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引导学生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用。总而言之,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辅助,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们形成优秀的学习习惯,为未来的长久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深化学生理解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将原本静态、抽象的内容以更加生动、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对此,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图片、视频等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此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最终实现高效教学的构建。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对于“梯形面积”的讲解,教师首先展示一张梯形图片,并且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应该如何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它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如何推导而来的?在推导平行四边形时是如何转化的?”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直观地展示出推导过程,组织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的内容。这样,学生就会试着将梯形转化为以往学习过的图形,以此进行面积的计算:准备一张梯形的硬纸片,思考怎样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此时,教师则借助多媒体演示以下操作:①准备一个梯形;②复制一个梯形;③对复制的梯形进行180°翻转;④将翻转后的梯形的腰与原图形的腰进行重合。在完成上述操作后,大屏幕中出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于是,教师继续引导:“最后呈现出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下底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等,以此启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根据操作经验和个人的观察,试着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帮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知。
        三、利用信息技术讲授重难点
        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是课堂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成为教师们一直想攻克的难题,依旧有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没办法快速掌握重难点知识。数学学科知识由数学符号、公式等组成,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知识点常常出现抵触心理,学习效率并不高。当数学教师将信息技术与重难点知识结合到一起后,利用多媒体将重难点知识呈现或者讲述出来,既能够调动学生,又能够提升他们学习兴致。例如,学生在学习《比》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讲授重难点知识。课上,教师先将红旗图片展示出来,标记上了长与宽的具体数字,并问道:“同学们,你能根据图片中给出的信息提出哪些问题呢?”有的学生提出了“长比宽长多少”,有的人指出了“长是宽的几倍”。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建议带领他们一起进行了列式与计算,并由倍数关系引出“比”的概念,促使学生能够理解比的读法、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意义。在讲解重难点内容比的意义时,数学教师将刚才的国旗图片展示出来,并利用多媒体将“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来阐述“哪个量与哪个量相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说出“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可以表述成哪个和哪个的比”。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后,数学教师又借助多媒体将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场景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利用比的知识说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在应用多媒体的课堂中,学生们掌握比的意义效率更高。
        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教育肩负着培养下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一定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当前已经出现的最新的技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学科知识,还应该掌握和认识最新的技术手段和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生活融合应用的方式和措施。一方面促进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建琴.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69.
[2]刘英.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J].科普童话,2019(45):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