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油画《生态·生命》 蒲生文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蒲生文
[导读] 十一届省展展厅一幅反映生态、生命的油画吸引了不少观众。这幅作品就是《生态·生命》系列作品其中一幅。这幅油画画面由枯枝、枯叶、死鸟鹊、几颗子弹和古老的条桌构成一幅反映环保生态、生命内蕴的艺术创作。这系列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生态中生命意义的感悟,是一次次莫以难状的创作冲动。

青海省文化艺术职业学校  蒲生文 81000

        十一届省展展厅一幅反映生态、生命的油画吸引了不少观众。这幅作品就是《生态·生命》系列作品其中一幅。这幅油画画面由枯枝、枯叶、死鸟鹊、几颗子弹和古老的条桌构成一幅反映环保生态、生命内蕴的艺术创作。这系列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生态中生命意义的感悟,是一次次莫以难状的创作冲动。对整个系列作品的感慨,作者倾其十多年郁集对大自然每颗生命的深切感情,赋予了生命的再生力量和生命与人类永恒共存。召唤人类尊重一切生命,即从动物到植物,从有感觉的生命到无感觉的生命。即是小草不管有没有人去欣赏、人类也有义务让它们存在下去。
        世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由自然和人类社会所组成的,以伦理和文化的现实善待自然与人类生命,不管在某一社会中占主导的政治经济和宗教意识形态是怎样的,应鼓励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用艺术作品来说,每一幅《生态·生命》作品内容构思都蕴含了最大的思想感情的容量,对大自然生命与人类关系的审美目光和艺术精神的追求,并将全部定格在生态伦理文化中,生态、生命文化构成了作者艺术构思和选材的主要内容,使作品的内蕴,意图有更多的人们重归大自然,以环保意识重建健康的生态家园。
        生态中的主因“生命是什么?”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对生命无情践踏,使生命无端的失去,对这种现状熟视无睹,即当人类自身繁衍生息,被遭威胁。古往今来,多少生命不被当作人类的朋友,而无情惨死于生命之手,其惨状令人惊悚。因而作者从生态伦理文化深入对人类及大自然万物生命的挚爱、怜悯、情怀全部倾注到了彩笔下作品之中,用自己的语言方式,那种不能够说话却胜似说话的绘画语言传达着,呕歌着大自然生命灵魂的再生力量。
        人类现状暴力昭彰,其原因除根植于人类早期的暴力因子之外,人为教化的缺失和暴力文化的泛滥,便成了漫涎的重要因素。呵呼生命,迫切需要人类的关爱,生命的教育真正接受生命的价值及存在的意义。人类追求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浩然之气凛烈万古,但对那些基本情感(如同情性)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怜悯之心却荡然无存。
        西北空旷的荒原未免有一种枯燥、苍凉,江南水乡温柔线条及其色泽不免过于温秀,而其作品恰如其分地将二者矛盾辩证地统一成一体,那展示了雄浑苍凉的内蕴,又呈现细腻、秀温的笔调,这就是系列作品《生命·生态》艺术表现的形式风貌。
        从画面体会,笔者内心的沧桑之感溢满画面,深沉而冷峻的思考使其作品心灵深入打动人,从画面体会作者为寻求生活之美,人类文明之美,大自然生命之美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作者心如游戈于天涯的孤旅,但不匆忙,不忧郁,思绪沉着,严肃稳健,其作品中找不到一丝天籁、浪漫、温馨。唯独以苍凉、悲壮,冷峻为核心的情感基调。作品的风韵是不枯燥地乏味,不冷峻地冷漠,相反那品味,笔底却奔涌出的是股股生命的活力,生命的神秘感。
        作者对生命的解读正是情绪诗一般的流露和宣泄,正是一种警世的冷峻的思考,这种艺术表现深刻而隽永。



        深刻感悟生命的艺术创作具有震撼力,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激发人类自省,启迪人类重新审视生命敬畏生命

 

                                                                                                                                                                                         蒲生文
                                                                                                                                                                                2021年3月21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