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李佳煌
[导读] 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其不但能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同时还能高效完成德育任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农村初中的教师需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带动德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结合,再摸索和创新新的德育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各学科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其不但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及教学水平,学生也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基于此,本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进行了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永州镇初级中学 李佳煌 530607

摘要: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农村初中德育工作,其不但能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同时还能高效完成德育任务。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农村初中的教师需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带动德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进行结合,再摸索和创新新的德育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各学科教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其不但能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及教学水平,学生也能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基于此,本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初中;德育工作
        引言:德育工作的开展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在面临道德选择时他们可以做出正确判断并站在符合社会价值观的一边。心理学教育在教学方式及原则的作用下,也能规范并教育学生的行为和学习。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初中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对农村的中学而言。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其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能促进他们的发展,有利于他们健康、向上的学习和成长。
        一、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的好处
        (一)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传统的初中德育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师只是借助说教的方法教育学生,再加上在教学期间过于指责学生,也致使学生只能被动的学习。对于德育工作而言,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自己,同时也能增强自尊心,再加上树立正确、向上的教育观,教师也可在平等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这样学生自身的能力可以得到提高,而初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也能充分的发挥。
        (二)可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一时期,不论是他们的生理还是心理,都极不成熟,他们也需要得到教师及家人的关心和理解。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德育工作,不但能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同时也能对学生进行深入理解。针对一些农村初中生存在的问题及行为,教师不得盲目判断并按照以往的方式进行处理,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下,教师可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感情也能得以维护,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有利于教师德育工作的开展[1]。
        (三)可使德育工作更具针对性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角色扮演、测量以及倾听等方式进行教育。


然而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很多教师只是借助说服教育和一味指责让学生学习,在该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而他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也无法全面发挥。因此,在教学期间教师需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再通过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得到提高,教学期间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
       (一)更新教学观念
        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即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同时也要了解社会对个人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要求,再融入心理健康教学内容,德育教学体系也可得到拓展、丰富。而且教师还需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其注重的是道德说教及教师自身的工作价值,至于为学生发展服务的人文价值及平等观念则被教师忽视,正因如此,传统德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学空洞、知行脱节等问题。我国某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如今我国的课堂虽是学生坐着,教师站着,但在精神层面,教师占据主体地位,而学生只能战战兢兢、被动的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性课程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得到体现,对于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师也能高度重视,再通过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也能随之缩短。不仅如此,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他们的判断能力进行培养。不同学生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需要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来了解学生的个性及发展情况,通过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德育教学的开展也能更具针对性。
        (二)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且综合的工作,该工作的开展需要全校教师共同配合来完成。学校任课教师在开展德育教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期间,不仅要将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全面的发挥,同时也要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掌握学生的个性并关心、爱护他们,同时也要利用心理学知识将教学期间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再通过为学生营造欢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也能得到有效的教育和培养[2]。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初中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德育工作都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体系,它们对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和发展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整合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效果,通过提高初中生的素质教育水平,也可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林.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6):127,106.
[2]韦家英.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中外交流,2019,26(47):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