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的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李阳
[导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显示出网络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拥有的独特优势、作用,更对人们的思维、行为、习惯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式发展。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网络不仅使教育外部环境改变,更推动着教育理念、方式方法、模式的内部变革。研究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实际情况,就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从不同方面详细介绍了网络时

四川眉山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李阳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显示出网络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拥有的独特优势、作用,更对人们的思维、行为、习惯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动着社会的变革式发展。对于高校思政教育而言,网络不仅使教育外部环境改变,更推动着教育理念、方式方法、模式的内部变革。研究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结合近年来高校思政教育实际情况,就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从不同方面详细介绍了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策略。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现状;改革
        高校思政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校要积极行动,结合对网络信息体系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充分整合高校现有思政教育资源,全力构建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增强网络时代下高校对负面网络信息的抵抗力,解决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空泛等问题,为高校思政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保障。
        一、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
        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休闲娱乐,更涉及到了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对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现状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制定针对性的完善策略。
        1.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目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从整体来说是好的,但不同学生群体受各方面现实因素的影响,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上表现出了差异化的一面。由于大学生正处在心理蜕变关键的时期,是心灵从幼小到成熟的过渡时期,面对网络环境的纷繁复杂性,大学生本身缺乏对事物足够的分辨能力,这使得大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及事物的影响,导致其在生活、学习中行为失范情况的存在。
        2.大学生思政教育情况。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政教育都属于高校人才培育的重要内容,受到了高校教育管理者的高度关注。高校思政教育教师除辅导员外,主要是35岁以上的中年教师,这些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厚的文化功底,且思政教育经验丰富,整体政治素养也较高。随着网络时代的带来,高校在坚持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前提下,制定了多项网络环境下教育教学优化措施,但在网络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下,仍有个别学校没有建立起网络化思政教育平台。
        二、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措施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符合高校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更符合国家关于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总体规划要求。
        1.深入推进教学改革工作。


基于“互联网+教育”理念导向下的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交融的产物,突出教师引导、启发的主导作用,以丰富的资源为支持,满足了学生差异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有厚度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课程体系,对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有着非凡的现实价值。对于高校而言,要通过对自身教学资源的全面整合,以“互联网+思政教学”为主题,结合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特点以及任务安排,有计划、有顺序的为学生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体系。同时,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深化师生对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和对“互联网+思政教育”的认识理解。
        2.大力开展“三全育人”工作。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一项全新要求。“三全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和实施有助于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以及人生发展的整个过程。一方面,“三全育人”拥有强大的整合力,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整合思政教育资源,加快思政教育与各专业学科教育融合速度。在全员育人的作用下,师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得到有效的调动,不同形式、不同载体、不同内容的思政教育活动得到了有效开展和实施。
        3.着重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学生个人发展都具有深刻意义。新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我们需要借助多方面合力来做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在以往的工作中,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往往被分割开来。在互联网虚拟性所导致的大学生长期面对电脑、智能手机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不仅存在社交障碍,更成为电脑狂躁症、网络封闭症的易感人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协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为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活动。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高度开放、自由的互联网虚拟空间下,多样化的资源汇集,加之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思政教育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条件,切实提升了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改革的可行性。网络时代下的思政教育已经得到了学术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在未来的工作中,高校要对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提起足够的重视,并加大整改力度,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三全育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作用下,全面应对网络对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降低网络对思政教育的不良影响,促进网络时代下思政教育创新改革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高艳丽.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探析[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6):60-62.
[2]闫东.“红色微信”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路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31-32.
[3]张帅.新媒体下创新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法研究[J].才智,2020(15):188.
[4]刘畅.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12):116-119.
[5]覃红,许亨洪.试论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体系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7):19-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