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喻治忠
[导读]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偏重于知识点的单一讲授和应试教育,往往会忽视历史知识的解释,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历史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于教材外的知识无从下手。对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水平。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历史解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  喻治忠 723200

摘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偏重于知识点的单一讲授和应试教育,往往会忽视历史知识的解释,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历史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于教材外的知识无从下手。对此,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水平。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历史解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解释;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运用
        引言
 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的内容包括确定史实、叙述或描述经过结果、分析因果和意义影响、揭示经验和教训、发现智慧等有关某史事的全部。历史解释是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它贯穿于历史学习的全过程,在核心素养中处于关键地位,只有通过历史解释才能完成对历史的重建,探究历史的根源,发现历史的意义。
        一、什么是历史解释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史,只能有对历史的解释,每一代都有权来做出自己的解释。”一切过去的事情,或已发生的事情,都是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人们把这些发生的事情记载下来或叙述出来就是历史,但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带有主观性,因此可以说一切历史叙述都是历史解释。历史教材实际上就是编者对历史的一种解释,教材中既有对史实的描述,也有编者对历史的主观解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素养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素养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的。历史解释就是要求学生合理运用掌握的史料解释历史,在学习与探究历史的过程中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事物。从最终的考查途径来看,历史解释素养要达成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科学评析不同的历史解释,并能正确构建自己的历史解释。
        二、历史解释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一)运用解释方法,分析历史过程
        历史解释以科学的方式分析历史事件、现象,有助于学生还原历史真相,正确运用历史知识。而运用历史解释解构历史过程并不简单,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技巧、方法。运用历史解释要把握两个维度:一是把时空观念、双重证据法等历史方法引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循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逻辑分析文本,再参考史料予以证明、补充;二是运用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的分析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现象、结果等。



        (二)创设对比情境,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通过选择典型材料创设多种对比情境,并设计有层次感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除了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时候可以采用,在学习其他阶段的历史也同样可以采用,比方说在学习古代史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这一节内容时,通过展示韩非和墨翟对儒家的评价,我们就可以看到法家、墨家与儒家思想主张的差异以及各派的立场。在学习世界近代史美国民主共和制确立这一节内容时,通过展示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各自的主张,就可以看出当时美国早期建国者们对于美国制度各自的思考。对于历史的记录与认识,因为立场、时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历史的记录与解释都会有差异,认识到差异并试图去理解造成差异的原因以及影响这正是历史解释素养的题中之意。另外,教师要有问题意识,对于典型的材料能够设计出恰当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如果没有问题这一驱动,再好的材料也难以鼓励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对于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也无从谈起。
        (三)史料研习,评析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的不同解释,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辨析并做出价值判断”。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历史解释?一种情况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历史进行解释,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但彼此是不相冲突的。最常见的就是用不同的史观来解读历史,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革命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社会史观等,教师要通过一些案例让学生理解各种史观的内涵,使学生学会判断某种历史解释运用的是哪一种史观,并能运用该史观解释相关历史现象。另一种情况是不同的解释之间观点是相互对立、冲突的。这往往是由于时代背景、阶级立场、引用史料的不同造成的。
        (四)解释历史结果,总结评价历史
        历史结果既是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影响、地位、意义等的分析把握,也是对历史信息的全面总结和评价,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与能力,更将历史观、家国情怀、人文素养等囊括在内,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和价值导向。因此,教师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看待和评价历史事物的眼光,引导学生多角度评判历史,挖掘历史发展的深层次规律,从而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同时,教师还要引导他们树立唯物史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
        结束语
        历史解释素养可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其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长期使命。历史教师既要加强对教学理念的学习,深入思考,更要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基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策略初探[J].教学与管理,2020(15):115-117.
[2]谢丽贞.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5):30-31.
[3]朱艳慧.培养历史解释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0):2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