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教学视域下基于革命遗址的党史教育原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上   作者:陈未芳
[导读] 党史教育是我国党校教育中的一大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国党员和预备党员更好地了解我党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理念,既能够进一步强化党校学员的思想政治属性,又有助于提高党校学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若要提高党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革命遗址就是不得不提的重要教育资源。

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委党校  陈未芳   036100

摘要:党史教育是我国党校教育中的一大重要内容,它可以帮助我国党员和预备党员更好地了解我党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理念,既能够进一步强化党校学员的思想政治属性,又有助于提高党校学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若要提高党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革命遗址就是不得不提的重要教育资源。无论是教师通过口述还是利用多媒体讲述党史知识,其效果都远没有带领党校学员一起到革命遗址去展开现场教学好。只有让党校学员深入到革命遗址,才能给党校学员带来极大的震撼,才能进一步加强党史教育效果。鉴于此,本篇文章将研究基于革命遗址如何高效开展现场教学以加强党史教育。
关键词:现场教学视;革命遗址;党史教育;原理研究
        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党校教育,重视党史教育效果,并多次公开强调要党校教师充分挖掘现有的党史教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鼓励党校学员“走出去”去学习党的历史和精神。因此,党校教师就必须要充分利用好革命遗址这一种重要的红色文化去培养党校学员的政治认同感,促使党校学员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党史。
        一、基于革命遗址开展党史现场教学的基本内容
        自我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带领着全国人民努力反抗压迫、抵御外敌,经历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最终才终于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我国人民构建了和谐安定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们不应该忘记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要时刻警醒自己,学习并发扬传承党的精神。因此,党校教师就可以利用革命遗址去还原历史场景,使党校学员可以利用自己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去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从而获取历史信息。这种教学方式一定能够带给党校学员极强的震撼感,不但可以让学生真实而又直观的理解党的不易,而且使党史教育可以更加深入人心。党校教师带领党校学员到历史遗址去展开现场教学,一来可以让学员感知到自然环境的各种信息;二来可以还原当时的社会风貌和地理风貌;三来可以还原我党的生活饮食状况,能够认识到革命的艰辛和困苦;四来可以真实的还原事件的经过,能够让学员看到革命遗址的具体风貌,根据蛛丝马迹去合理推测事件的经过,这更能加强学员的认知和印象,使学员的情绪能够在现场不断变化[1]。换句话来说,就是可以给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立体的党史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与过去进行“对话”。
        二、基于革命遗址优化党史现场教学的策略
        (一)针对受众拓展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现在我国许多党校教师虽然都充分认识到了革命遗址对党史教育的重要作用,但是党校教师在引导学员开展现场教学的时候,多采用的是浏览的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将浏览转变成教学。简言之,就是党校教师虽然与学员一同到了革命遗址,可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有待完善,比如:其教育性不强、教育形式流于表面、与其他组团参观革命遗址的旅游人员类似,都是在某一个地点短暂的停留,并讲述相关遗址背后隐藏的党史知识等。这种形式不容易加深学员的印象,其教学效果非常低。所以党校教师应该跳出游览的框架,要根据不同的受众去为学员拓宽的党史课程体系。除此之外,党校教师还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强化自己的教学能力,要拥有为不同受众建立不同的教学模式、设计不同教学形式的能力。针对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党校学员,教师就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去加深学员对党史知识的了解;对于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党校学员,教师就可以着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强化学员的党性和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表达,尽可能引导学员深度思考。
        (二)增加教学内容的时代内涵,注重学习者的情感转化。
        要充分发挥出革命遗址的教育作用,凸显出革命遗址的文化价值,党校教师在开展现场教学的时候,就要着重增加党史教学内容的时代内涵,要注重学员的情感转换[2]。教师可以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利用历史映射现实,以历史为镜,总结历史给予的经验教训,进一步促进国家发展改革。教师还可以在党史教育中融入一些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热点内容和时政信息。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形成了不好的思想观念和品质,使得社会风气越来越浮躁,这时党校教师就可以带领学员深入革命遗址,让学员在贫困的偏远山区中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会知足惜福。同时,党校教师还可以融入脱贫致富的基本发展方针,去强化党校学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使每一位党校学员都能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鼓励学员发扬传承我党为人民公仆、为人民奉献的崇高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党校学员会跟着党校教师一起深入到各种条件艰苦的革命遗址中去,能在观看不同的风景时产生兴奋好奇的心理,可以强化学员的期待感;而当学员经过了长时间的行走后,身体会感觉非常疲惫,这时学员就可能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故而,教师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才不会影响党史教育的正常开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党校教师要在革命遗址中利用现场教学的模式去强化党史教育效果,就需要根据革命遗址的特征去帮助学员拓宽课程体系,还需要在课程中掌握时代内涵,这样才可以充分挖掘出革命遗址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孔令怡.红色旅游中的党史教育简析[J].当代旅游,2019(12):344.
[2]本刊讯.中共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公布命名第二批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J].党史文汇,2017(0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