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 许惠清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许惠清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互联网背景的推动下。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不断受到外来节日文化甚至是一些不良的思想潮流的冲击。对于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正在处于塑造阶段的小学生们,在没有足够的独立思维以及自我判断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受到这些不良文化的影响。

福建省闽侯县红峰小学   许惠清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在互联网背景的推动下。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不断受到外来节日文化甚至是一些不良的思想潮流的冲击。对于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正在处于塑造阶段的小学生们,在没有足够的独立思维以及自我判断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受到这些不良文化的影响。学生们又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在小学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传统节日文化;渗透
        就目前来说,如何去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与优秀的思想品德是每个人的必要任务。小学正处于一个接受教育的起点。汉语作为我们生活中的主要交流方式,正式的汉语学习便是从小学语文开始。与此同时,语文也是我国悠久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载体。通过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教导,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来提升学生们的整体文化素养以及思想品德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一大任务。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现状
        (一)教学方式呆板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中有着非常浓厚的文化思想以及艺术风格,其中的文化价值是绝对不可忽视的。但是目前来看,机械化的呆板的填鸭式教学仍处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主导地位,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体现尤为明显。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只是单纯的为了考试而学习,并没有主观意识上的去进行一个自我的文化素养的提升[1]。在部分教师的认知中,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提升学生们的考试成绩是没有足够帮助的,主观的去忽视掉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以及培养爱国情怀的作用。以过于刻板僵化的思维去进行教学,忽略掉了学生们的主观意志。这种教育方式会大大减弱学生们的独立思考的能力,降低了对于我国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相对应的文学素养也不会得到提升。
        (二)部分教师思想浅薄
        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大组成部分,其中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但是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小学语文教学逐渐由思想文化的培养演变为了课本的强行灌注。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机械化教学为主,通过对于古诗词的拆解翻译,再加上学生们的死记硬背来完成教学任务。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古诗词的传授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非但无法加深学生们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也无法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底蕴,甚至会使其产生厌烦心理。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度的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以及文化性,对于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思维方式都是非常不利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意义
        (一)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我国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传统文化更是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文思想,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艺术都是十分重要的也为学生们建立良好的思想品质以及道德观念打下了基础。通过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也有助于帮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意义。对于学生们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精神文化的满足都有着巨大的影响[2]。


在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下,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
        (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学生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承者。但是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过“洋节”,甚至部分人群对于圣诞节、情人节等的重视程度高于了我国的春节、七夕节等传统的节日。而小学生还处于一个刚开始塑造的阶段,对于未知的思想与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与学习性,非常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这种影响下,有效的去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学的日常教学中,将传统节日文化与授课相结合,对于学生们接受和理解传统节日文化有着很大帮助。教师们可以用我国的优秀文化以及传统美德来为学生们塑造民族自豪感以及爱国情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的渗透方式
        (一)利用情境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下,传统的机械化的教学已经不再适用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们可以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适当的营造一个情境,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述和端午节有关的内容时,教师们可以提前在网上搜集好赛龙舟、吃粽子等相关习俗的图片以及视频,营造端午节的氛围。在课堂上与同学们进行互动,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讨论来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然后再阐述端午节是在一个什么样的背景下,因为什么原因而产生的,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蒿、挂葫芦和赛龙舟等习俗有着什么意义。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乐趣,也提升了自身的热情与积极性。对于加深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印象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建设相关活动
        每逢佳节来临之际,都是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大好时机,老师们可以在节日左右举办相应的活动。以活动的方式来调动学生们对于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积极性。例如在中秋节前夕举办诗词大赛,让学生们自发的去搜集与节日相关的资料,更加清晰深刻的对传统节日文化有一个了解。在诗词大赛中,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或是小组提出表扬,对于表现相对较差的学生或是小组给予鼓励,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还可以同时为学生们讲解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活动的意义,在现代寓意着团圆,一家人相聚一堂。在古代则是表达对于月神的敬意,来祈求家人团圆,幸福安康[3]。以这种活动的形式来加深对学生门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与感受。
        结束语:
        语文是我国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对于学生们接受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方式。传统文化的渗透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民族自豪感都有着巨大帮助,对于学生们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着重要影响。教师们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增进学生们的求知欲以及爱国情怀,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提升学生们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欣荣.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融入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6(03):36-40.
[2]罗秀珠.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 课外语文,2019(28):147-148.
[3]王利平. 浅析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 考试周刊,2020(92):45-46.
[4]高志强. 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分析[J]. 文学教育(上),2019(11):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