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设计在风景园林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卢敏
[导读]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使用数字技术,其可以有效依靠计算机技术,采用其计算机计算能力以及图形处理能力,通过系统化分析,采用空中三角计算技术对其整体进行扫描建模。此外,风景园林的数字化设计是建立在相应数字化平台之上的,在运用过程中非常注重科学理论以及相应方法。基于此,对数字化设计在风景园林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广西省桂平市西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 卢敏  537200

摘要: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使用数字技术,其可以有效依靠计算机技术,采用其计算机计算能力以及图形处理能力,通过系统化分析,采用空中三角计算技术对其整体进行扫描建模。此外,风景园林的数字化设计是建立在相应数字化平台之上的,在运用过程中非常注重科学理论以及相应方法。基于此,对数字化设计在风景园林中的运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风景园林;运用
        引言
        城市化快速推进及建设园林城市的背景下,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当前,我国大部分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时,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导致在概念设计和主体构思设计过程中,缺乏形象特征,无法形成可操作性强的施工方案。
        1风景园林的数字化技术设计现状
        1.1我国风景园林的数字化设计现状
        在我国风景园林的数字化辅助设计中,为了保证整体设计规划具有一定可行性,其常常采用Rhino参数化做大尺度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并在设计中包含了地形、地貌分析、坡度以及坡向分析等。使用CAD绘制基本图纸,运用“Sketchup”“3DMax”“Lumion”等充分制作三维模型以及相应的效果图[3]。在运用计算机分析领域中,需要就地理位置以及规划信息进行排列,实现场地分析、植物景观分析、生态环境分析、空间层次分析、交通活动分析等。在计算机生成设计领域中,其主要包含了计算机几何、群体智能以及相应的算法生成等。
        1.2风景园林设计千篇一律,缺乏自身特色
        风景园林合理的设计可以提升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然而,在实际的风景园林设计规划当中,存在着设计千篇一律、缺乏自身特色等问题[2]。绿地在城市用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打造森林城市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充分合理利用土地,对稀缺的城市用地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设计过程中,若没有实地考察,详细了解当地人的需求,仅根据设计师主观想法,最终只能导致风景园林设计效果不佳,且对当地生态环境
        1.3我国风景园林数字化设计行业现状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其使用的软件通常包含了“Rhino”“Revit”等,这些软件对于设计师来讲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且很多软件的系统语言为英文,影响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此外,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规划中,设计师需要足够的信息来进行“验证”,以判断自身的设计规划是否准确。但我国专门针对于园林规划的软件稀少,应用率不高,很多设计师无法在庞大软件库寻找合理有效的应用软件。
        2.如何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运用数字化技术
        2.1一般功能空间
       (1)行道树。突出公园的特色景观,打破单一品种的行道树种植方式,而是融入各个片区特色。树种也依片区特色而富于变化,首先是中心湖南岸以大规格绯红晚樱为行道树,穿过粉色的樱花隧道,到达樱花山顶俯瞰公园。中心湖的北岸以各类杉树为行道树,与微湿地景观相融合。中心湖东岸则以美国红枫为行道树,春天开花,花红色,秋季色彩夺目,作为行道树彩叶树种。(2)视线遮挡。由于公园南侧和北侧周边用地未开发,多为枯草荒土,可利用植物分隔公园内外空间。为了遮住公园内游客的视线,对地形进行刷坡处理,种植香樟、桂花等植物,围合的植物除了充当围墙外,又可以形成独立的儿童区景观空间。
        2.2科学配置植物
        进行园林设计时,均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植物选择问题。进行植物选择时,不仅需要考虑审美需求,而且应牢牢把握好低碳理念。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如何配置植物,确保碳排放能得到高效吸收。有关研究表明,多种植物之间可能会产生配合作用,将其进行科学搭配,把握植物生长规律,能使整体效果趋于优化。例如,在园林景观中大量栽植乔木,在炎炎夏日能提供一些阴凉之处供人们休憩。在需要将大块空间分割为小块空间时,可以选择灌木,虽没有乔木高大,但是符合人们一定区域内的视线美感。除了考虑审美因素之外,还应综合考量碳吸附作用的强弱。同时,与高龄树木相比,低龄树木拥有更强的吸碳能力,从这一角度而言,移植乔木之外还应引入一些新型植物。从生长速度的角度来看,生长越快就代表着适应力更强,但生长寿命反而不如那些生长速度较慢的植物。


决定种植哪种树种时,必须综合考量,科学配置。如果一个地区需要配置大量短期内就能长成的树木,那么不能选择生长周期过长的植物,因为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效果不佳。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类植物寿命不长,因此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慎重选择树种。
        2.3通过后期处理,进行综合考量
        在完成相应的三维建模后,为了保证整体的模型更具观赏价值以及应用价值,需要使用3Dmax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提升整体的细节度。此外,在处理完毕后还可以使用相应的彩色激光进行打印,便于纸质版图纸的使用。在展示阶段,风景园林需要一定的美化处理进行宣传,因此对Revit与AutoCAD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滤镜处理,通过想要表达的不同效果设定相应的滤镜。此外,为了加强设计效果,还可以将几何图形、填充、光栅图像和TrueType文字从PDF文件输入到当前图形中。PDF数据可以来自当前图形中附着的PDF,也可以来自指定的任何PDF文件。数据精度受限于PDF文件的精度和支持的对象类型的精度。某些特性(例如PDF比例、图层、线宽和颜色)可以保留。需要注意的是,在软件的选择使用中,其版本推荐在AutoCAD206~2104版本,此阶段版本具有创建图形;动态图块的操作;选择多种图形的可见性;使用多个不同的插入点;贴齐到图中的图形;编辑图块几何图形;数据输入和对象选择等显著特性。在使用中可以极高提升设计师设计效果。
        2.4风景园林设计和施工相结合
        针对设计存在不科学性,过于创新而忽视施工难度的问题,在设计中要科学理性地设计,既要创新,也要考虑施工中的难易程度。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应做好前期调研工作,对地形条件及居民生活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的脑海里要具有设计尺度,并且和施工相结合,根据相关设计规范进行合理设计。
        2.5依托体验功能支持设计决策
        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目的在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位开展园林设计,可从动态捕捉、动态模拟等角度使设计人员全方位体验设计出的场景,并可转换体验视角,提高风景园林设计的可观赏性与实用性。虚拟现实技术的功能强大,主要体现在场景切换和还原上,可从季节角度进行场景切换,也可从主体角度进行切换等。同时,在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可编辑场景中的色彩元素,进一步优化视觉体验。最终,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完成的设计方案,将进一步指导和支持设计决策,使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2.6科学高效的养护能延长园林工程寿命
        景观园林设计不是一味地修建,修建的同时也要加强养护管理,这一工作至关重要。自设计开始之初就应关注养护工作,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养护工作高品质完成。建设与养护是同时进行的一项工作,没有先后之分,二者同时开展能降低工作返修率,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使碳排放最小化。时代的变迁必然会给风景园林染上沧桑的烙印,这些工程会逐渐老化,毕竟存在一定的寿命期限。植物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然而风景园林工程不能任由植物随便生长,需要对其进行修剪和管理。加之植物生长离不开施肥与灌溉,而且需要对枝叶进行必要的修剪,这些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持续开展。与我国的园林工程相比,西方园林工程的寿命偏长,我国园林设计人员可以借鉴其经验。例如,世界上著名美第奇家族曾经邀请专业的设计师进行私人园林修建,目前仍然留有原貌。所以,对于设计师而言,必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长远的预见性,积极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先进经验,合理选择适合的材料与树种,确保园林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加强后期的科学养护,保证景观园林工程使用年限不断延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必须注重其设计感、实用感、以及美观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整个风景园林规划的建设与相关实践,使二者产生紧密的结合作用。在对我国风景园林的数字化辅助设计分析以及评价方法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在进行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具有一定主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吴曼颖,谢华锴.数字化辅助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9(10):65-67.
[2]李子豪.数字化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花卉,2019(18):97-98.
[3]郭钧辉,王卉.数字化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花卉,2019(04):173.
[4]张林菁.试论数字化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花卉,2019(02):106-107.
[5]常佳鹏.数字化技术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9,45(01):189-191.
[6]顾丁燕.数字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东方藏品,2017(03):251.
[7]朱赛鸿,万晓华.风景园林数字化辅助设计策略应用与探究[J].现代园艺,2016(20):215-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