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黄美玲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法治意识以及文化素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高中生参与政治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这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了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以此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第七中学 黄美玲 54300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法治意识以及文化素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目前高中生参与政治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这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究了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旨在以此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和方法
        前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高中阶段进行政治教育,则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综合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运用生活化教学开展政治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展增添生活化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丰富课外实践活动,从而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知识的内化。
        一、当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新课改明确了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希望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但是,部分学校和教师未能正确理解新课改,过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错误的认为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够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导致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政治的认知水平不仅无法提高,甚至可能会下降。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新课改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提升。但目前的高中课上,很多学生是出人不出力,低着头,不做声,部分学生还能简单的做做笔记,可积极性也明显不足,还有学生甚至直接趴在桌子上睡觉,这种学习状态自然无法获得良好的收益。另外,课堂讨论环节看似热闹,但只是一种表象,学生交流的并不都是学习内容,很多人只是借此机会说话,谈论一些与学习无法话题,浪费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可以说是有百害而一利。
        (三)教学方式的问题
        新课改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探究式学习。但是,目前很多高中生对政治学习表现冷淡,缺乏激情,主要是教学方式单调,课堂缺少有效互动及师生间不平等的关系造成的。部分教师只是知识的搬运工,死记硬背成了政治学习的标配,学生只将政治知识作为学习任务进行理解,这严重影响了对其潜能的开发和素养的提升。同时,信息的单向传递,理论与实际的脱离,教师的大包大揽,都会让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的塑造。开展生活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将生活与学习联系在一起,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政治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达到学习致用的教学效果。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生活场景与社会事例,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其知识结构更加丰富。另外,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政治课堂教学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课堂教学缺少活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低,导致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之后,改变了这种现状,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政治课堂教学也焕发了生机,更具吸引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从而提升了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



        三、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方法
        (一)设置生活化教学目标
        设置生活化的教学目标,将生活中的事例和场景融入到教学当中,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理解[1]。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生活化教学目标,科学的运用生活化元素,会使学生产生兴趣和代入感,这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内化,使学生可以正确的看待社会,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置课堂教学的目标。目标如下:首先,通过引导使学生掌握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作用和基本要求。其次,经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因及要求。最后,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并且能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通过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落实目标的实现,增强了学生的认识,能够体会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2]。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再现生活化场景,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觉,使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条件,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深入到学生的思想,辅助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拓宽学生的政治视野。
        例如:在教学《生活处处有哲学》时,老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哲学的认识和理解。哲学是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联系着生活和实践。通过情境教学,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不仅认识了哲学对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对哲学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同样需要实践活动作为支持。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并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当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面对经济全球化》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实际生活结合教学内容,以“中国该不该抵制肯德基”以主题为学生设置一场辩论活动,促进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实施,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和理性精神。
        结论:总之,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使乏味的教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灵动”起来。由此可见,通过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使政治理论知识充满趣味性,为学生营造一个熟悉的学习环境,使其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当中。高中政治教师需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采用创设生活化情境和运用生活化实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政治知识,完善思想观念,正确建设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朝旭.在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和方法[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9):50-51.
[2]徐士琴.在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探析[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0(08):17-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