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赵博
[导读] 中学语文的开设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国家培养人才,语文课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始终。其实设立语文这一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小培养高尚的道德水平与情操,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正确的三观,价值观、人生观、恋爱观,从小培养学生做事的积极态度不要凡事都抱有消极懈怠的心理”。恰巧德育的教育也是注重学生的品行,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做事态度以及观点。

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 赵博130117

【摘要】中学语文的开设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国家培养人才,语文课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始终。其实设立语文这一学科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小培养高尚的道德水平与情操,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正确的三观,价值观、人生观、恋爱观,从小培养学生做事的积极态度不要凡事都抱有消极懈怠的心理”。恰巧德育的教育也是注重学生的品行,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做事态度以及观点。其实在中学语文的教学和德育的教学是有着莫大的关联的,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有着互相促进的作用。德育的教育,其实也就是以语文教学为基础的,并且将语文教学中所教的内容全部融于实践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德育教育、相融合
        【正文】初中语文教育中尤为重要的教育就是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质量能够凸显这所学校学生整体素质高低水平,所以说,我们应该尝试着将初中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互相扶持共同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教养,所以说现阶段如何将两者相结合就成为一重大难题,如若想将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得更好,让两者更加契合,我们就应该共同探讨出一个有效的手段。
        一、当下初中语文德育教育的现状
        无论是初高中教育本身的意义就是在于教书育人,所以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与变迁,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然而,现阶段我国中学生的教育却把重点放在了开发学生的智慧中,这颠覆了原本的教育目的,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现阶段,我国全部初中学校都将升学率看得很重,所以就导致了在教育中一直注意智慧的开发,而忽略了在德育方面的教学。在一所学校中,升学率是这学校好坏高低的标准,然而对于学生来说,分数则是将学生划分好坏的标准,这样对我们德育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冲击。除了学校本身带来的影响,还有家庭、社会环境对德育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独生子女在家中有爷爷奶奶的庇护,爸爸妈妈的宠爱,再加上现在物质条件优越父母只想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提高,却忽略了对孩子德育方面的教育;对于现如今科技的发展将信息遍布网络各处,更有大部分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涉黄赌博,这些种种现象都表明学生在当今社会下德育这方面大不如从前,更表现我国现如今对德育教育的忽视。



        二、将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的途径
        2.1在课堂中尝试将教育与德育相融合
        语文课是我们将德育思想渗透给学生的重要途径,因为语文课中所讲的每篇文章、诗词、歌赋都蕴含着作者满满的思想感情,并且都是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课本上的每篇课文作者创造的时代背景都不同,教师在上课讲解时也可以将这些背景细细的讲给学生听,主要目的是将学生带入当时的时代中,从而引起学生在思想上的共鸣;教师也可以在上课时将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的人物形象尝试着让学生带入。所以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在讲解语文课文时,可以慢慢的通过以上行为将这些思想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让学生认为,这些是他们作为好学生必备的良好品质。
        例如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课文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感受我们大自然的美好,无论春夏秋冬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就像毛泽东说的一样,在冬天我们可以感受冬天的那种大雪纷飞的美好,领略我们祖国山河的壮阔,通过这些引导学生对大自然向往爱护大自然,守护大自然,守护祖国山河。例如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假上册第三单元杜甫的《春望》,在讲述这一课时教师就应该把杜甫所处年代的环境表达的生动形象活灵活现,然后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情感时,应该将礼遇那种亡国的伤痛感表现的淋漓尽致,从而让学生对比现在所处的环境,感受当今时代的和平与美好。
        2.2老师与学生
        学生在写作时都要用到一些语言优美的句子,这些句子大多都来自于平时的积累,来自于。每个作家不同的情感表达,想要写好一篇作文,最主要的是要弄明白自己引用句子说包含的情感,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细致的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我们生活中的琐碎细节。语文任课教师也可以将自己所具备的技能在学生面前一一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拥有这些技能所带来的骄傲情感。老师也可以通过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将德育的教育融入。比如组织全班同学在过节的时候包饺子,煮汤圆或者制作一些小物品,这些行为都可以增进学生们之间的互动进而增进学生的感情,还可以让学生在学校不仅只有学习的压力,还可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让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知识,也可以学会如何的生活。这些无疑都有利于学生毕业之后踏出校园的生活。
        【结束语】综上所述,语文课堂不仅是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好人。初中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的挖掘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培养。我认为,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本校的升学率,而是要教会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价值观,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道德素养,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找到真正的自身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杜书文.立德树人与初中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机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51):34-35.
?[2]陈晶晶.坚持核心素养引领,强化语文德育功能[J].语文天地,2020(35):77-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