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钟雨琳
[导读] 现今社会竞争压力非常大,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据调查显示,当前高中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和发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创新教学理念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够帮助高中生调节心理情绪,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中学  钟雨琳          830000

摘要:现今社会竞争压力非常大,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也与日俱增,据调查显示,当前高中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和发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创新教学理念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够帮助高中生调节心理情绪,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高中生正处于心理以及生理的发展成熟阶段,他们身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导致内心出现一定的问题,为此亟需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指导内容。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付出了很多努力,且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着教育的顺利推进,为此如何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一、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缓解高中生的心理问题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生理快速发展时期,又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环境,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1]。如升学的压力、就业的压力;学校竞争强、学习动力欠缺、学习成绩退步;焦虑、烦躁、抑郁;青春叛逆期的情绪波动、恋爱观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严重阻碍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对其进行心理教育,有助于及时地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克服、消除心理障碍,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二)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品德素养
        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指导,帮助高中生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高中生的道德觉悟和思想认识。教师在为学生传播正能量正向价值观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对于内心的情感活动进行评析,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三)有助于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当前的很多学校,在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时通常采取灌输式教育,教师和学生合作和交流的时间非常少。师生之间互不了解,教师也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与认可,所以也无从知晓学生的内心所需。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显然是非常盲目的。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对话,让教师能够打开内心与学生坦诚的交流,不但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师生共处环境,同时也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二、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引导教师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2]。引导教师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不但是非常创新的教学举措,能够有效打破传统教学壁垒,还能够在教学中让学生时刻受到心灵的熏陶,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总体的把控,要从思维的局限圈子中跳出来,用于创新、刚玉使劲,去主动挖掘和探索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为了能够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性,思想政治教师们可以在一起进行探讨和研究。如,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一课中,教师可以挖掘出,为什么社会主义要经历由空想到科学的过程?这种大变革,是将世界上的旧的、并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拔起并且彻底铲除消灭。教师可以从假恶丑与真善美来挖掘这节课的教学资源,并给予学生们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二)结合高中生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要想对高中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对其传输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3]。只有高中生具备了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才能够自检自纠,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形成一个全面客观的认知,也便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改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学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讲解,1840年,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也面临着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中国人民经过了无数的抗争与探索,最终明白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那么在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时也要怀揣信念,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找到人生的方向,最终才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
        (三)改变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好的教学氛围,才能够提升教学的质量。在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逐渐改变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身心保持放松。
        在学习《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课时,教师可以开展开放性的课堂。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心理,可以和学生像朋友一样聊一聊,为了实现中国梦,同学们能做些什么呢?该怎么做呢?这时候学生就会充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用知识报效祖国。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打开内心来接纳教师,将自己的想法与教师进行分享,从而更加信任教师,便于教师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
        结论:总而言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教师与学生搭建情感的桥梁,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也能让师生之间能够坦诚相待,让教师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找到心理问题、攻克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郑卫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情景教学的应用[J].公关世界,2020(20):150-151.
[2]张京州.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3):186-187.
[3]欧阳辉.试析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J].赤子(上中旬),2016(22):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