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徐燕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4月下   作者:徐燕
[导读]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朗读的过 程是一个集语言的表达、 吸收以及储备为一体的过程。反复朗读一篇文章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对于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忽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 学形式单一等,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小 学语文教学质量。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怀玉山中心小学  徐燕  334719
 
摘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朗读的过 程是一个集语言的表达、 吸收以及储备为一体的过程。反复 朗读一篇文章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对于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忽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朗读教学形式单一等,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学生朗读能力 培养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小 学语文的教学当中,要求教师把提高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标的重点,其 中朗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 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朗 读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积极作用,激发学 生对朗读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在 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下提高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一、营造朗读氛围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是 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想要进一步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和效率,营造一个良好的朗读氛围是极为重要的,这也会激发 学生朗读的兴趣。 所以,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 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朗读创设具体的氛围。 比如,利用投影仪,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场景,在形象化的氛 围中,让学生慢慢进入文章情境中,由旁观者变为主人公, 随着朗读者情绪的变化和视频内容的变化, 体会文章的思 想情感。 再比如,利用音频为学生播放一段轻音乐,随着音 乐舒缓节奏的响起,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进行 朗读。 这样的朗读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朗读激情,绘 声绘色地进行朗读;也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融入朗 读活动中,尽情地感受朗读的魅力;还可以把学生带入课文 的情境之中,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思 想情感。 总之,营造具体的朗读情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 提高。
        二、朗读方法以情感为导向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等缘 故,其很少能够准确把握朗读的思路, 因此,教学前期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方 法论指导。这里所讲的方法并不拘泥于 简单的技巧,而是将情感作为导向辅助 进行朗读技能的训练。例如,当讲到《地 震中的父与子》时,教师可以在讲述课 文后,让学生自行寻找文中适合朗读的 句子或段落,并说明其选择的原因,以 及这些句子所蕴含的父子情谊。实际上, 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文中的高亮朗读语 句,却很少能够深究其背后的意义,所 以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思考,让 学生主动领悟情感因素。之后在进行系 统的朗读训练时,也引导学生对节奏、 重音位置等进行大胆猜测,并尝试按自 己的理解进行朗读,紧着着教师可以作 出示范,让学生对比两者的情绪内涵, 进而得出对朗读技巧的感悟,教师只需 从旁辅助、适时引导即可。



        三、强化朗读训练
        在当今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大趋势下, 教师在教学 过程中需要认准自己的角色,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 学理念,为学生组织一系列的课堂朗读活动。 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仅注重活动的开展,而忽视了对学生朗读技 巧的训练。 在朗读活动中,教师要在维持好活动秩序的同时, 加强朗读技巧的训练, 从训练学生的发音到训练学生的朗读 表情,从口读到心想,从文字的表达到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师 要认真负责,对生字生词进行音准的矫正,对长句进行科学的 断句训练,让学生比较变换节奏和语调的不同表达效果,在对 文章进行感情的理解和领悟之后,找到朗读的语音轻重之处, 把握好朗读的语气和朗读速度,带入自己的感情,进行反复练 习和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开展朗读主题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朗读艺术的 价值发挥到最大化,离不开具体的实践 活动。教师通常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筛选 适当的主题,以此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 实践活动。例如,在讲到《只有一个地球》 一课时,教师就要考虑其宏观思想适合 进行颂扬,在朗读情感上也易于学生掌 握,可以作为朗读主题,设计相应活动 方案。当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实践 时,也可以创新性提出多人朗读的形式, 通过学生之间的配合提升朗读难度。且 在学生进行情感磨合的过程中,恰恰能 间接提升其对于朗读文段的理解,实现 情感和技术上的精准把控。借助于朗读 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 自身与其他学生的差距,不断学习并归 纳总结经验,为增强个人能力更好地展 现朗读艺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重视朗读评价
        教师可以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很多, 如可以根据学生的性 格特点,采用艺术性的语言或者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对于 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多用激励性语言进行评价,如“这声音 多么优美啊,你能再给我们朗读一段吗?注意声音要更加雄厚 有力”,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专业的指导,并提出可行性建 议;对于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情不到位的情况,教师也应该 耐心指导, 最好以鼓励的方式点出学生朗读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如“你读得很好,在很多方面都很规范,如果加上自己的感 情,效果会更好”,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建议,并进行改善和 优化,这样的评价从问题入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 和认识,提升朗读能力。当然,教师在进行朗读评价时,也要让 学生之间进行互评,让学生在明确自己优势的同时,了解他人 的优点,在心得分享的同时对朗读技巧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 生的朗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学生 的语言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 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良好的朗读兴趣是 保障小学生具备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汪玉凤.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20(09):157.
[2]张玉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19(23):87+89.
[3]张常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0):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