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数民族待遇县叙永县初中物理数字化教育资源现状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梁永福
[导读] 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使用成为了关键。物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数字化的手段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教师进修学校梁永福    梁永福   646400

摘要:在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使用成为了关键。物理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学科,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数字化的手段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更是要通过数字化的资源来对学生的物理学习进行优化,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从少数民族待遇县叙永县的初中物理教学入手,分析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应用现状,从而为未来的数字化教育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初中物理、数字化教育资源
        在全球信息化水平飞速提升的过程当中,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数字化的教学使教师能够借助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与数字化的教学模式,来为学生进行全新形式的教学,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发展需求的创新性人才。《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中也明确指出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数字资源来为学生进行与众不同的激励教育,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充足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叙永县初中物理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现状
        1.教师数字化教育装备的认知不足
        我县教师在对一些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运用过程中,呈现出了认知不足的状态。首先,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进行过专业化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因此对于计算机的操作水平不到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只能简单的使用一些办公软件,很难做到自主的借助网络平台来进行自身素养的提升。其次,教师对于信息化的装备只是停留在的认知的层面,虽然很多教师都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始使用数字化的设备进行教学,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将数字化的资源与学生所学的具体内容进行充分的融合。教师往往为了追求新颖,而在课件当中插入一些没有必要的设计,导致学生的目光被这些设计所吸引,不能很好的融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教师这种过于追求表面教学数字化的心理,导致了整体的数字化资源运用的不到位。
        2.学生数字化教育资源的重点偏移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数字化的教育资源是一个十分新奇的事物,因此在教师使用数字化的教育资源开展全新的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充满好奇心,但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往往会有着一定的重点偏移。教师在开展教学时,会采用一些趣味化的内容,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但是这时,学生的注意点,使教师所创设出来的情境,或者教师使用的全新的数字化设备。学生的目光并没有聚集在知识点的学习上,因此学生在课堂当中的知识学习也是不到位的。
        二、初中物理数字化教育资源应用策略
        1.明确预习目标,促进学习前置
预习是知识学习的开端,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因此数字化资源可以在学生进行物质知识的预习过程中进行体现。在预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给予学生进行预习的资料,这些内容都可以通过数字化的资源来与学生进行分析。
        例如在进行“电路的链接”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钉钉”软件,添加每一位学生的“钉钉”,在家校本当中为学生指出这一课的学习目标与重难点:理解电路的连接,知道串联并联的区别能理解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法。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晰的了解到自己在这一次的预习过程中要掌握哪些知识,从而使学生的预习过程不再盲目。其次教师再为学生准备出相应的微课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微课进行知识的预习。教师首先根据自己对于学生的了解,来将微课录制出来,然后以链接的形式,发送给学生。学生只需要打开“钉钉”就能够找到相应的链接,在链接的帮助下,能够打开微课进行学习。在学生观看完微课之后,就能够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了解自己在观看完微课之后,是否达到了相应的目标。如果学生没有达到目标可以再次打开微课进行重复观看,从而完成自主预习。如果通过微课还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那么就可以通过“钉钉”和老师进行私聊,解决自己的问题。



        2.贴合学科课程,课堂教学同步
        数字化的课程构建,主要使用对象是初中生,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数字化的资源运用过程当中,不能脱离学生所学的学科课程单独存在,也不能与相应的物理知识产生冲突。数字化资源在物理教学过程的使用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辅助,因此教师的数字化资源选取与利用不能喧宾夺主,需要贴合学生正在学习的课程,与学生的课堂学习同步。
        例如,在进行“光的折射”教学过程当中,需要让学生了解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光线偏折规律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如:鱼在哪里。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模拟出大海的场景,引导学生借助对“鱼”位置的分析,来进行光的折射学习。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来为学生设计一个“捉鱼”的游戏。在游戏当中,只见一名渔夫手拿鱼叉站在甲板上,渔夫看到水里有一条鱼。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扮演渔夫的角色,到讲台上,对电子白板进行操作,完成捕鱼的任务。学生首先上台,点击鱼叉,拖着鱼叉刺向鱼,可是鱼跑了。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没有刺中鱼。通过这样的形式,就能够将数字化的游戏资源运用到课堂当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能够通过数字化的资源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并且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学生上台得到实践操作,就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通过数字化的资源,将自己的思路,融合游戏与物理知识,从而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而教师没有运用过于花哨的数字化设计,只是借助一个简单的游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避免学生过多的关注游戏本身。
        3.构建知识体系,优化知识整合
        对于数字化的教学而言,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梳理和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学生使用数字化的资源来将碎片化的物理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系统的分析出物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框架,就能够帮助学生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脑海当中,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理,从而使学生能够将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因此教师在进行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数字化的资源来为学生进行作业的布置。例如在学生学习完电学相关的内容之后,教师借助小程序,来为学生制作一个电学相关的思维导图。教师以“电学”为核心,延伸出若干个分支,然后将分支当中的关键词或者相应的图片展示到学生眼前。教师可以直接展示“串联、并联”这样的字眼,也能够为学生展示电流表的偏转来表示电流。教师引导学生拿出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像拼图一样,将知识添加到思维导图当中,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电学知识的整体梳理。在学生梳理完毕之后,通过教师端,能够直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在学生“拼图”正确之后,教师可以将每一个知识点的微课或者课件制作成链接的形式,添加到学生的思维导图之中。学生在课后复习的过程当中,如果遇到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可以直接点击相应的文字或图片,就能够观看微课或者课件,进行知识的复习。
        三、结束语
        数字化的资源远不止本文中的这些还有更多资源值得我们一步步的探索和运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开拓视野。积极学习,善于借助数字化资源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物理学习,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课程改革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旭东.“微课导学” 模式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分析——以“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为例[J].中华少年,2020(06):188-189.
[2]郭文华,阎元红.网络环境下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浅论——向度·内容·范式·资源[J].教育现代化,2019,6(05):99-102.
[3]刘亚群.初中物理教学中利用“泰微课”轻松实现“翻转课堂”——例析《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数字化资源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22):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