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毕晓甜
[导读] 数学是义务教育中智育的重要组成成分,数学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抓不住材料的主干,常常答非所问,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辽宁省大连市长兴岛经济区新港小学    毕晓甜

摘要:数学是义务教育中智育的重要组成成分,数学阅读的过程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抓不住材料的主干,常常答非所问,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将对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中产生的困难逐一剖析,对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做进一步解答。
关键词:阅读能力 数学思维 教学方法
        一、发现问题 因材施教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数学阅读中能力因人而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看到矛盾的特殊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有的同学阅读基础好,数学阅读的能力也高于同龄,但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尚处于阅读的初级阶段,对数学阅读更是不够重视,再加上家长认识的局限性,单纯地认为数学就是一堆数字的学科,这些因素都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的绊脚石,我将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一)阅读速度极慢
        不同于高年级学生能够快速浏览题干,我们低年级学生的阅读速度是非常慢的,虽是情有可原,但低速阅读造成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学生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数学考试,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课程进度被拉长的情况。
       (二)审题意识不够
        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题干通常是精简短小的,迷惑性也并不大。但是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低年级学生很难抓住题目的关键所在,提取信息能力不够,常常曲解出题者的出题意图,而是“想当然”地回答;或者是不够细心,经常忽略了重要信息,在教学反馈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孩子会出现“题中还有这个条件呀,我没看到”的情况。因此我们要培养低年级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抓住数学题目的主干,做出正确的答案。
        二、营造阅读氛围 培养数学思维
        一直以来学生和家长对数学的认识是很局限的,很多家长眼中,数学就是一个只要学会了加减乘除,背会公式,就能解题的学科,忽略了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因此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一步就是转变观念,让家长和学生对数学阅读重视起来。毕竟公式数字是死的,但是每道数学题都是灵活的,我们不可能将世界上每道题的每种解法都教给孩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营造阅读氛围会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而数学思维的形成,才是学生数学能力提高的关键。
        很多孩子不愿意学数学,认为数学阅读太枯燥了,不像语文阅读有山川大海的美景。因此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关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找一些好玩的教学故事,新颖的学习教材。
在实践中,我在班级中建立了“数学小天地”,给孩子自主发挥的空间,每位同学都可以在数学小天地的海报下边出题,其他同学在下面解答这道题问问的是什么、有哪些数字是重要的、解题中需要注意什么,题中图画能更形象的告诉我们什么,老师定期的去海报下面指导解答。通过营造这种数学阅读氛围,加强师生交流,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开展数学训练 学习阅读方法
题海战术不是我们教育的方针,但是必要的专项训练是要开展的,毕竟熟能生巧,在专项的数学训练中,提高审题意识,我总结了如下阅读方法。
       (一)总体浏览 了解大意
        狄慈根在《辩证法的逻辑》中提到:“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在学生阅读数学材料的过程中,也要做到总体浏览时了解题干大意,让学生对材料讲的什么,问的什么有一个总体把握,把握解题方向。
       (二)完整读题 不缺不漏
        数学题目中几乎每一句话每一个数字都对解答题目有着引导作用,但低年级学生的专注力不够,很多时候因为马虎大意而漏掉解题的关键信息。在晨读时间,学生除了朗读语文课文,我认为也可适当出声阅读数学课本,出声朗读可以减少漏读信息的情况,从而培养学生完整读题的习惯。
       (三)学会审题 找准关键
        摧毁一座大楼就要先摧毁它最关键的那根柱子,解答数学题也是同理,要先找到它最关键的信息。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审题不认真是很多同学的通病,很多时候并不是知识点不会,而是审题的马虎。在授课过程中,我非常强调预习阶段的准备情况,鼓励学生在预习时动手圈画,让学生敢于在书上画“?”,在上课时让同学们踊跃交流各自认为的重点,随后由老师统一解答分析。先树立学生独自学习的意识,而后在同学的交流中查缺补漏最后由老师总体概括,这一套流程下来,会帮助学生提高审题意识,在考试中,也能找准关键来解题。
        四、鼓励动手操作 激发学生潜力
        在实践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毕竟教师教授给学生的只是很容易被学生忘记,而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可能这辈子也不会忘记。我们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寻找适合学生的阅读方式,在日常数学阅读训练中,自己动手操作,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定期我们班级会召开数学阅读方法小班会,让学生交流这段时间内自己掌握的提高阅读能力小妙招,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对比训练发现,学生自己发现,自己修改,自己掌握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五、立足课堂实践 师生携手进步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老师的教学理论必须要与学生的受教情况相结合。课堂是传教授业的第一线,因此在我们要紧跟学生的脚步,在课堂中努力融入孩子的学习氛围,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课后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好改进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数学阅读游戏,减轻学生课业压力,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
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好数学的潜力,相信我们的学生,永远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教育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邵光华 《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王丽娟 《数学精彩“读”出来——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小策略》 知网(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