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 朱晓艳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朱晓艳
[导读] 数学核心素养,指认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

 贵州省盘州市第一小学     朱晓艳    553536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指认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表现了学生顺应社会发展、自主学习的一种基本能力,对今后学生自我提升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引言:在不断地对教育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同学们在任何学科方面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他们在该学科学习时的核心素质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对于后期的学科教育以及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学习时要使学生们去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培养出自己的学习数学的习惯,进而使得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方面更加的容易上手,更轻松透彻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这些种种都离不开教师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教育以及良好的指导。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事物的运动总是呈螺旋上升式的状态,数学素养同样含有持续实践的特质。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发展,数学素养也在随之而变。演算能力在曾经的时代背景下,凸显出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电脑技术的创新,这种技能的重要性逐渐下降。所以,数学素养的目标是一个持续性的发展过程。这一内涵目标也是包含在儿童数学素养的启发之中的。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指儿童应该具备的、能顺应今后发展的必要修养和研习的关键,是对其数学常识态度、技巧、价值观等全方位的归纳考究。核心素养的本身具有独特育人价值。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注重逻辑性思维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学习数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大量的做题,而且在很多老师的眼中,能够将自己脑子里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当学生接受了这些知识,而且成绩有所提高了,那么就是自己教学的成功,其实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与老师传统的思维方式都要进行改进,老师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这种老套的教学理念,可以通过在课上进行画图的方式来讲课,可以培养学生的整体大局意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类似于知识树的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将知识串联在一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而且还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积极地跟老师一起来投入到知识树的建立过程中,让老师引导着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还提高了学生的逻辑能力与专注力,还能很有效地提高在数学课上面的效率。



        (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数感
        1.课堂当中培养数感。教师通过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出发,培养学生善于接受课堂中的数字信息,以及通过数字表达信息的习惯。在培养学生数感时,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举例说明的形式来表现,如教室里有50个小朋友,其中30名男生,20名女生;在数学单位学习的时候,可以将事物具象化,让学生有更清晰的得了解,如我们的教室很大,大概有20平方米,可以坐下40名学生。2.生活中建立数感。其实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会接触到数学,数感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能力。如购物时,涉及金钱的换算,这支笔1元,本子5角、橡皮2角等,涉及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体积等这些数字充斥在我们的周围,所以要提高小学生善于接受和运用的习惯,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小学孩子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理比较重,如果教师能恰到好处地调动这些特性,就可以将其转化成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正面因素。基于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其对应的心理特征,数学在现实中的体现,相较于其本身的抽象化概念,会显得更富有趣味性。所以在讲学的过程中,教师设立一段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减少学习中的压力,以较为轻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的探索过程中,也有利于后续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如果教师在讲学过程中所提及的内容与学生本身生活背景、熟知的事物相关联,就会很容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行调动其已有的经历、常识进行下一步的独立探索,让学习活动变得事半功倍。
        (四)多样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由于数学的教学内容数字化较强,因此,对于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以加以多种多样的教学课堂形式,去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们去进行自主的思考和学习的探索,去拓展孩子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沉闷课堂方式,使课堂活跃起来。可以营造多种多样的学习形式,例如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PPT等动态画面形式使学生更加感官地认识所学的内容,抓住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设置情景方式的教学,使学生们将自己带入学习中,从而更好地理解所教的内容,也激发起了学生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
        结束语
        小学数学作为搭建学生数学思维框架的地基阶段,是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不能因为孩子太小而不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后天的学习中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在学生以后的发展和学习中它是基础,也是必备的自身条件。所以在小学阶段,通过合理、高效、有力的教学方法去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李丽珍.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新教育,2019(25):57-58.
[2]王雪琴.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情感读本,2019(24):90.
[3]刘世承.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9(08):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