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语文阅读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杨敏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杨敏
[导读]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而从以往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写作或者阅读缺乏兴趣,尤其是对写作的学习,很多学生都比较害怕写作,觉得写作很枯燥和乏味,从而对写作产生一些抗拒心理。

陕西省师范大学金泰丝路花城学校     杨敏   712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而从以往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写作或者阅读缺乏兴趣,尤其是对写作的学习,很多学生都比较害怕写作,觉得写作很枯燥和乏味,从而对写作产生一些抗拒心理。但是,读与写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两项基本技能。因此,教师有必要做好读写结合教学,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写环境,进而促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引言:读写结合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在充分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将阅读教学活动与写作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并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对阅读中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最终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目的,对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能够起到很大帮助,而针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分析,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是不能脱离教材文本知识点的而是要在结合知识点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积累更多课外知识。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积累能力,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优秀语句与段落,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进而准确地了解小学语文教材中应用的写作方式。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以给学生找一篇范文,让学生根据范文中的写作形式与写作技巧进行仿写,帮助学生在不断仿写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同时能够更好的应用写作技巧。
        例如,教师在讲解《观潮》这一课时,教师首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对整篇文章进行熟读,让学生了解作者想要描绘的景象与想要表达的情绪,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描绘的大潮到来的景象,相互探讨为什么在作者的描绘下,景象变得更加生动且富有感染力,进而发现在整篇文章中,作者都抓住了一个关键字“变”,突出了潮水的变化过程。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作者的写作思路,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习并模仿文章的写作形式来撰写一篇与雨景相关的作文,通过模仿的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对大自然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最终,达到增强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创设阅读情境,开展写作竞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以读促写的方法,在教学课堂创设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演绎一段精彩的故事,故事的主线应当紧紧围绕课文的中心思想展开。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写作竞赛,对学生的表演过程进行描述,并对比哪一位学生或者哪一个小组写出的文章更具吸引力与感染力。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这篇课文以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为背景,讲述了一位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救援人员的劝阻,义无反顾,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徒手挖掘,终于从废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儿子与同伴,将人世间伟大的父爱描写得淋漓尽致。为了重温这一感人的场景,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真实情境,选择学生代表分别扮演父亲、儿子以及救援人员的角色,参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一个精彩动人的故事。在表演过程中,为了体现父爱的伟大,学生可以添加一些肢体动作来配合语言表演,使故事更具感染力。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划分为4~6个合作小组,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转化为简短的文字,然后比较一下哪一个小组的写作内容更具感染力,并选择小组代表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这种方法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课文内容能够深深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中,进而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三、根据教材内容,以读带写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是由专业人士精心挑选的,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写作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这些教材的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学习语文教材的内容,吸收教材中的营养,引导学生学好。除教学外,教师还应加强学生的日常写作实践,督促学生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感受文化魅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文的过程中,通过阅读教材得知,我一开始并没有介绍桂林山水的美景,而是对西湖进行了描写,并将两者进行对比,以衬托出桂林山水的美丽风景。在文章中,作者用大量的并列句向读者展示了桂林山水的静谧、明朗、绿色的特点。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秀丽的景色,还要深入挖掘文章的写作特点,将写作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读写是当前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两项学习技能,而学生也只有掌握一定的读写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因此,从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写作,以实现读写结合的同步教学,这样学生的读写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严霞青.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析[J].散文百家(理论),2020(09):162.
[2]许改先.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3]张兴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