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更具文化味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苏立杲
[导读] 虽然“数学文化”一词广为传播,但数学文化到底在哪里?数学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如何让小学生既有数学知识又有数学文化?如何让数学文化价值素朴而平和地流淌于学生的心灵深处?这些问题往往没有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去。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  浙江杭州     苏立杲    310052

【摘要】虽然“数学文化”一词广为传播,但数学文化到底在哪里?数学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如何让小学生既有数学知识又有数学文化?如何让数学文化价值素朴而平和地流淌于学生的心灵深处?这些问题往往没有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去。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试着寻找与发现数学文化的现实存在,提出在教学中要根据学习内容了解数学产生的历史过程,揭示数学本身的理性精神,展现数学美学的无穷魅力,开掘数学故事的现实价值,让数学教学具有文化味,从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关键词】数学文化   数学历史  数学精神  数学美学  数学故事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克莱因指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数学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传播。但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只关注数学表层知识,忽视了数学文化的渗透,导致了许多数学知识无根无本,没有了来龙去脉,知识链断裂。这样的结果只能让学生“有知识,没文化”。因此,我们呼吁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但要有知识传授,而且更要有文化熏陶。我们可以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真正让数学课具有“文化味”。
        一、发现数学文化的现实存在
        小学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的素材无处不在。各种各样的数,美妙的图形,数学各种概念、计算公式,有趣的数学问题,神奇的数学规律,趣味益智数学游戏,还有数学家的名言故事、思想方法、学习态度、个性品质、人文精神等等,无不蕴藏着数学文化。
在生活实际中,数学也具现实意义。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就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要用到数学。生活中,我们吃的是数学,穿的是数学,住的也是数学。如资产的管理,家庭的开支,钱财的管理中,需要我们用数学来计算才你管得更好,因为当你把钱存到银行的时候,就要考虑利率问题。有数学脑袋的厨师会烹调出美味的菜肴,有数学脑袋的裁缝能缝制出合身漂亮的衣服,就连一首首好听的音乐,也是数学与灵感的结晶。
一句话,只要世界存在,就需要数学文化。
        二、了解数学产生的历史过程
        对数学过程的了解,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活的、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因此,我们要通过生动、丰富的事例,了解数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初步了解数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我们可以介绍笛卡尔的故事:笛卡尔是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有一天,笛卡尔生病了,躺在床上。但是心里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过什么办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突然,他看见屋角上的一只蜘蛛在上边左右拉丝。这让他脑洞大开。


他想,可以把蜘蛛看作一个点,蜘蛛的每个位置就能用一组数确定下来。于是在蜘蛛的启示下,笛卡尔用一对有顺序的数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创建了数对与直角坐标系。他本人也受到了人们永远的尊敬。
        三、揭示数学本身的理性精神
        数学的抽象化、形式化、逻辑化特点看上去冷冰冰的,但是,如果能够揭示数学背后的理性精神,展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使学生能够体察理性思维的精确、奥妙、完善,那么数学文化也就呈现出来了。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避免单纯追求数学学习的知识倾向,力求从理性的视角去解读文本,注重对数学思维方法的解释,培养起数学精神,发展理性思维。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就要结合具体的实物计数和数位顺序表等教具。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步骤。在几何教学中,要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可以让学生创设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思想,通过把圆等分成无数个小扇形,再拼合,从而发现拼合的图形接近长方形,并提出运用长方形的面积来推算圆的面积的设想。
        在小学课本里,有好多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和渗透这些思想方法。
        四、展现数学美学的无穷魅力
        数学无处不体现着美学艺术。华罗庚说过:“就数学本身而言,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认为数学枯燥乏味的人,只是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出数学的内在美。”数学之美,美在奇异,缺“8”数、亲和数、完全数、数字黑洞等,让人感到无比的神奇。数学之美,美在规律。数学之美,美在智慧。数学中充满着智慧与挑战,等待人们去不断发现与探索。
就取大家熟知的故事1+2+3+…+100等于几来说吧。要是一个数一个数地去加,加着加着可能就乱了。但若是取和相等的两个数与之相配,逐对相加,便知每一对的和都是101。共有100对,故总和为10100。这是两组数的和,故原来一组数的和为5050,这就得到了答案。这个方法多么智慧、多么优美!用这个方法,哪怕是从1加到10000,也不增添多少困难,马上知道答案是50005000。这是人类的发现,是人类智慧的花朵。
        五、开掘数学故事的现实价值
        数学故事也充满着无限的魅力,通过讲数学故事,让学生体会数学在人类活动中的作用,诱发其学习数学的动机。教师要努力挖掘与数学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深受故事的感动和启发,从而实现故事的数学价值。
        比如学习了《约数和倍数》后,我们可给学生介绍“中国剩余定理——韩信点兵”的故事。在讲《比例的知识》时,可以给学生讲泰勒斯是利用了比例的性质,解决了“金字塔的高度”的故事。
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融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育就会从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