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德育活动 魏国语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魏国语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教育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栋梁之才。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惠东县黄埠盐洲中心小学     魏国语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教育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出越来越多的栋梁之才。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们知识技能,同时应该让学生们全面发展,树立“以德树人”的核心目标。从小学开始,让他们从本质上了解德育的内容,并且不断从思想上加强对学生们的教育,把德育教育带入课堂,加强学生们的德育发展。在校园内开展关于德育的活动,给学生们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逐渐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教学;有效开展
        引言:小学开展德育教育是现代化教学的主要趋势之一,利用小学多学科叠加交织的知识体系以及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作为德育教育渗透的重要载体,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小学课程知识的活跃度,提升德育教育渗透的高效性。教师在现阶段小学教学课堂中,应注重落实好德育渗透工作,加强小学德育课堂和方式的创新,逐步完善小学教学课堂体系。
        一、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作用
        小学教学课堂不仅仅局限于学科知识和解题技能的授课,而更为重要的是师生间开展深度交互和思维传递的“主阵地”。将德育教学充分融入小学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中,能够向学生输出正确的教学理念和积极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在课堂思想、实践的互动学习中获得潜移默化的品德熏陶和思想陶冶,让学生在小学课堂中逐步构建正确化、全面性的思想道德品质体系,并扎根于学科知识,培育具备时代意义的正确三观。同时,深度开展德育教学,可以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与小学学科教育密切联系,既能够充实丰富小学多学科的教学内容还能够将优秀的社会时代思想在起步教育中进行渗透和贯彻。
        二、解读小学课堂德育教育的策略性
        (一)明确指导思想,提高思想认识
        在培养学生的德育方面,应不断明确学生们正确的指导思想,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直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始终坚持加强德育的重要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小学逐渐注重对思想政治和道德文化的发展。在校园文化中,学校应加强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环境。
        (二)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以报告会促进学生对德育的了解
        要想使德育教育在校园中开展并且落实到实处,必须建立德育课程,并且加强学习。在校园内做好德育的工作,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每一位教育人员的职责。


校长应该带领全体教师把德育工作渗透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德育思想渗透在课程中,不断加强学生的德育思想工作。在校园建立领导德育组织,应不断发挥领导组织的作用,可以定期举办德育的讲座,针对现代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影响,指出德育对于小学生的积极影响,并且不断制定新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对德育的了解,讲解一些关于德育的重要知识,促进并加强学生们对德育的理解树立学生们培养正确的三观意识。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互动联系
        家长们应与学校建立长期且紧密的联系机制和有效沟通途径,从而实时了解孩子们的动向。以此为媒介将自身的想法反馈给学校,促使学校加强对于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拓宽家庭与学校间联系的建立渠道和平台,不仅限于打电话、到校了解的模式,可以充分的利用各类聊天软件产品,书信,照片视频及校园开放日。只有家庭与学校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多来自家庭与学校的关心,继而带动孩子们的道德教育发展。
        (四)拓展多元教学手段,丰富德育载体
        德育教学的渗透不能单纯局限于学科教育课堂中简单的提及和说明,仅仅依靠言传开展相关教育,德育的效应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多元化的有效途径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通过授课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搭载丰富多样的德育观念,从而强化德育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比如,教师在日常德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融合进行综合性教学,例如在班会课上组织时事讨论会,事先在课前搜集一周以来我国社会、科技等方面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要求学生针对事件进行深度探究,抒发对事件的感想和体悟,并进行相互交流沟通。此外,还可以在课后环节中设置相关的德育游戏,例如举行“母爱接力赛”,让学生在腹中塞入衣物模拟母亲怀孕的状态进行跑步接力,让学生在游戏中感悟母爱的伟大,并树立“感恩”的思想。所以,小学教学的德育化教学需要依靠多种途径和多元方式才能够有效实现,而丰富小学课堂德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动员学生勇于参与到小学课堂的德育教学活动中,增强课堂的参与度和代入感,从而达到理性的德育教学预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和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培养德育给小学阶段带来的重要性,在培养德育过程中,应使德育进入课堂,学校和教师做到坚持对于德育思想的教育,教师可以定期进行对于德育的培训,从而使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校园文化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应树立以德树人的理念,对青少年不仅是传授教育知识,而且是全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朱建兴.小学德育教育,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始[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教科研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论文集(七).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业委员会: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31-33.
[2]史江萍.重视德育工作做合格班主任[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2):61-64.
[3]胡福超.小学德育方法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51):300-3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