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叶贻杰
[导读] 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学生的语言学科素养的培养逐渐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本篇文章首先分析了培养中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性,指出了现阶段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对策。

福建省南安市天山小学     叶贻杰   362314

摘要: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学生的语言学科素养的培养逐渐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本篇文章首先分析了培养中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性,指出了现阶段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现状,并提出了加强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科素养
        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也发生了转变,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这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改变教师以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理解,利用语言知识进行下一阶段的语言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成绩上,不重视学生的能力与特点,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的重要性,针对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现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性
        教育主要就是传播知识,促进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拓宽人们的思想,培养人类的全面素质。素养是强调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所具有的基础能力与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学科素养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丰富学生思想,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成果。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普遍较低,加上我国的教育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考试深深扎根在教学中,随着教育观念不断进步,还有很多学校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传统教育,没有重视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其次,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主要教学内容非常有限,在课堂上,教师没有注重学生学习能力,过分强调教材,缺乏课外扩张。以前的课程受到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在标准语学习过程中把重点放在了应试需求上。教师要想更好发挥出语文教学的本质,就要不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摆脱传统教育的作用。家长和学校要更加关心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意识,让学生重视语文。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学科素养的现状
        应试教育观念在语文教育中起着很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教学观念。但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考试教育仍然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给学生高分,老师只允许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不认真考虑学生的思想,只注重对考试相关知识的叙述,没有融入课外知识。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第二,教育的知识范围不广,知识很有限。大多数学生只能对知识进行客观性的理解,很多语言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内的知识,很少提到书以外的内容。第三,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不深,学生的学习意识是有限的,不能损害学生学习的重要地位。除此之外,一些父母想要让孩子得高分,更关心孩子的成绩。由于这个原因,学生们不知道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对策
        3.1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目前许多地区的小学,教师在课堂上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理念是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下降、学生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很难得到提升。因此,要想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要吸取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教训,抛弃传统教育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积极学习先进的素质教育观念,便于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都能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3.2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应加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材的选择,根据党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材,不要盲目地追赶,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改革。让教师有不断学习的意识,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改变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学习知识。其次,教师要进行相应的培训,增强教师教学能力,以此来改变现状。学校要定期组织讲座和座谈会,有效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交流场所。再者,加强对小学高年级管理力度,邀请优秀教师到校内执教,并向语文教师说明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途径和方法,让教师认识到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3.3引入课外知识,丰富教学内容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教学时必须适应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实际进行语文教育。教师要引入课外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搜索有关资料,并向学生传达感情。通过这种方式,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有所感悟,以此提高他们的素养。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实际体验,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3.4通过引入感情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小学语文教育可以通过感情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文章中的内涵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对学生的思想观念有着重要影响,便于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但是很多语文老师在教授中缺乏感情表达,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极为不利。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必须在语言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加强感情教育。引入感情,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3.5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校应注重培养教师,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定期召开研究讨论会,开展教师职业培训,建立高素质的教员队伍,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老师讲授“长征”这课之前,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有关红军长征的讲座,告诉学生红军长征的艰难背景。
        结论
        随着新课程的优化,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开始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所以就需要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转移教学中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断丰富自身,带动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永琴.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汉字文化,2020(07):109-110.
[2]陈美琴.如何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9):87+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