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兰松梅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兰松梅
[导读]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我们教师要积极采取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把所需教给学生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给学生记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浙江省龙泉市实验小学      兰松梅

摘要: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我们教师要积极采取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把所需教给学生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给学生记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教学并不意味着仅仅是教师编制思维导图从而要求学生学习,而是教师要交给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模式学习的这一思想和技能。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正在养成,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式教学,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们在语文课堂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去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点,帮助学生去学好语文这门学科。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教学方法探究
        当代教师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缺少合理的教学方法,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通常会通过要求学生大量抄写、背诵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往往这些方法比较枯燥,会使学生缺少对语文合理正确的认识甚至产生厌烦心理,从而抵触语文这门学科。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不要仅仅局限于上课学到的仅有知识,局限于那本书,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教学的最终目的延伸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最有利的教学条件。因此,在小学语文阶段运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要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使用思维导图构建课堂框架,应该把学生的学习要求作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分析和摘要,体现多种多样的教学课题,有效满足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思维导图应该能满足学生们对学习、方法、认知、条件等方面的要求,并结合思维导图培养情绪沟通和意志,促进新课程改革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改善,培养语文知识和学生的思维。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心理辅导可以满足学生的思维认识、记忆力理解、逻辑判断等心理特性。这是语文知识学习和学生思维培养相互作用的结果。小学语文字词、拼音等应用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遵循以下适用原理。
首先,要明确思维导图的主题,以便思维导图模式教学在特定阶段反映地理知识要点。第二,增加思维导图的分类,积极使用发散性思维模式,增加多个不同的主题模式,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品质。最后,学生要想和思维导图一起思考,就要使用色彩、视频、图像等载体来提高自己对思维导图的敏感度,提高思维导图的美感,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创新思维。
        二、运用生活资源,充分落实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也不断丰富起来,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资源的获取途径也不断增加。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我们应该丰富教育资料,不限于教科书和PPT。虽然部分老师对上课备课都很认真,但是仅仅依靠教科书或黑白PPT是很难提高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尤其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主题,与教师相比教学内容要更现实,更要丰富课堂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关注和热情。将教科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更加熟练、熟练、运用起来也很有帮助。
比如,在给学生讲《小蝌蚪找妈妈》这节课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节课的内容,我在备课时将一些讲课需要用到的句子和举例都提前在课件上做好,然后在课堂上直接放映出给学生观看就行。如果不使用课件,那么课堂讲课时间大都会浪费在书写板书上面,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虽然加大了我们教师的备课任务量但是能够节省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课堂上利用高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三、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堂授课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阶段,小学语文老师主要从事拼音、字词及造句等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语文老师可以用意象来说明语文上的困难,明确语文的重要性,为了解决思考障碍,正确的使用意象,使用意象来设计概括性开发的示例练习,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的学习比较困难,尤其是拼音字词的记忆对学生来说更加痛苦。现阶段大多数小学生比较懒散,不愿意去刻苦学习,因此教师采用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轻松的学习,不再会强制要求学生背诵字词及拼音。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去把学习到的细碎知识点融会贯通,帮助学生串起来记忆,而且网络上面还有一些有趣的拼音和字词记忆方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去记忆拼音和字词,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
        例如,我在进行识字教学之前,我通常会提前备课,从网络上寻找一些图片资源来制作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汉字时能够对所学的汉字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田”这个汉字时,首先我给他们播放一张田地的图片,图片上的田地四块分割成一个“田”字,然后我会让他们根据这个图片,叙述图片展现了什么内容;然后再让学生们发散思维,猜测一下这张图片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汉字是什么;最后在给学生展示正确的答案,让学生总结自己的认识是否准确。在这样的识字教学课堂中,学生们都听的十分认真,而且课堂气氛也极其活跃。
        结语:总而言之,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化要归功于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现在的教学方法与以前的教学方法相比要大得多。以前的教学方法多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导,而现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方法无关,大部分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的核心来支配,而老师则是大部分指导和补充。“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认知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学习,实现教师教学模式的变化,对小学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雷子义.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学生语文,2020(40):7.
[2]芦思佳.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研究[J]. 小学生语文,2020(40):14.
[3]杨松权,曹爱民.例谈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应用[J].试题与研究,2020(28):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