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展妮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展妮
[导读] 小学实施德育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养,确保小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性格与崇高的道德品格。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讲,创新现阶段的德育教育模式应当鼓励小学生融入德育实践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参与氛围。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齐村镇三合小学    展妮   711700

摘要:小学实施德育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同学们的道德素养,确保小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性格与崇高的道德品格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讲,创新现阶段的德育教育模式应当鼓励小学生融入德育实践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参与氛围。并且,小学校应当摒弃德育教育的僵化实施方式,运用贴近小学生真实生活体验的方法来实施德育教育,创新小学生在参与德育教育环节中的体验。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德育;教育策略
        引言:“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的领域中一直被热议的话题。对于每一个学校来说德育是其工作的重心,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过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何提升德育的工作效率,是目前广大教育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问题。德育工作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学生作为我国今后发展的希望,所以要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深入研究,进而促进德育工作在小学顺利开展。
        一、创新活动,丰富德育管理渠道
        学校德育管理活动呈现更多形式,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需要对这些活动展开创新设计和探索,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可以让更多学生都能够获得思想的历练。农村学生对一些集体性活动有特殊参与兴趣,这无疑是重要教育契机。学校需要针对学生普遍关注展开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之中形成思想认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学校德育管理活动设计提供更多选项,开辟网络交互平台,发动学生展开德育教育讨论和展示,对有效提升学校德育管理品质有重要现实意义。农村学校德育管理研究课题确立后,学校要组织精干力量展开相关实践和研究,为打造学校德育管理品牌创造良好条件。为此,学校需要从几个角度展开研究设计:其一,学校文化建设活动极为丰富,这无疑是德育管理教育的重要契机。如校园文化长廊建设,学校要求学生参与信息搜集、筛选等工作,给更多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如班级文化墙的建设,不仅由职能小组具体负责,还让更多学生献计献策,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之中。再如,学校要举办拔河比赛、歌咏
        比赛、演讲比赛、广播操比赛等活动,都是重要德育渗透机会,学校在活动过程中展开德育管理教育,给学生提供更多思想历练契机。其二,学校德育管理活动有常规性和临时性的,如学校邀请校外专家来做报告,这是临时性的活动。如学校要求乡镇党委领导来学校做扶贫专题报告,给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对乡村贫困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自身承担的历史责任有了更多感触。学校组织学生撰写观感,学生都能够积极响应,并发表更多热情洋溢的言辞。
        学校开展多种集体活动,这是重要德育管理教育课堂。学校针对活动特点展开教育布设,给更多学生创造思想锻炼机会,其助学效果更为显著。小学生接触外界信息还比较狭窄,对乡村建设也存在更多茫然,学校利用德育活动打开学生视野,无疑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探索世界的启示。特别是利用网络平台展开相关活动,学生接受度更高,教育效果也会更为丰富。



        二、开展德育主题班会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就需要教师时刻牢记“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为学生精心设计德育教育方案。因此,教师要抓住一切德育教育的时机,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主题班会作为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所以教师可以开展德育主题班会,设计一些具有特色的班会活动,让学生在班会活动之中进一步收获良好的德育知识。这样一来,既能保障德育教育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出宽松、愉快的范围,又能强化学生的德育水平和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比如教师以“明礼为先,诚信为本”为主题,教会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能够投身于道德建设之中,以实际的行动去展现新时期小学生的道德风采,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鄙视不守信用的行为,能够对自己的不诚实行为感到愧疚。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诚信银行”的方式串联班会活动,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诚信元”,活动结束评选“诚信富翁”。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去讲述《曾参杀猪取信》《司马光诚对买马人》的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之中能够认识到诚信的可贵之处,促使学生学会实实在在做事做人。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围绕诚信进行小品表演、做游戏等,让学生在活动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从而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小公民。
        三、家校合力,实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
        在传统的小学教育过程中,家长对教育的认识不足,认为学生只有在学校里才能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只关心学生吃穿住行,不能发挥家长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时,把德育教育放到了素质教育的首位。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了解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用实际行动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增强道德意识,具备乐于助人、热爱劳动、与人为善等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家校合力,家长和班主任进行了有效沟通,他们通过相互合作,根据学生道德素质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有效的指导策略,使学生能够在班主任和家长的共同指导下提高道德素质,推动德育教育的深入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因此小学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在这个帮助学生奠定个人基础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教育要从基础做起,并加大重视程度,发挥学校、教师的能动性,进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素养。对学生来说,也要立足核心素养的养成,不断地进行自我监督和督促,健康地成长,从而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参考文献
[1]于静.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策略[J].中华少年,2020(03):135-136.
[2]王风宸.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浅析[J].才智,2019(10):45.
[3]黎锦才.基于核心素养的德育管理工作研究[J].成才之路,2018(2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