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陈文碧
[导读] 能让小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受音乐的情感,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陶冶情操,并且能提高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

平阳县萧江镇实验小学   陈文碧

摘要:能让小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受音乐的情感,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只有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陶冶情操,并且能提高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只有对音乐有强大的兴趣,才能让学生慢慢喜欢上音乐,才能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了解。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
        引言:素质教育背景下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音乐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其重要性在小学阶段教学中日渐凸显。小学生们在学习音乐课程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自身的审美情绪,对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促使德智体美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老师们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不少问题,直接降低了学生参与音乐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更需要老师们创新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兴趣。
        一、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一)活跃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动,要求教学中教师要秉持着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原则开展一系列的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阶段,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尚未能真正感知到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使得音乐教育质量一直徘徊不前。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展开一系列学习的基础。只有学生对音乐教育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更加热情的投身于音乐学习中,同时还能改变传统教学中枯燥无味的音乐课堂现状、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师教学质量得到优化提供一定的课堂学习基础。
        (二)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师的教学自信
        在小学阶段,音乐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相比其他学科,音乐更加具有不确定性。纵观当前的音乐教育局面,由于部分小学教师仍旧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音乐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高,长此以往,小学音乐教师逐渐失去教学信心。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明灯,若灯塔消失光芒,那么学生也会逐渐迷失学习的方向,偏离主干道路,使得音乐学习道路愈发艰难。但在教学中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增加对音乐的理解,明白教师的教学用意,从而愿意主动地配合教师教学,走入音乐世界中,感受音乐带来的心灵震撼。当学生在课堂表现得越发积极之时,教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重拾教学自信,从而使得教学质量得到一步步提升。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一)重视情境联想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某一个场景,这样能够和学生产生一定的共情,能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本内容,并且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情境教学是将课本和生活结合在一起,再通过老师的加工影响到学生。比如,通过音乐欣赏、角色扮演、课堂游戏等,都是把课本的内容和游戏联系在一起。由于乐理知识较为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方法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知识。这样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借助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引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与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有重要关系。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趣味性的课堂导入引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课堂导入可以将沉闷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对于发散学生思维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促使学生利用最短的时间集中注意力,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需要全面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设计有效的课堂导入,引发学生参与音乐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高学生上台演唱的积极性
        现在很多音乐老师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是上音乐课时感觉到力不从心,因为学生对音乐课并不感兴趣,在课堂中缺少主动性和激情。因此音乐课堂上一直保持着老师的单向发展,老师只是单纯地在教,而学生并没有积极地回应老师,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学生上台演唱,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程度,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在音乐课上的活跃性。才艺表演能够让学生产生自信心。老师可以对学生多给予肯定,因为学生比较关注的是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老师对自己的肯定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能够提升自己的自信心,由于对老师的喜爱,从而促进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喜爱,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乐理知识。
        (四)借助竞赛活动引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小学生对音乐提不起兴趣的原因主要在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不懂得变通和创新,单一方向的向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感受不到音乐的魅力所在,就会慢慢失去学习的兴趣;小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竞赛活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音乐教学开始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收集与本节课程有关的音乐素材,或者去学校图书馆查阅一些资料。学生们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可以对接下来的学习有所了解,不至于在课堂上摸不着头脑。课堂上学生们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讲解给其他同学,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不断扩大自身音乐知识面。
        结束语
        对学生进行音乐艺术的熏陶也是对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一种,对学生开展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音乐天才,而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在音乐的欣赏中学会热爱和感恩,让他们度过一个充满阳光的青少年时代。
参考文献
[1]郝志冰,刘莹莹.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科普童话,2019(34):23.
[2]姜黎.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当代音乐,2018(12):61-62.
[3]何李平.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中国文艺家,2018(03):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