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付昊轩
[导读] 思维导图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领域更是应用该思维工具的主阵地。所谓思维导图即围绕一个关键词延伸出各种信息,促使个体大脑在学习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深化对各种信息记忆,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联想力。

江西省新余市逸夫小学    付昊轩

摘要:思维导图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领域更是应用该思维工具的主阵地。所谓思维导图即围绕一个关键词延伸出各种信息,促使个体大脑在学习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深化对各种信息记忆,提高想象力、创造力和联想力。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和工具性兼具的学科,教师可基于思维导图调动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
        引言: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教学手法,缺乏对学生的主体引导和思维培养,导致学生在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中存在兴趣不足、掌握不牢、理解不透等问题。而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教学之中,以直观化的线形优势,强化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阅读等方面的理解,激活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有助于实现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思维导图的运用意义
        思维导图主要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式思维工具,它的图式结构简单且直观,可支持建立者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各个层级主题的关系用层级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小学英语教师将这一思维导图学习工具引入到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之中,明显发挥着不错的教育作用。教师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可发挥其思维形象化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根据各层级主题的连结关系,在脑海里形成一张思维网络大图,有利于学生在思维可视化的基础上有效锻炼个人的思维能力,甚至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可提升个人的思维品质。而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与发展,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英语教学的育人目标之一,要求小学英语教师活用思维导图学习工具,优化当下核心素养理念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实现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教学目的。
        二、小学英语思维导图教学
        (一)在英语作业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在课堂中出现,还可以应用在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作业中,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传统的英语作业形式,大多是教师让学生背诵英语单词、英语课文,多以抄写和背诵为主,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达不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完成英语产生排斥、厌烦的心理,这对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在英语作业中应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对上课时所学习的英语知识进行梳理,总结本课的知识点并且列成框架这种富有挑战和趣味的方式,不仅让学生觉得非常有趣,增强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能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二)妙用思维导图,做好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项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则扮演指导者和引导者角色,由于小学生年龄偏小,缺少独立自主意识,如果教师全权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很多学生都不知该预习哪些内容,对此需要教师给予合理指导和引导,全面提高课前预习质量。除了预习新课,还要复习旧知,目的在于了解自身掌握知识情况并基于此提出自己的疑惑点和难点,由此明确自身在听讲时要重点听取的内容。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单词时要达到听、说、读、写等目标,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属于初次接触的知识内容,再加上英语单词难度大且数量多,如果单凭死记硬背不仅会消磨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更影响英语教学效率。
        (三)英语口语教学的运用
        语言的学习终究要落实到口语表达活动之中,其表达的思维逻辑、语序语态、架构层次等方面都十分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以课堂互动的形式,简单指导学生的口语表达,缺乏针对性的培养和练习,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口语教学之中,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对信息内容进行表达,把握口语的方式和逻辑思路,明确主题内容和语法层次,进而实现学生“能说会道”的语言状态。
        (四)妙用思维导图,开展高效复习
        小学英语教师为学生传授设计思维导图方法和原则后就可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主题让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这种方式能使英语课堂更具有生动化和趣味化,学生也能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借助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每门课程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汇总分析之前所学知识,小学英语课程也不例外。通过梳理知识脉络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教师可指导学生将教材目录导入思维导图当中,清晰直观展示英语教材框架,便于学生形成系统化复习体系。其次,教师可根据中心图、一级分支、二级分支、小图标等递进式逻辑关系为学生讲解重难点知识,即先将教材中每个大章节为一级分支,章节中涉及到重难点内容则作为一级分支中的多个关键词,需要学生掌握和记忆的知识点则作为二级分支关键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思维习惯和兴趣爱好确定思维导图中小图标形式,强化学生理解和记忆效果。
        结束语
        思维导图的出现给英语学习课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思维导图在作业上的应用可以使作业变得不再那么枯燥,不再让学生觉得课后作业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主动去完成作业,潜移默化地使让学生在兴趣的海洋里得到了知识的传承,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有着清楚的思维能力,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有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娜.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9(48):107.
[2]赵万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校园英语,2019(48):204.
[3]张新照.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19(33):40.
[4]秦晓芸.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教育,2019(33):111-112.
[5]罗斐.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