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低段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翁淑萍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练好基本功。基本功越扎实,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才会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安岳县启明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翁淑萍  642350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练好基本功。基本功越扎实,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才会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问题解决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数学知识。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谈小学数学低段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引言:有学者认为,教学则是要因材施教,分析及内外部不同的条件,从而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则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当中发生的动作,其必须要有指导者进行的交流和沟通,最终而实现建构的过程。在对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过程当中,是一个良好的互动过程,需要学生和教师形成相互的协作,才能创新性的激发出内外部具备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在小学数学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述数学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在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述,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小学生习惯了听取老师的意见,很少有人提出质疑。在学习中缺少积极主动性,在遇到一些困难问题的时候,不懂得如何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这样就会让他们对数学产生逆反的心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要求来进行,教学方法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性。长此以往就会让小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利于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低年级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一)合作学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问题解决的思路是多变的。如混合运算中加减法的计算,学生在解题时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加减计算,也可以对同类项进行消除,或者把加项和减项合并演算。每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所以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形成多元化的解题思路。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多元化的视角和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会布置一些合作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解决问题,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准确的答案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启迪,从而巩固知识,加深印象,纠正认知误区。
        (二)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有高低的差别,有些学生掌握的较好,有些则较差,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提升不同水平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分组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相同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部成员的数学成绩和水平不同,这样可以起到优秀学生带领落后学生的目的,各个小组之间也可以展开良性的竞争,老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小课题,让小组内的同学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从而给出问题的解答方案。很多数学问题不仅仅是一种解题思路,小组内的同学积极发言,可以分享更多解题的办法,同时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可以学习到其他同学是如何分析问题。
        (三)带领学生学会“寻找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是学生由启蒙阶段到接受系统教育阶段的过渡时期,学生受其年龄、智力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于教师的依赖程度较大,尤其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摆脱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教师的过度依赖。常规的数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寻找并提出问题,然后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此,要提高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就成为关键的一步。让学生自己摆脱思维的局限,自己去寻找解决的“突破口”。
        (四)突出重点进行扩展
        要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也要突出重点进行扩展。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既要突出解决问题方式的多样性,也不能只为了追求多样性,而忽视了重点问题,在对于重点问题上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着重的在教学当中进行突出,只有突显出重点,学生们才能抓到这一节课所要学习到的关键问题,多种教学的方式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也不能为了追求一题多解而让学生在课堂当中抓不住重点。并且在对每一个不同的解决方式进行讲演的同时,还应该对其进行扩展,未来的学习过程当中,还会遇到非常多的数学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们从小学阶段,就要培养起来多种路径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便能够在今后的遇见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想到多种方式进行解决。
        (五)及时复习,做好知识串联的工作
        就单个小节的课程学习来说,其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活跃时期,对于新知识的接受意愿和接受能力都很强。在数学学习中,知识之间的关联性较强,每一节知识都必须放到整个知识系统中才能真正被理解和运用。学生的复习,不仅是对于某个知识点巩固和深入理解,也是在脑海中构建系统知识体系的过程,这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意义非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会遇到很多样的问题,可以建设许多的学习小组,系统的研究每一道题其解题的多样性,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思路,在头脑风暴当中,使得每一个学生能够学习到其他同学的长处,加强了协作合作,团队的共同学习和进步可以使得解决问题多样化得到极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嘉健.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建模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四上“解决问题”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16-117.
[2]王钦厚.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实施初探[J].学周刊,2019(06):15-16.
[3]祁万霞.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18(1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